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妙手
作者:悟爷   枭雄的权谋最新章节     
    作者:吾爷
    此刻的孟鸿飞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况,他一直记得洪海侠对他的告诫。
    “至少你现在根本就不需要真的有钱,你只需要在有靠不住的人在场的时候,一口酒下肚,激动中不小心就说漏了嘴:【我拿到了一笔钱】就行了。
    其次,你让朱娃子去市场给那帮收管理费的混混说【我家世交兄弟愿意出笔钱,请我找人对付暴力强拆】。
    然后,你再让朱娃子花点小钱,三天两头的请他那帮烂崽兄弟来村里喝【豆豆酒】。
    切记,每次聚集的时候都一定要关着门,故作神秘的装着是在密谋什么。朱娃子的嘴里还要有那么几句:“谁透露出去,我就跟他没完”之类的话。
    “再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既然你有一帮穷乡僻壤的战友愿意追随你干,你就得做到保护好他们。
    最稳妥的办法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先把他们变成下坝村的人。他们再出手同你一起干就名正言顺了。”
    前面两条都好理解,他相信朱娃子既然在江湖上都已混了这么多年,应该是一点就透。
    但孟鸿飞不相信那样做就一定能够奏效。但他还是不打折扣的照办了。
    他听话照做不表示他相信,是洪海侠提出与他打赌,且赌注是二比一,如果不管用算洪海侠输。而且如若洪海侠输了,要多付一倍的筹码。
    第三条他当时就更没有理解,因为他觉得很难做到。但洪海侠给他出了个馊主意,一下子就做到了。
    洪海侠说:“你让那帮退伍军人兄弟降低【择偶标准】。然后在下坝村挑选几个长得虽不怎么样、但条件合适的本家女娃介绍给他们【谈婚论嫁】,但你要求那些兄弟必须要同意【倒插门】做【入赘女婿】。
    你可以对他们说,这样做也是为了以此作为支点,离开他们那穷乡僻壤的贫困家乡,举家迁移到大城市来居住。
    这也是改变命运的捷径。无论是就业机会、甚至有可能发达的机会都要多些。
    你告诉他们,要求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向他们的下一代负责。让他们未来的孩子在陵江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将来出人头地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比让孩子与穷乡僻壤的留守儿童为伴,这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洪海侠还说:“你还得动员你那些战友,暂时与地处下坝村的码头公司签一份劳务合同,情愿工资稍微低一点也让公司统一替他们买好【五险一金】。
    然后就近在下坝村租房子居住。
    如果能直接住进女方家里那就超级棒。
    关键是必须要在村委会备案和去派出所办理《居住证》。
    申报理由就是码头工人和准女婿的双重身份。
    完成了这些,他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下坝村村民了”。
    这工作孟鸿飞做起来一点都不难,他找来的这些退伍军人虽然都是精干的小伙子,但出身卑微,住得偏远,能鱼跃龙门的进入城市他们也很满足。
    女方就更开心,郎君既帅气实诚还愿意上门,都觉得自己一下子就有了依靠。即刻就说服父母将其接进了家门。
    这种“先上车再补票”的情况,在改革开放后的陵江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半点都不会有人嚼舌根。
    村民们反倒很开心的是、下坝村又添丁多了传承,其它方面还真就没人太在意。
    由于下坝村的绝大多数村民基本上都不姓韩,不但韩家坝一年一度祭拜宗族祠堂的活动跟他们没毛关系,韩氏宗亲平时的大小事务也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住在韩姓家族一家独大的韩家坝,其他的外姓小语种,甚至可以说只能算是“二等村民”。也不会有谁去招惹那些、“搒到藤藤瓜就动”的韩姓村民。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也习惯了不与韩姓家族发生利益冲突。
    再加上据韩家人自诩,他们的祖上是西汉时被吕后诛灭韩信九族时侥幸逃出的韩信血脉。迄今在陵江已传承了几十代,也已经繁衍了大几万人。左邻右舍往上溯源,不出三代必然沾亲带故。就这样既有贵族血统的骄傲,又有大家族的优势,千百年来,韩氏宗亲就已经习惯了在韩家坝主宰着一切事务。
    说来也真不是盖的,韩氏家谱上有记载的,自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都有人在朝廷做官,其优越感不言而喻。
    对居住在韩家坝的外姓小语种,有些家务事的变化,根本就没有兴趣去关注。
    在改革开放以后这十来年,韩家坝中心区域在韩老二的带动下搞得风生水起,名动陵江,引起一些仇富者心里不爽也很正常。
