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参加婚宴
作者:虞知琴   穿回私奔当天,女配幡然醒悟了最新章节     
    苏晴从宫里回到家里时,便忍不住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给沈湛。
    沈湛听了,也微微皱眉道:“曹太后说得没错。人是会变的。以后你还是少与皇后娘娘接触,宫里也少去吧!”
    苏晴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我只担心淑妃,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熬到生产那天。”
    沈湛道:“淑妃应该会没事的。皇上对淑妃这一胎颇为看重,皇后不敢做什么的。”
    康元帝确实对淑妃这一胎极为看重,但再看重,也不及国事重要。
    自从登基后,康元帝忙着处理朝政,便不能每天都去看淑妃。
    他还不知道皇后的心理变化,还让皇后平时多照顾淑妃一些。
    皇后嘴上不说什么,但却会吩咐御膳房,说淑妃怀着身孕,不能亏了身子,让他们多送些鱼肉过去。
    淑妃自怀孕以来,就不能多吃油腻的东西,如今御膳房每日都送来大鱼大肉。
    明面上是为着她好,但淑妃往往对着一桌子的美食提不起食欲。
    芍药和茉莉心疼她们家娘娘,便买通了御膳房的一个小太监,让他时不时送些清淡的素菜,这才勉强维持了两个月。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武安侯府。
    今日是武安侯夫人发动的日子,整个侯府都笼罩了一层紧张的气氛。
    武安侯也不去上朝了,从辰时就等在产房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动静。
    两个时辰后,有稳婆从产房里走了出来。
    武安侯赶紧问道:“怎么样,夫人生了没有?”
    稳婆道:“还早呢,看夫人的情况,起码也要拖到下午了。现在夫人饿了,说是要吃鸡汤面。”
    武安侯听说要到下午才能生出来,总觉得情况有点不妙。
    府里上下对武安侯夫人这一胎都很重视,董大夫也早早来了。
    看到武安侯如此不安,董大夫还劝道:“侯爷不必担心。这生孩子一事本来就没那么快,几个时辰都是短的,还有生两天三天的呢!”
    武安侯却不放心,想起武安侯夫人动胎气那次,还是苏晴帮忙治好的。
    想到此,他便让人去请苏晴,总觉得有对方在,他心里才有些底气。
    苏晴来得很快。
    武安侯夫人这一胎,可以说是她一手照顾的,她也比较关心。
    在安慰了武安侯一番后,苏晴便去了产房。
    产房内,武安侯夫人正在吃鸡汤面。
    大概是疼得有些厉害,武安侯夫人吃一口便停一下,一碗鸡汤面吃了一刻钟才吃完。
    看到苏晴,武安侯夫人心里也多了些底气,等苏晴给自己号完脉,她便问道:“苏大夫,我什么能生啊?”
    武安侯夫人从来不知道生孩子这么疼,以前那些有孕的夫人从来没跟她说过这个。
    苏晴轻声道:“夫人是头胎,时间可能要久一些。不过夫人若是疼得厉害,我可以给你按揉些穴位,这样能减少你的痛苦。”
    有苏晴陪伴,还帮忙按揉穴位减缓痛苦,武安侯夫人才觉得没那么难熬了。
    这样熬了几个时辰,天快黑的时候,武安侯夫人才终于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婴。
    武安侯夫人看了眼儿子,便在苏晴的催促下喝了碗红参汤。
    “这红参汤是补气血的,只要夫人喝得及时,就可以恢复些力气。”
    刚才生产的时候,要不是苏晴一直在她旁边打气,武安侯夫人此时也不能顺利生下孩子。
    因此她对苏晴的话言听计从,接过红参汤就一饮而尽。
    看着武安侯夫人喝下参汤,苏晴又给她和孩子都号了脉,确定他们母子并没有问题,这才离开了产房。
    武安侯这时候已经知道夫人为他产下了嫡子,高兴得不行,还包了两个大大的红包给稳婆。
    至于苏晴这里,武安侯也为她准备了一份厚礼,还派人把她送回了家。
    苏晴刚到家不久,就收到了裴思烟送来的一张喜帖,邀请她参加自己与陆衡的婚礼。
    陆衡在去年秋闱的时候,顺利考中了举人。
    果然如裴思烟所料,当他考中举人前去提亲时,裴夫人立时就答应了。
    因为裴思烟前后退了两次婚,裴夫人生怕这第三门婚事也成不了,因此男方商议婚期时,她委婉表示,婚期可以早一点。
    陆衡当然巴不得,因此婚期就定在了来年春天。
    现在距离婚期已经没几天了,裴思烟的嫁妆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便给苏晴送去了请帖。
    裴思烟成亲,苏晴当然是要去的。
    沈湛本来要陪她一起去,但大理寺那边又多了一个案子,他一时忙得抽不开身。
    于是裴思烟成亲那日,苏晴是一个人去的。
    她还在裴家看到了苏夫人。
    苏夫人的肚子已经有七八个月了,马上就要生了。
    本来用不着她来,但苏方平和苏子言都不想来,苏夫人又不愿意得罪裴夫人,只能挺着大肚子来了。
    看到苏晴,苏夫人还笑道:“听说表姐生了个儿子,可惜我现在大着肚子,便只让人送了几身小衣裳给她贺喜。”
    武安侯夫人还未怀孕的时候,苏晴就断言过她将来会生下小世子。
    如今武安侯夫人真的生了个儿子,苏夫人不免摸了下自己的肚子,因为苏晴对她也说过,她是宜男之相。
    苏晴很快就看出了苏夫人的心思。
    “母亲不必羡慕武安侯夫人,您这一胎多半也是个儿子。”
    “真的。”苏夫人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那就托你吉言了。”
    苏晴笑道:“我当然盼着母亲给我添个小弟弟。等他长大后,我还指望着他给我撑腰呢!”
    她绝口不提苏子言,苏夫人便也默契的没有提。
    “要真能生个儿子,我一定督促他好好读书,将来考个状元回来。”
    苏晴笑道:“要是小弟弟真的喜欢读书,将来可以来我们家住些日子。夫君怎么说也做过翰林,学问还是可以的。”
    沈湛能考中进士,又做过翰林,学问怎么能算差。
    苏夫人脸上的笑容加深:“若是你将来不嫌弃他淘气,我当然巴不得清闲几天。”
    苏夫人说到这里,还多问了一句,“你和姑爷成婚已经快一年了,怎么还没有好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