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在次要战场玩收缩
作者:还斋   胜者为王,重活2009最新章节     
    “咦,都没有公司高层主动到机场接机的吗?”
    江益算是领教到李泽华的雷厉风行,具体是怎么回事了。
    在机场,只有廖廖几人接机。
    接风宴没有,高层集体出现问好没有,可一回来不休息,直奔公司会议室算怎么回事?
    “董事长下午好。”
    “董事长……”
    “各位都好,请坐吧,这两位是公司新成立的保险业务负责人,江益,洪万年。
    另外海外事业群总裁周受源先生大家都认识。”
    李泽华一进门进入主座,伸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让王斐直接进入议题。
    大家都习惯他的风格,对比也无异议,纷纷进入工作状态,惟独新来的几位很诧异,这就开始了?
    王斐首先通报分享了近期公司发生的事情……
    正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这场会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简单通报一些事情后,随即宣告结束。
    主要的目的是向大家传递董事长回来,各位可以放心工作的信号之类的。
    安排好将从东南亚带回来的礼物分发给各个高层后,李泽华让顾时节,刘子杰出面,和江益进行交谈。
    随后开始挨个召见各家公司高层,这才是商量重要事务的方式,首先第一个就是曾海洋。
    他也刚从美利坚回来不久。
    “怎么样,亚马逊,谷歌转一圈,有什么新的感悟?”
    回家的感觉真好,在这间办公室,李泽华重新找回一言九鼎的感觉,在李家坡面对一群大佬,以他目前地位,年龄很难有发挥余地。
    曾海洋沙发上一屁股坐下,随手掏出兜,给他递上一支,“别提了,到那才知道曾经的自己是坐井观天。
    哎,亚马逊的仓储物流中心,不说全自动化吧,起码也是高度自动化,在我们这同等一个仓库需要500人维持运转。
    人家各种操作机械五花八门,有些我听都没听说过,加上全部是电脑化办公,各种软件齐全,满打满算下来,60人都不用……”
    李泽华一边泡茶,一边笑:“出去一趟,被吓住了?
    情况不一样嘛,它们那边是人工贵,所以用机器代替,更省钱。
    我们这,仓库一个月一千五大把的人应聘,西部某些地区一个月八百都被人挤破头抢位置,比美利坚低10倍人工都不止。
    花几千万升级全套的自动化设备,用上十年,加各种维护使用成本,算笔帐还不如多请几百人干上十年来的划算。
    这次让你们出去,我就是准备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低廉人工价格的红利不能吃一辈子。
    不管是未雨绸缪为好,提前储备技术也罢,淘汰落后岗位升级全自动化仓储物流中心势在必行。
    其实所谓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也就那么一回事,软件上我们也不差,很多外国大公司的软件都外包在我们这么。
    唯独硬件上现在差距比较大,不过没关系,只要肯持续投入资金,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赶上并超越它们。”
    他说这话可不是单纯给曾海洋加油打气,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得益于二维码的出现,智能化物流仓储体系建设发展很快。
    尤其在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也是电商网购大国,每天需要处理的物流快递包裹数量,是个天文数字,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长。
    有利可图且现实需求极大,各家快递公司赚取的资金,大多投入到升级改造仓储配送效率上。
    事实证明只要舍得持续投入,就没有国内公司搞不成的事情,再过十年回过头看,追上亚马逊仓储物流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曾海洋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心里还是忍不住羡慕,“要做成类似国外顶级大公司那种程度,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哦。”
    “所以我把财神爷搬回来了。”
    李泽华手里泡着茶,“看到刚才那两位没有,原来渝庆大东方保险公司的幕后公司高层,有他们两位在,你要多少钱都能拿到手。”
    曾海洋愣住,“您的意思是,通过保险保费收入,投资升级改造工程?”
    “不然我费尽心思搞保险业务做什么?”
    李泽华自信一笑,又问道:“对了,通达系那几位老板是什么意思?回来以后有没有表态说,要搞点什么动静出来?”
    曾海洋想了想,道:“余总和聂总表现最积极,京东的刘董更是公开放话,就算京东砸锅卖铁,也要搞成自己的智能化仓储中心。
    神通陈总表示要慎重考虑,能看出来,想做,但是顾虑很大。
    原因有很多,参观完回酒店分析时,他的态度有些暧昧,主要是担心投资太大,万一将来市场包裹数量达不到最低要求……”
    “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今天的神通,和一年前完全不一样,我看他的意思好像想往物流上发展。”
    李泽华回想之前见面聊天时的情况,陈德君就有透露出想往综合性大物流集团发展的倾向,物流嘛,对仓储中心的需求没那么高。
    这主要是近期淘淘和拼夕夕争斗所致,两家电商平台都快打出真火来,夹在其中的通达系里有人撑不住想退缩,是人之常情。
    加上投资太大,神通也不一定拿的出钱来,想搞,找市场融资肯定是不够的,思来想去还得找青云系伸手。
    问题这样一来,股份再次被稀释,将来神通究竟听谁的?