    自从韩家兄弟揽下高新区的拆迁业务以后,被拆迁户那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和提出的要求都不同,韩家兄弟在具体的拆迁工作中,那也只能是不脱离国家补偿安罝标准的大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区别对待,明里暗里的处理也总没法把一碗水端平。
    至于处理各类关系嘛,也就更加是宋江难结万人缘,既然无法一碗水端平,那就肯定是得罪了不少人。
    特别是最近两年,韩氏兄弟开始拆外姓村民的房子,产生的纠纷更是不在少数,上访弹劾的声音一直就没有断过。
    从现目前韩家坝的情况看,即便是为了支持高新区管委会的招商引资工作,这段时间搞强拆力度加大,也加快了拆迁的进度和波及面,由于韩家兄弟多半是采取软硬兼施三重奏:一吓、二哄、三现金。
    韩老大把这一套玩得遛熟。
    虽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韩老二仗义疏财的形象还是维持着。
    也就是说,红脸、白脸的表演,在韩家坝范围内还是很管用的。
    像孟鸿飞怂恿那些对强拆不满的被拆迁户去上访,韩老二虽然已经得到高新区管委会的提醒,他也并没当回事。
    在韩老二的心目中,“韩家兄弟在高新区就是横着走路又怎么样,讲银子有银子,讲功绩有功绩,讲关系有关系,莫说是一个外姓小语种的新人,就是高新区管委会要想动一下韩家兄弟,恐怕也会不看僧面看佛面,顾及到韩氏宗亲京官、市官、区官、镇官和乡官一大把都头戴乌纱的正管着事,怎么也得掂量掂量轻重。”
    于是,面对高新区管委会的异动,韩老二心想,“只要自己把企业的权力抓牢,按领导的意图把拆迁工作保质保量的干好,不拖招商引资的后腿。即便是企业那边有点撞线的商业手段,拆迁工作使用点暴力,这些都瑕不掩瑜,功过之间自己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充其量就是【二八开】。
    就算下坝村带了个不好的头,也不至于撼动自己在韩家坝的根基,有什么要紧的”。
    只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信奉“远走不如近刨”的韩老二,在韩家坝乃至高新区顺风顺水干了十多年,已经习惯了以他的夜郎视角看问题,该如何消化外面输入的精彩,他的功力还真就不够了。
    什么叫固步自封,韩老二就是典型的固步自封。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他还在想着调工程车来硬闯进村去铲房子。只因为他签合同的时候专门选择了强拆对象,所签下来的三处都是可以机械作业的。
    以张狗子家为例,那就是绝对没有同旁边的村屋没有共用墙,中间还留得有【一人巷】,强扒房子也不会砸坏旁边房屋的存在。
    还在等工程车到来的韩老二正想着,孟鸿飞又出新招了。
    他趁父母带着村民逼近韩家兄弟带来的强拆阵容之际,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挑衅说:“退伍军人兄弟们,我们都曾经是人民子弟兵,在部队受到的教育都是手握钢枪是为了保卫人民。
    此时,从表面上看你们貌似赤手空拳,但我曾经是训练了若干批新兵的教官,凭我的观察可以肯定,你们的外套内都藏着甩棍和电棒。
    难道说,你们是准备听你们的指挥官一声令下,手持武器即刻冲上来对付这些手持农具的村民吗?
    “是的,我承认,我从唇语中读出,你们的指挥官在给你们下达准备战斗的命令时,还算是天良未泯,要求你们做到【以让对手丧失战斗力为限】!
    可是,什么叫丧失战斗力?你们睁大眼睛瞧瞧,你们对面的这些老弱妇孺像是有战斗力的人吗?
    如果你们真与他们发生肢体冲突,他们还需要点到才能为止吗?你们的指挥官说出这样的话叫明事理吗?我孟鸿飞同你们没有冤仇,不想同你们开战,但如果你们非逼得我出手,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最后吃亏的一定是你们。”
    孟鸿飞的这番话,直把韩老二怼得无地自容,把韩老三气得七窍生烟。兄弟俩互望了一眼,正想说点什么。
    可没等他们想好,孟鸿飞又接着说。“我知道,你们的老板早就安排好了剧本,一直在等待村民先动手,也努力在村民中寻找着江湖烂崽。
    可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第一,他们唆使奸人趁乱向民工兄弟扔石块的计划已被我阻止了,这也避免了民工兄弟因此付出头破血流或重伤休克的代价。
    第二,我已谢绝了江湖兄弟想帮助村民的好意,我们下坝村村民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心保卫自己的家园。
    第三,他们还恶人先告状,安排了自己的保护伞值班,策划好颠倒黑白,把制造群体事件的罪名强加给村民。
    第四,他们的密谋我已全部洞悉,绝不会如他们的愿。我知道你们大都是巴人的后代,既懂得讲道理的重要,更懂得保卫家园的必要。
    你们是训练有素且持有武器的保安,你们很有战斗力的确不假,但请你们不要低估觉悟了的村民,个个都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保卫自己家园的决心!
