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以王封王,齐王!
作者:张君以   开局斩立决?我一诗传千古最新章节     
    “北崇王诏曰:烈远公宁远,南拒妖盟,北平叛逆,功勋卓着,勇武无双……
    寡人崇元极,感念烈远公劳苦功高,为彰其德,决意以王封王。
    封烈远公宁远为齐王,划青龙东道,朱雀南道为其封地……”
    没错,崇元极出关后颁布的第一道王令,就是封杨烈为“齐王”,并且将“青龙东道”和“朱雀南道”全部划给杨烈当封地。
    北崇一共分为五道,如今划分两道之地给杨烈,约等于把北崇的一半给了杨烈。
    因为崇元极自己本身就是“王”,正常来说他是没资格再封其他“王”的。
    唯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像现在这样,崇元极自愿将一半国土分出去,封一个与他平起平坐的“齐王”。
    这便是所谓的“以王封王”。
    北崇上下还在因为崇元极这道王令震惊不已时,崇元极又颁布了第二道王令。
    崇元极决定将王都迁去燕阳府,然后将天崇府也划给杨烈。
    这第二道王令带给北崇上下的震撼,比第一道还要强出好几倍。
    要知道北崇一向实行的国策是“内重外轻”。
    所谓“内重”,就是将大量的资源都放在天崇府、太灵府、太岳府、北渊府这四个地方。
    其中以天崇府所占用的资源比例为最大。
    如今太灵府是“齐王”的封地,太岳府归属于青龙东道,所以它也将成为“齐王”的封地。
    要是再把天崇府也送给“齐王”,那不就等于将北崇的大半基业都送给“齐王”了吗?
    北崇的文武大臣能捏着鼻子接受第一道王令,然而这第二道王令,北崇的文武大臣说什么也接受不了。
    一众大臣纷纷上书,请求崇元极收回第二道王令。
    崇元极无奈之下,只好召开了他出关后的第一次大朝议。
    大朝议是参与人数最多的朝会,上至王室宗亲,下至普通事务官,都需要参加。
    召开大朝议所讨论的事,必须出结果才能结束朝议。
    所以一众北崇官员也明白,这是他们最后能说服崇元极收回成命的机会了。
    大朝议开始,一众北崇大臣便火力全开,提出各种理由,让崇元极收回成命。
    崇元极静静地听完,直至所有大臣都把自己的理由说尽了,崇元极这才站起身来。
    “众卿方才上书的谏言,寡人觉得都很有道理,可是众卿知不知道,现如今的北崇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
    崇元极右手一挥,一面玄光宝镜飞到崇文殿的屋顶。
    玄光宝镜照出一道光幕,光幕中出现崇云衍和洛川的身影。
    “王储殿下,如今北崇有三大患……”
    洛川在鸣春斋劝说崇云衍,让他派杨烈带兵去收复燕阳府,然后他再联合中渊部、麟龙部、龙泾豪,一起围杀杨烈。
    这种种场面,全部被玄光宝镜记录了下来。
    殿内一众大臣全都愣住了,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其中有不少大臣甚至觉得,那个“洛川”说的有道理啊,提出的计谋也很高明。
    只是为什么最后“烈远公”还是没损伤一兵一卒,就荡平了龙泾豪、中渊部、麟龙部三方集结的四百多万兵马?
    这“洛川”承诺的百万修罗凶兵呢?为什么没参战?
    嘶!
    有聪明的大臣已经看明白了这里面的算计!
    “这个‘洛川’根本不是在算计的‘烈远公’,他是在算计我们‘北崇’!”
    “此人居心叵测,他故意诱导王储殿下算计‘烈远公’,等‘烈远公’真的带兵攻打燕阳府时,他再按兵不动。
    这样一来‘烈远公’就会在攻打完燕阳府后,觉察到自己被王储殿下算计了。
    然后‘烈远公’便有理由带兵反攻北崇!”
    “此人究竟是何来历?他为何要如此害我北崇?”
    就在一众大臣疑惑之际,玄光宝镜播放到了后半段。
    画面中崇云衍问洛川:“洛川大人,假如我这次除掉了宁远,平息了北崇内患,那我接下来需要为二皇子殿下做些什么?”
    崇云衍此话一出,大殿内又是一阵惊呼。
    “二皇子殿下!这洛川是大商二皇子的人!”
    “二皇子想要灭掉我们北崇?这究竟是为何啊?”
    “还在问为何?崇云敖意图谋逆不就是大商二皇子在背后指使吗?
    商皇圣体欠安,几位皇子正在为争夺皇位暗中部署。
    我北崇只效忠商皇,不支持任何一位皇子,所以几位皇子都想让我北崇覆灭!”
    大殿之内,一众文武大臣情绪激动,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此刻都统统说了出来。
    崇元极也没阻止,任由这些大臣说着这些“大逆不道”之言。
    一直到这些大臣讨论得差不多了,崇元极这才对他的近身内侍点了点头。
    内侍立刻拿出金槌,重重地敲在金罄上。
    一连七声,群臣立刻安静下来。
    崇元极道:“北崇现如今是何局面,想必你等也已经清楚了。”
    “时至今日,北崇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即便寡人现在选择投靠某位皇子,其他几位皇子也不会允许北崇安然存活。
    故而北崇要想继续存活,就必须引入值得信任的强援!
    毫无疑问,齐王宁远便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强援。”
    “以齐王的实力,他踏平燕阳府后,本可以直接率兵攻打天崇府,可是他没有。
    他仍以臣子身份送来捷报,对于阳玉宇、南陵武为何会被释放一事,他只字未提。
    齐王如此待我北崇,我北崇难道不该有所回报吗?”
    崇元极这番话说完,大殿再无一人能说出反对的话。
    有一位王室宗亲小声嘀咕了一句:“那也不用把天崇府送出去吧。”
    站在这王室宗亲旁边的大臣摇头,低声道:“侯爷此言差矣。”
    “王上把青龙东道和朱雀南道分封给了齐王,这等于齐王已经拥有太灵府、太岳府、定南府这三府之地。
    此三府之地对天崇府而言,本就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
    若是王上不放弃天崇府,恐怕有朝一日即便齐王不想对天崇府动手,他手底下的人也不会放过天崇府。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便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