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终于图穷匕见了
作者:呆字闺中   炽炀最新章节     
    和她说了会话,边炀挂断电话时,脸上的笑容瞬间散了很多。
    低垂的视线落在手机屏幕上。
    上面是小姑娘接受采访时的视频和录音。
    录音里的讥笑声、拳脚声、巴掌声清晰分明的传出来……
    每个字、每个声音、每个藏在录音里她的几乎听不到的呜咽……都化成淬了毒液的刀子似的,狠狠捅进他的心窝。
    边炀捏着手机的指骨泛白,胸口肿胀酸涩得喘不上气。
    深深的吸一口气,依旧止不住某种席卷整颗心脏缺氧似的窒疼感。
    身后忽然有人拍了下他的肩膀。
    “阿炀,怎么不进去啊?”
    来人对上他蓦地掀起的眼眸,漆黑的眸底似是覆了一层寒霜,还有来不及遮掩的凛冽和潜伏其中的暴戾。
    校长惊怔的看他,只片刻的功夫,少年就敛了所有情绪,脸上不见一丝的情绪波动。
    “怎么了?”
    刚才一瞬间,校长被他的样子惊骇到。
    边炀锁了屏幕,几乎是强行将戾气压了下去,握着手机的手懒懒的插进口袋里,已然恢复如常散漫的样子。
    “没什么,王伯伯,我们进去说吧。”
    古色古香的雅间内,四面墙均挂着名画。
    檀香袅袅,隔着一扇山水画的屏风,有身穿旗袍的女子奏起管弦丝竹。
    米白色的灯罩笼着光,金丝楠木的桌前坐了两位清北学校的院长,一位法学院,一位医科学院的。
    校长则坐在首座。
    “阿炀,听你爸说,你不是要出国吗,怎么还有时间找我们这群老家伙叙旧啊。”
    边炀浅笑了声,蓝色的衬衣带着几分随性,“没出国,这不想你们了吗,所以特意过来看看您们。”
    先是为每一位教授用热水烫餐具,然后打开一盒茶叶。
    盒子打开的一瞬间,茶香四溢。
    “这不是你母亲珍藏的金瓜贡茶吗,你竟然舍得拿出来给我们喝?”
    “瞧您说的,我什么好东西不想着各位伯伯。”
    边炀慢条斯理的打开茶饼,坐在茶台前,投茶、候汤、冲茶、淋壶、烫杯、出汤,冷白的手指把一系列流程做得一丝不苟,一分不差,无比赏心悦目。
    等茶汤出来,茶香早已弥漫开来,冲淡了室内的檀香。
    他从茶台前起身,半弯着身体,为座上的三位沏茶倒水的,礼节做得足足的。
    校长和两教授都有点受宠若惊。
    不知道为什么,边炀越是正儿八经的做派,他们越是隐隐约约的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毕竟这孩子在清北长大,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大家都对他的脾性略知一二。
    他母亲当年是清北的风云人物,本该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她仅仅用五年就提前毕业了,当时校长极力挽留戚明宛留校任教。
    从讲师成了人人敬仰的正教授,那年她才二十二岁。
    接着,她又用了五年成了为了医科院最年轻的院长,外兼清北附属医院的副院长。
    不仅如此,戚明宛一如她的名字一般,明媚张扬,漂亮得不可方物。
    偏偏为人正直又善良,基本是有求必应,他们或多或少都承过她的情。
    所以无论是和她同届的同学,还是医科院的师兄师弟,提到她的名字,都不由得生出几分憧憬。
    边炀随他母亲七分相,和学校的教授又住得近。
    戚明宛和边城都忙得时候,就把边炀扔给师兄师弟带,打小就在清北晃荡。
    这小子会长,不仅继承了他母亲的美貌,还继承了她的智商。
    至于性格大概是随了边城,桀骜不驯,爱惹是生非,经常把他们搅和那叫一个鸡犬不宁!
    不只是医科院的人深受荼毒,就连别的学院都对边炀是如雷贯耳,退避三舍。
    所以边炀这一番礼节下来……
    他们相视一眼,都觉得眼前这茶不是价值千金的好茶,而是下了毒的砒霜。
    “那什么。”王校长没喝茶,慈祥的看向边炀,“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啊?”
    边炀笑,“王伯伯,我母亲生前一直想让我在清北读完博士,我这几个月琢磨了一下,觉得她说得确实有道理,我还年轻,不着急创业,应该多学点理论知识。”
    王校长激动,“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你不知道,在你走后,你郑伯伯半个月都没睡好觉,你要是能回去读完博士,你郑伯伯做梦都得笑醒。”
    边炀微笑,“之前是我年轻不懂事,辜负了郑伯伯的一番厚爱,后来我痛定思痛,觉得还是留在清北好,毕竟你们都是我的家人不是,去哪都不如这有归属感。”
    王校长听得是欣慰不已。
    这孩子长大了啊,知道心疼大人了。
    “对了,王校长。”
    边炀扯了话题,看起来像闲聊。
    “我记得我母亲之前以全国状元的身份入清北时,清北开出了极好的条件,具体是什么来着?”
    王校长开口,“明宛啊。”
    已经过了许多年,他都有些不大记得了。
    还是医学院的邹院长开口,“免学费外加五万奖学金,另外还是医学院的重点培养对象,参加了什么计划来着,这点儿我倒是忘了。”
    他是戚明宛的学长,同留校任职。
    戚明宛去世后,他接任了戚明宛的位置。
    二人亦师亦友,戚明宛去世后,他哀伤和可惜了很久。
    边炀漫不经意的问,“邹伯伯,96年的五万奖学金,放在现在值多少钱。”
    邹院长笑,“那可值不少钱,当年一斤猪肉价格三元一斤,现在可十八一斤了,物价上涨了将近六倍,那五万放在现在,起码得三十万。”
    王校长疑惑得看边炀,“你问这些干什么。”
    边炀抿了口茶,浅笑,“王伯伯知道今年的全国状元是谁吗。”
    “谁啊?”
    每年清北都会盯着各省状元,然后跟各高校抢人才。
    更别提全国状元了,可想而知会被疯抢。
    不过看边炀这得意的样子,他不禁问,“你认识?”
    边炀挑眉,“当然。”
    “叫什么名字?参加过清北的自主招生考试吗?”
    “她叫唐雨。”边炀解释,“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是因为清远高中没有清北的自主招生名额,但这不影响她考了今年的第一。”
    他这话里话外的强调和炫耀,王校长怎么听不出来。
    王校长又问,“我还没来得及看今年各个省份的高考成绩,那孩子考了多少分?”
    边炀抬了抬下颌,指骨在桌面轻敲,似有骄傲,“749分。”
    三人相视一眼,这可是近十年来都没有过的成绩。
    看他卖关子,王校长催,“你要是认识的话咱们就好办了,你让那孩子来清北,老师和专业任选,当然,奖学金也少不了。”
    边炀开门见山,“既然王伯伯这么有诚意,那我就不兜圈子了,免除她在校期间的所有学杂费,以及奖学金三十万,另外她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清北附属医学院免费为二老看诊治病,费用全包。”
    王校长:“……”
    邹院长:“……”
    就知道这茶没那么好喝!
    随后他又温吞的看向法学院沈院长,湛黑的眼里噙着坏笑。
    “沈伯伯,我知道您最惜才了,肯定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苗子吧,对了,法学院要出个‘慎德’计划吧,本硕博连读五年制,这个挺好的,给个名额呗。”
    沈院长:“……”
    好家伙,终于图穷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