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志在大员,红毛港湾
作者:山风木鱼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最新章节     
    回到戏水港之后,王昊又问起蒸汽机的研制,以及其它船只的改进情况。
    这方面,现在是由王永春在负责的。
    王永春见王昊问起,便上前答道:
    “咱们的第二代蒸汽机,经过多次改进,现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带动载员达70人的海沧船了。有10艘旧的中型海沧船,已经加装第二代蒸汽机,并通过了试航。
    新造的30条中型海沧船,也计划搭载这种第二代蒸汽机。”
    王昊点了点头,对这个进度表示满意。
    听到王永春说出……新造的海沧船,便又说道:“现在在造船方面,可有什么问题?”
    “回禀大人,问题也还是有的。”
    王永春拱了拱手道:“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咱们建了五处造船厂,一共造了80多条船。
    咱们已经造出的战船,包括广船15艘、沙船20艘、海沧船55艘。另有两艘一千五百料的福船尚在舾装,估计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下水了。
    但是,西式风帆船的建造,却遇到了不少困难。
    大人计划中的两艘3000料西式风帆战船,到现在还只建造了一小半。什么时候能下水还未可知。
    实在是因为咱们缺乏专业的、有经验的西式战船的造船师,也缺乏制造这种大型战船所用的设备。
    以当前的情况,造一些小一点的风帆战船倒还可以。
    但是,要造这种3000料以上的大船,还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咱们都很难保证,这种船造成之后,放到海里会不会倾翻……”
    (备注:1料=0.325吨。3000料相当于排水量975吨。)
    ……
    王永春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
    不过,王昊却知道他说的是实情。
    这种西式战列舰,并不是那么好造的,即使在造船工业非常发达的西班牙、荷兰等国家,要造一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出来,也要耗时几年时间。
    而西班牙的一级战列舰……“圣特立尼达号”,更是用了四年时间研发,又用了十年时间建造和改造。
    总计用了十四年时间!
    才开始交给军队服役。
    (备注:圣特立尼达号参数:排水量4950吨,火炮140门,船长61.3米,宽16.2米。其中下层甲板有30门36磅炮。)
    当然,4950吨排水量的大船,西班牙现在也还没有开始建造,还要二十年多后能建造。
    那么,在同一时代呢?
    在1637年下水的,排水量为1600吨的英国“海上主权号”,也是用了两年研发,两年建造……前后用了四年时间才交给军队使用。
    (备注:海上主船号参数:排水量1600吨,火炮100门。船全长76米,船宽14.7米。)
    ……
    由此可见。
    要建造这种大型风帆船,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一直没有建造西式风帆战列舰,可能这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但是,王昊却知道,这一步一定得走。
    虽然王昊现在有了蒸汽机,但是,即使是到了蒸汽机时代,也是将蒸汽机安装装在木板做的那种西式大船上的,咱们的福船的结构和造型,在适航性方面还是有待改进的,并不是很适合于远洋航行。
    (说到这一句,又要挨骂了。再次重审,山风木鱼不是汉奸,也不是西洋舔狗。我现在真不明白,为什么只要说别人有哪怕一小部分比咱们好,就会被一群人围着骂。感觉有不少人有韩国人的心态。)
    ……
    科技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并且需要融合进入所处的时代环境的。
    王昊知道很多船体比现在的西式大帆船好,可是,在短期内也造不出来。懂是一回事,做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现在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搞研究。
    从现阶段来说,远洋航行还得先采用西式风帆船的船型。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地的港口都没有煤给你加。你就是带上大量的煤,那也会影响物资的运输。况且,一旦蒸汽机在大海上坏掉了,那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总而言之,在现阶,用西式大帆船的船体,采用……风帆和蒸汽机……的混合动力才是最好的方案。
    在遇上战争,或特殊时期需要赶时间,采用蒸汽机驱动。或者不用担心燃料补给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蒸汽机驱动。其它的远洋航海,则用风帆驱动。
    ……
    想到这里,王昊便对王永春道:“大型西式船的建造,也不用太急,慢慢来,就算下水后倾翻了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一定不能放弃!
    咱们底子薄,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说到这里,又笑道:“今天的“暴龙号”下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回头去府中领十万两银子,给所有参与蒸汽机研制和参与造船的工匠、技师们,按照等级高低发下去!”
    此言一出,在场的工匠们又都高声欢呼起来。
    十万两银子可不少!
    至于按等级分配,之前也有过先例的,不必王昊细说,自有人去安排。
    顺便说一下这个等级问题。
    之前有说过的,王昊将匠师分为十二个等级。实际上,现在本土的十二级匠师,还只有王徵一人。
    其它的王永春、孙和斗、徐骥等人,都还只是十级匠师。
    洋人方面,也只有汤若望是十二级匠师。
    不过,蒸汽机的研制,王昊没让汤若望沾边。高端科技,还是得掌握在自己的本土科学家手中,王昊才更放心一些。
    包括王昊给王徵他们讲的那些:力学、运动学、光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对汤若望他们那些人保密的。
    甚至,连高炉炼铁的技术,都是不让汤若望他们碰。
    汤若望他们那帮洋技师,现在负责的,主要是铸炮、造船、冶炼、制器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在王昊看来,那些人来中国传教,本来就是目的不纯,包藏祸心的。
    等到他们没有利用价值了。
    是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清算的!
    ……
    热热闹闹的一整天,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太阳快要下山时,王昊才向王徵等工匠们告辞,然后,再上典虎等亲卫,跨上战马向皮岛城走去。
    在回去皮岛城的路上,王昊一直沉默不语。
    心里一直在想着造船的事情。
    刚才在戏水湾时,王昊让王永春他们不要急、慢慢来。但实际上,王昊的心中却比谁都着急。
    ……
    这是一个属于大航海的时代。
    “海上马车夫”荷兰,仅有100多万本土人口,而战船和商船加起来,却有一万多艘!
    一万多艘悬挂荷兰旗帜的战船和商船,遍布在世界各地。每年为他们运回国内多少财富?
    荷兰的大型造船厂就有100多家!
    这是多大的差距啊!
    ……
    想了很久,最后,觉得还是只有去抢。
    抢战船,抢人才。
    抢设备、抢钱!
    比如说……上次在壕镜澳干的那一票,就非常漂亮。如果不是抢了葡萄牙人的战船,王昊很可能连孔有德的水师都打不过。
    更不要说后来能够跟倭人和郑芝龙对着干了。
    ……
    因此,回到府中之后。
    王昊就让人找来了大员(某湾岛)的地图。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明末大员岛地图。)
    ……
    目光先是锁定在大员南部的“热遮兰城”。
    随后,又看向离“热遮兰城”外面的一处港口……红毛港。
    沉思良久,才用手指在红毛港的位置上敲了敲。
    然后,转过身。
    对门外的亲兵道:“让唐汉、郭绍振、许策三人,过来见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