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胆大妄为的诸葛云疏
作者:胖达爱生活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于是,诸葛云疏再次站起身来,她准备先给书房内的众人一点心里准备,然后暗示道:“既然师伯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放心大胆地来好好的论一论,如有不妥之处,望诸位多多海涵。”
    王夫子听了诸葛云疏的话,不知为何,右眼皮突突跳了两三下,但是他又不是个迷信之人,所以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只当是昨晚没有休息好而已。
    倒是陈仲渊对于诸葛云疏的谦逊之语,颇为赞赏,然后大手一挥,豪迈道:“无妨,无妨,都是自家师兄姐弟,不必如此顾忌。”
    诸葛云疏听此,心中一乐,心想:这可是您说的。
    于是,开口道:
    “云疏认为,根据大夏国现在的局势来看,应‘主战’,自高祖率领的起义军联合北部、中部、南部和西部各势力,把强弩之末的突厥人赶走后,前面三十几年来,五国一直处于明面上的和平状态,虽说,偶尔也会在边境之事上出现一点小摩擦,但也都被双方谈判给解决了,这点芝麻大小的事倒也无足轻重,可是没想到,等高祖皇帝仙逝后的第五年,祁国更加奸猾,竟然设计我们夏国,更是耻辱地把辽东三郡让了出去......
    而如今,眼看高祖时期签订的五十年休战条约即将到期,这几年来周边各小国开始蠢蠢欲动,时不时就找各种理由骚扰我边境百姓,甚至还有一些百姓因此丧命,而对于这样的惨状,我大夏国并未追究此事,而是为了所谓的和平,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正所谓,高祖一统中原以来,朝中主和派议和已经成了习惯,说好听点就是‘不事四夷,重内轻外’,主张被动防御......难听点就是谈战则色变,对于边境纷扰问题更是一味的卑躬屈膝......尤其是祁国,如今军事强盛,对于夏国更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纵观古今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乃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1......
    所以,战,则是必然趋势,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至于怎么战,如何战才能让胜算更大,那就先要分析一下大夏如今的军事制度——卫所制.......”
    诸葛云疏首先从卫所制产生的背景说起,也就是说,夏国初定,国家尚未恢复生产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夏军的规模就达到了200多万,这样庞大的士兵数量,对于当初的夏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是如果贸然裁军,这样就会让民间瞬间出现很多无所事事的退役士兵,所以为了社会稳定和稳固的皇权,夏高祖这才想到了屯田卫戍制度......
    诸葛云疏又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卫所制的优点和时代所带来的弊端。
    没错,对于夏国之初非常实用的军事制度卫所制,随着国家发展越发强盛的情况下,它已经随着建国之初的那一批士兵一般慢慢老去,这人一老身上的毛病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卫所制也是相同的情况。
    什么士兵老龄化严重且军力削弱,士兵逃亡现象严重,军户田地被将官豪强掠夺兼并,朝廷财政压力大等等问题都一一浮现......
    诸葛云疏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眼书房内的所有人,特别是王夫子和陈仲渊两人,然后坚定开口:
    “所以,军户制度必须改革。”
    此话音一落,书房内落针可闻。
    年轻一辈都震惊地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诸葛云疏这位猛士。
    这可是改革啊,古往今来只要一牵扯到改革,大多都是血雨腥风,一直到死不少人才能罢休。
    这时,王夫子突然拍案而起,指着诸葛云疏道:
    “你你你,还真是胆大包天啊!胆大包天!”
    怪不得他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原来他家弟子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于是大手一挥,直接把除了诸葛云疏之外的其他弟子全都赶去了院子里,只留诸葛云疏一人在书房内与王夫子和陈仲渊两人在那里大眼瞪小眼。
    最终,还是王夫子败下阵来,叹了一口气,开口道:
    “你怎么能有如此惊世骇俗之想法?”
    “实在是胆大妄为了些。”
    王夫子口中虽然说的是批评话,可是要是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他的嘴角是一直扬起,带着微笑的。
    陈仲渊一眼就能看出自家师弟此时的好心情。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的读书人,哪一位能在没有入仕之前就能把大夏的军户制度研究的这么透彻的,就连里面的一些数据,就算是他亲自去找,都不一定能找到这么精准的。
    不仅如此,她还能口齿清晰地把这军户制度的弊端一条条、一列列清晰明了的说出来,虽说很是直白且不留余地,但是只要细细品味,谁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最主要的是,这个军户制度当年可是夏高祖亲自定下来的,是那种要让子孙后代传承下去的制度,这可如何能改革呢?
    虽说如此,陈仲渊还是心痒难耐,忍不住问,道:
    “云疏,你可想到了什么好的改革方案,我们关起门来,偷偷说一说,也是无妨的。”
    王夫子对于自家师兄的厚脸皮,翻了个白眼,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诸葛云疏见此,原本熄灭的心思瞬间燃了起来。
    “弟子认为,军户制度改革,首要就是要废除军户世袭制,改为以军事能力和士兵的身体素质考核来升降士兵的官职。”
    王夫子:“......???”
    陈仲渊:“......???”
    这这这,还能再继续说下去吗?