    “那仲通赖总呢?”
    “赖总给我的感觉很微妙,不好说,他直接表态说,没法和亚马逊这种跨国大企业做对比,国内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人工比机器便宜。
    能暂时用人的地方,没必要上赶着更新动辄上千万的各种设备。
    又怀疑这样一套纯自动化设备将来是否能派上用场,万一快递包裹数量和物流大件商品没赶上发展进度,岂不是浪费资源?”
    曾海洋摇摇头,“可要说行动最快的反而也是他,在美利坚考察过程中,他就已经在联系设备生产商,下了不少意向订单。”
    “让我猜,肯定是不成体系订购,贵的他不会用,估计是便宜的那些,能单独拆出来用,能极大提升效率的中小型设备,对吧?”
    李泽华一猜一个准,得到肯定答复后,继续道:“这就是赖总的为人处世风格,和其他人不同,他永远都是以实用为主。
    嘴上嘛,擅长放烟雾弹,这个不用,那个没关系,实际上一碰上好玩意,他是第一个冲上去的,只要对公司发展有利就行。
    比如二维码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采购的智能手机数量,二维码专业扫描设备。
    听说他最近又开始给基层网点,普及全电脑和扫描设备办公?”
    这帮能在商业历史上书写自己浓厚一笔的人物,别管最开始是不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发展起来。
    在企业壮大过程中,经受了磨练,开阔了眼界,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最后能在行业做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和特殊能力。
    比如仲通最开始在通达系中,连目前已经被收购的惠通都不如,但赖海荣是走的最稳的那个。
    当通达系开始对加盟网点,大加盟商动手收quan时,元通和运达闹出的动静举世闻名,一度搞出几百上千人参与的大动静。当时神通实力最强,也闹出不小动静,最后整了个灰头土脸才勉强把事情做成功。
    唯独仲通不声不响,把全国有实力的加盟商请到一起,通过利益交换资源共享,以分公司,总部的股份一一收买。
    颇有点杯酒释兵权的意思在里头,大加盟商拿了切切实实的好处,自然不会继续闹。
    而失去大加盟商带领的基层网点老板,没有这个实力闹,面对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强势整合的仲通,势单力孤的他们只能被迫妥协。
    所以最晚开始整合资源的仲通,反而是第一个开始实现半直营的,在历史上的10-12年,仲通实现营业规模三ji跳。
    一度超越神通,元通,成为通达系中体量最大的一家,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惊叹。
    这一世,赖海荣同样如此,仲通的体量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可相比于元通运达的全直营改革,半直营继续维持基层加盟网点存在。
    战斗力上可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未来竞争起来注定要吃大亏。
    但并不妨碍赖海荣眼下的风光,因为通过收买大加盟商,仲通还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资金用于扩张。
    加上青云通达系,京东集团在李家坡,发行票面价值超15亿美元债券,备受哄抢,等到资金回笼,通达系的实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这也是赖海荣敢在美利坚,疯狂下单采购设备的底气。
    “这样,约个时间把各位老板都叫上,你最后一次代表蜂鸟集团出面,和各位谈谈青云系增资的事情。
    美元债的大头是青云蜂鸟集团,青云运运帮集团,京东集团,能给到通达系的只有15%,这个时间点,他们想升级技术。
    缺钱缺的紧。
    又在美利坚开拓了眼界,明白这套系统的先进性与必要性,想在未来竞争中不落下风,迟早各家都要开始行动。”
    面对老板的提议,曾海洋没拒绝,“是咯,按照我们先前的规划,全国要做60-80个二级仓储物流中心,还有约300个运转中心。
    加上10大仓储物流集散中心,每一个都要实现现代化升级改造,只要他们想动,就停不下来,这其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
    正好可以借扩张投入资金,进一步控制通达系。”
    “不,这一轮是相互持股,利益均沾。”
    李泽华从来不认为自己很聪明,也不把别人当成傻子。
    就如同在黄金期货上的操作一样,三方有利可图,才是生意能长久做下去的原因。
    “目前公司和我通过之前两次入股,共同持有神通5%,运达15%,元通12%,仲通16%股份,再继续提升下去,这几家恐怕要改姓。
    所以要允许它们接纳外部股东,在原有基础上尽量以按比例增资扩股为止。
    当然啦,还要充分照顾到除神通以外的几家公司感受,毕竟它们的企业整体估值很低,如果按公司计划一步到位,相当于全盘收购。
    他们不会同意的,可没钱就没法继续升级技术,将来就没办法为拼夕夕,继续压制淘淘在快递配送领域扩张做贡献。
    比如仲通目前估值不足5亿,元通和运达的估值也在8-10亿之间,神通好一些,也就20来亿吧,全加上才40亿左右的盘子。
    这一轮融资借贷,以青云系名义给到通达系3.75亿美元借贷,用于采购各种车辆,我准备将车辆实际控制权都投入蜂鸟平台。
    然后开始建立货运司机的轮班定点工作制,以后超过800公里的距离一律换人不换车,实行司机在固定区域内上班的打卡考核制度。
    这个你亲自来主抓,不管在蜂鸟还是运运帮,都必须开始组建新的规章制度。
    至于和通达系合作这一块,反过来再借钱给他们,让它们在蜂鸟平台的股份,由原有的10%左右,提升到15%,你觉得呢?”
