第二百零八章 线索
作者:细雨淼淼   长姐掌家日常最新章节     
    各家很快都收到了冉大小姐在宴会上被刺客刺杀的消息,人人自危,这冉大小姐并不是什么坏人,她这次被刺杀,指不定就是那些该死的细作干的。
    听了自己女儿描述当时的场面,他们也都对自家的下人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在冉大人命人通知他们要盘查宋牙人卖给他们的下人后更是到了一个顶峰。
    “快,将所有在宋牙人那里买的下人都给找出来,千万别再发生那样的事情。”
    青竹家里并没有从宋牙人那里买来的人手,加上之前家里已经清查了一遍,所以她们要放心很多,不过还是将所有下人集中起来,仔细盘问他们的身世经历试图找出其中的破绽。
    青兰、青菊按照大姐的命令彻查了一番,只找到两个身份可疑,对不上自己当初说的话,这两人也要被重点盘问,分开在两个屋子里等着询问,就怕他们串供。
    各家也都找出了一些可疑人员,这下子冉老爹他们有得忙了,衙门的人天天都在排查这些人,终于还是叫他们查出了几个同伙。
    刺杀青竹的细作也被庞将军的人专业审问了一番,终于从那死不放口的细作嘴里知道了他的联系人,不过那个地方等他们去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了。
    不过那些人的画像已经张贴在城门口,一旦有人看到,举报线索还能有奖赏,不少人看到这消息,心里隐隐期待自己能成为那个线索举报人。
    “这些时日倒是又找出一批细作,就是可惜了,那宋牙人也不知逃到了哪里,竟然没有人见到他出城,我们也找到了密道,可是那密道尽头是城外,那里鲜少有人经过,竟然没人看到他们的身影。”
    冉老爹此时眼角都是青黑,这几日他们都在熬夜追查加上府城的各项事宜,没有好好睡过一个整觉。
    不过好在最近并没有再发生有人被刺杀之事,这也算是好事一桩。
    “那人既然能那么早收到风声,自然早就准备了逃跑的路,只要我们顺着蛛丝马迹,定能查到一些线索。”
    青竹给冉老爹端来一碗参汤,老爹这阵子太累了,也要给他补一补。
    “青竹,你也早点回去歇着,好在有人保护你,我也放心多了。”
    “爹,那你也早些休息,今晚就别熬夜了。”青竹带着小满她们回了屋。
    “大小姐,这会儿大老爷他们应该快到了吧,要派谁去接他们?”小满看青竹这阵子也累得够呛,想了想前几日青竹让她提醒的事,她赶紧问道。
    “你不说我差点忘了这事,如今大哥他们不在家,就让陈冲安排家里的护院跟着去,如今府城内风声刚过,难保那些人不会有什么动静,多派几个人手去接我大伯他们。”
    青竹怕他们有什么危险,想了想,还是让护院去接,护院们也有功夫,若是真的有什么突发情况也能保护。
    好在一切顺利,两天后,青竹大伯父、大伯母以及梅氏一行人到了开州府。
    大伯父这一次是带着任务来的,等他学会了辣椒种植的方法,就要回去教给村里人。
    想到这段时间,村里人对他多有讨好和恭维,青竹大伯父心里也有些火热,之前在榨油坊没有这种感觉,那些人还会说些酸话,说他们家发大财了,赚大钱了。
    也只有儿子考上秀才的时候,那些人心里有些震惊和不可置信,当时那会儿镇住了他们,但是过后,随着村里又出了一个举人,大伙觉得秀才似乎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所以对于他们的恭维只是暂时的。
    但是这一次,他感受到了那些人心中的真心诚意以及对他的尊重,这是属于他自己的荣耀,比起儿子考上秀才还要值得高兴的事。
    大伯母和他是多年夫妻,看他心态重回年轻时候,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替他高兴。
    所以大伯父一来开州,放下行李后就忍不住来找冉老爹和青竹,想要赶紧将那种植方法学回去,正好能赶上春耕,早点种下,今年就能卖出去。
    “青竹,那种植方法是什么,你快教教我,我还等着学会了就带着种子回老家去,大伙都等着我的好消息呢。”
    “大伯,您放心吧,种子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这开州还没有宿州那么快暖和,所以我搭了个暖棚,等你回了老家,就用不上暖棚了。”
    青竹带着他去了暖棚,想着要种植辣椒,青竹干脆提前搭建,现在暖棚里一个角落已经开始种植辣椒苗和一些蔬菜,也能换换口味。
    暖棚的成本高,并不适合村里人现在使用,所以青竹并不推荐他们使用。
    “这就是辣椒秧,种植之前,要先把辣椒种子泡温水,让它发芽,接着洒在咱们整好的地上,等它再长高些,再进行移栽。
    我之前让人收集了鸡粪来种植,长势很好,咱们老家也不缺鸡粪,正好可以用来种,不过最好用往年的鸡粪,这样才不会坏了辣椒秧的根。
    这一株辣椒能够长很宽,它们的根部也需要水分和营养,所以移栽后的辣椒秧最好是种在垄上,而且每一株都最好相隔远一些,其他的我们也还没有发现,还需要多加探索。”
    聊到这事,青竹把她们之前种植的记录和经验说给大伯听,大伯一直在静静听青竹说话,拿着给青竹借的纸张,用烧过的木炭记在纸上。
    “等我回去后也像你们这样,每一步都记录下来,要是遇到什么问题,也能看看是不是哪一步弄错了,以后也能整理出经验来,后人看着我的手札就能知道怎么种,也不用一个个教。”大伯觉得青竹这个法子很好,开心地说。
    “这也是个好法子,其实大伯你也可以把平常种地的心得写在纸上,每一种菜该怎么种,记录下来,自己整理或者再让大哥、二哥他们帮着整理,以后后人若是不懂的,就能照着你们写的东西总结经验。”
    “这个法子好,我回去试试,反正家里要说和土地打交道,除了你爷爷外,就是我最多了,对于那些常年种植的,我和你爷爷只要去地里走一趟,就能知道人家是怎么种的,问题出在哪。”
    大伯对于这事还是挺骄傲的,青竹听到他这话,连连夸他是老庄稼把式,大伯更加高兴了。
    等冉老爹下值回来,就看到大哥和青竹两人相谈甚欢,还探讨起种植的东西如何记录成手札。
    青兰几个大点的孩子都围在侄媳妇身边,正让她说着在船上的英勇事迹。
    其他几个孩子百无聊赖,跑去逗红玉,红玉这个年纪正是好玩的时候,几个小一点的孩子都喜欢逗她玩,一逗一个笑呵呵。
    好一个三世同堂的场面,连日来奔波的冉老爹觉得这才是家人的意义,悄悄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