    光是这一点就够让他们心惊胆战的了,‘废除军户世袭制’,仅这一点,不知道就动了多少人的利益。
    要知道,如果今日所谈被有心人传到了夏明帝那里,他们怕是连性命都保不住了。
    诸葛云疏也是个懂事的,她看着王夫子和陈仲渊因为她的话而吓的脸色苍白,好心地给两人留有消化的时间。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两人这才勉强接受这个事实。
    诸葛云疏见此,不由松了口气,然后继续道:
    “之所以废除军户世袭制,是因为士兵在这一代一代的世袭过程中,将会逐步削弱军队实力,更何况,军户在大夏国完全是靠种田而自给自足,这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间接的士兵就会因此消极怠工从而推迟退下来的年纪,从而导致军户老龄化严重,军队上下无法一心共同抵御外敌这一现象......
    但是如果改为以士兵军事能力和其的身体素质考核来升降士兵官职的话,将会大大避免这一问题......”
    诸葛云疏争对军户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六点来进行论述,如完善原有的卫所制、加强中央对地方卫所的控制权、废除军户世袭制,改为征兵制与募兵制灵活结合方式、提高军队后勤管理制度,减少内部腐败现象、加强士兵训练、加大军队武器的更新。
    不仅如此,她还根据每一点明确指出该如何去实施、军户官职等级该如何划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该如何去解决,最后就连如何提升军队战力,都给出了不下四五种办法。
    王夫子和陈仲渊两人原本还很惶恐,可是没想到,他们两人越听越着迷,一直到诸葛云疏说完,竟然直接拍案叫绝起来——
    真乃,大才也!我大夏国神童矣!
    然而,高兴震惊过后,就是满满的忧虑。
    特别是王夫子,他一想到当今圣上每日沉迷于道家长生之术,根本就无心于朝政,就为自家弟子感到可惜。
    陈仲渊同样如此,他想着,若是一代明君,像诸葛云疏这样的大才定然能成为肱股之臣。
    诶,可惜了如今的朝堂,乌烟瘴气,党派之争严重,哪还有高祖甚至惠仁文皇后在时的风光。
    想当年,他同王师弟不也是受不了朝中不良风气,因而心灰意冷,决然离去的吗。
    想到这里,陈仲渊不由表情严肃起来,对着诸葛云疏道:
    “想法虽好,但过于胆大且脱离了实际。”
    相比于陈仲渊的委婉,王夫子则是更加直接,直接脱口而出八个字:
    “简直就是哗众取宠!”
    诸葛云疏一愣,她虽然想到了两位夫子会因为她的胆大妄为而因此教训她一番,但是没想到王夫子会这样的不留余面。
    没有办法,谁让她有错在先,只能上前一步,恭敬行礼:
    “还望两位夫子明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王夫子看着诸葛云疏这样的举动,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道:
    “你可知,如果你今日这番大胆言论,放在考场上,将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吗?”
    诸葛云疏:“......”
    她只想着这次策论不过是两位夫子的一次考教罢了,倒是没有想得这么长远。
    可是,如果当真是在考场上,她拿到了一份这样的策论题,她会如何?
    想到这里,诸葛云疏不由惊出一身冷汗来。
    是的,如果真的在考场上遇到了这样的策论题,她只会被自己的思维所控制着,只想着写出一篇好文章,写出一篇对国家真正能落到实处的有用文章。
    而这样的认为,只不过是她拥有上帝视角的优越感罢了。
    她从现代穿越而来,眼界开阔,且拥有系统这个金手指,所以在她固有的思维里,只要是对国家有好处的,就会被所有人接受。
    可是,人心是最复杂不过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弃自己的小利而成全国家的大利益的。
    可想而知,在动了这么多人的利益前提下,她的这篇文章就算写得再好再有价值,都是被罢落的命运,更甚者,还会因此招惹祸端。
    诸葛云疏想了想,还是回道:
    “夫子,弟子知错了,但是也只是错在不会审时度势而已。弟子认为,对于这次的策论,我今日所想的,定然不是夫子所以为的那样哗众取宠。
    反之,这些都是弟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想出的针对大夏如今局势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虽说,还有些地方想得不是那么成熟,但是只要给我一些时间,我定会尽自己可能去完善这些不足之处......
    如若,将来弟子有了足够的能力,也定然会想方设法地把今日所想落到实处去,为大夏尽一点绵薄之力。”
    诸葛云疏话音一落,陈仲渊恨不得拍掌叫好,大夏不缺天才般的人物,缺的是有悟性、晓得变通、明确自己未来要干什么且一心为国为民的天才。
    王夫子瞅了一眼陈仲渊,陈仲渊有些尴尬,这才收敛了自己激动的情绪,接着问:
    “那你怎么知道,你想得这些策略就是对大夏国有用的呢?万一,失败了,你将如何自处?”
    问题越来越犀利,诸葛云疏反而放松下来,她知道,这是两位夫子借着提问在指点她罢了。
    若是从前,诸葛云疏定然不会考虑这么多方面,可是自从经过今日之事的反省,她倒是想了很多很多。
    只见,不一会儿的功夫,诸葛云疏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于是道:
    “有没有用处,我知道自己的判断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经过大量文献书籍和这些年来大夏邸报所分析出来的,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说到这里,诸葛云疏刻意停顿了一下,微笑看向王夫子和陈仲渊两人,继续道:
    “更何况,我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就如夫子们初听到云疏这番言论时的惊喜表情,那是骗不了人的,我也相信,夫子们其实心中也是有一杆秤在的......
    至于后面一个问题,弟子只觉得,无论成与败,只要自己拼劲全力努力过了,就算失败了,那又如何,只要不给自己留遗憾就好。”
    别看诸葛云疏此时说得云淡风轻,其实也是站在了上帝视角,知道只有改革,大夏才能长远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