    蜂鸟的股东很多,比如淡马锡,高岭,明日,京东,通达系,魔投,国资委都在,它们共同持有约30%左右股份。
    剩下70%,拼夕夕电子商务持股4%,拼夕夕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持股2%,吃了么持股3%,青云农业服务公司持股1%,青云控股持有剩余60%股份。
    李泽华准备进一步降低自己手上股份,用来拉拢通达系和京东集团,将来他还准备动用5-10%拉拢顺丰。
    同时,这一轮股份分配时,青云运运帮也将进入蜂鸟集团股东行列,虽然它们都是集团下属子公司,但业务重叠且发展良好。
    未来都会上市,如果双方之间没有核心利益捆绑,势必会在各自投资人强烈要求下分道扬镳。
    届时也一定会出现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滑稽事,总不能说你青云集团了不起,用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给另一家公司,偏偏大家捞不到好处。
    运运帮立志整合全国的货运运输资源,后期肯定会和蜂鸟产生核心利益之争,一个靠加盟胜在体量优势大,一个靠直营节约成本。
    只看市场因素,运运帮运行模式更先进,但没用,如果通达系和蜂鸟,顺丰,京东在运运帮没股份,它们就会另起炉灶。
    再弄一个货运平台出来和运运帮打擂台。
    反过来也是一样,运运帮掌握的运力资源越多,就一定会涉足物流行业核心,开始组建自己的接单企业。
    所以互相持股,抵消未来的商业利益之争,在李泽华这位控股大股东的调解下,两家集团才不会出现不可调和矛盾。
    而基于这个逻辑,让通达系,京东更深层次参与,分享蜂鸟集团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利益,才能更好合作。
    钱,一个人是赚不完的。
    任何行业都一样,你想吃独食没问题,那你也必须承担相应后果,那就是没完没了的竞争和窥视。
    当这个行业的对手,发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得胜利时,他就会把公司卖给和你势均力敌的敌人。
    或者和青云集团在其它行业竞争对手联合起来,直到组成一个比青云系更强大的利益同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才会终结,这谁受得了?
    所以只有拉上通达系,京东一起,利用它们的存在分化影响其它对手,并躲过来自上层的监管,蜂鸟智慧物流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垄断!一但把行业份额完全吃下去,手握上千万货运车辆,光从这一块延伸出来的保险,车辆维护保养,采购新车,货运抽佣收入都是个天文数字。
    更别提因此带来的特殊行业影响力。
    李泽华看的很清楚,今天分小钱,将来才能赚到钱,抠抠搜搜的一块钱利益自己吃9毛,注定没人给你玩。
    而想办法把盘子做成10块钱的,你吃3块5都是近四倍收益,嗯,35%控股线,外带最起码51%投票权,就是李泽华的底线。
    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打败所有敌人登顶容易,还是把有实力没核心利益冲突的友商拉上,一块往上爬容易?
    这根本就是不用考虑的事。
    青云系再牛,也不可能同时在几十个大行业,和几万家竞争对手公司同时开战。
    在相对次要战场和友商携手并进,集中所有资源于主战场,如即时通讯软件,互联网非金融机构支付,短视频平台,电子商务。
    电子科技,动力科技这些领域,才是青云集团需要重点投入的,去一趟东南亚,看看人家发展模式,李泽华决心作出一些改变。
    “就这样吧,先把我的意思透露出去,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如果都是积极正面的反馈,就召集人聚会商量。
    另外,集团会在近期下文,任命你为顺风出行集团副董事长,兼运运帮,顺风网约车公司的执行总裁。”
    曾海洋懵了,“这么快?那我在蜂鸟的职务?”
    李泽华不再犹豫,“暂时让胡知沅代理三个月,三个月后没问题,就让他出任蜂鸟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