    最后,我再次正告来犯者,你们想好了,你们来犯主攻,我们扞卫主守。你们虽然占了受过专业训练并持有武器的优势,我们却有扞卫家园的决心和占尽了地利,一会真打起来,拼斗在我们家里发生,你们必将遭遇到防不胜防的反击!
    要知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来犯者,再强必输!不信你们就冲进村里来试试!”
    孟鸿飞说完这段话以后即刻对村民说:“我的父老乡亲们请听我指挥,上了年纪的老爷和妇女以及未成年的儿童,你们赶快离开危险地界,回到家里把门关好,无论外面发生什么情况你们都不要出来。这帮人给村里带来的骚扰由我们青壮年来处理。你们聚在这里不但帮不上忙,反而会让我们分心。请你们相信我们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家园不被破坏。
    父辈孩子们请放心,有我们这些村里的青壮年在,他们只要胆敢未经许可就进入村子搞强拆,我们就坚决彻底的把他们赶出村子去!”
    孟鸿飞这一串掷地有声的话一说完,使韩家兄弟惊奇的场景就发生了。
    只见聚集的村民像是演练过的一样,在孟冬生夫妇的吆喝声中,一二三的全部退回了村里。连同孟鸿飞带领的青壮年队伍,最后也都有序的退走。
    村口只剩下韩家兄弟和一帮由韩老三带队这那气势汹汹的保安。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孟鸿飞喊话的影响,保安们一个个像斗败了的公鸡似的,蔫巴蔫巴的愣在当场也不吭声。
    韩家兄弟没下命令,他们也不知道是走还是留的傻傻地呆在原地。
    此刻的韩老二真的是有点恼羞成怒,韩老三就更加的怒火中烧,唯有韩老大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很显然,在韩老大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做人的尊严,有的只是实惠。什么面子不面子,好汉不吃眼前亏,什么诚信不诚信,只要自己不受损。
    但韩老二和韩老三不同,他们的面子和威信都是不能受到丝毫损伤的,因为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石,如果是抽走了这个基石,他们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此时此刻,韩老二眼见他的计划完全彻底的被孟鸿飞当众揭穿,而且是不差分毫。
    从现在的情况看,他毫不怀疑,他们今天肯定是被人做局了。
    不但他们的阴谋人家清楚,绝不会先动手,连他韩老二买通的奸人看来都是个“双面谍”,已经把他给卖了。
    关键是自己今天尽遣精锐,安排准备伏击孟鸿飞买来的江湖打手,人家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连韩老三带来的安保人员使用的武器都详细知情。
    最让他接受不了的是,自己让警方的兄弟值班好拉偏架,孟鸿飞都知道。
    “这还搞什么搞?一切尽在对手的掌握之中啊!”
    韩老二脑袋里面像有只飞轮在迅疾的转动。“究竟是谁在设这个局?是官方?还是非官方?他为什么要这样干?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呢?是不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想了若干种可能性,他甚至想到了就是管委会主任本人设的局。
    他把自己这若干年来对高新区各个群体的可疑人员,每个都迅速的过了一遍,但到最后都一一推翻了。
    他坚信孟鸿飞绝没这个本事掌握了一切。
    他更不相信,是自己的核心阵营出了问题,他心里窝着一团火,这团火经孟鸿飞吹过来的狂风一煽,真猛烈得差点使他走火入魔。
    他现在已经没了退路,他必须硬着头皮去执行依法拆除村屋的行动。
    他把老三叫到了跟前很小声的说:“兄弟,虽然我们都看出今天的情况有点不对劲,但是我们不能撤退,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就是想要看看,到底是谁设的局?
    我也知道硬冲进村去实施拆除行动肯定有点冒险,但我们没得选择,只有知道了到底是谁在设局,我们才能找到相应的破局办法。
    不过,为了增加胜算,我已经让公司调来了一辆挖掘机和一辆大铲车。一会你的人跟在工程车后面进入,一定要全神贯注,千万不要冒进。
    到了圈定的村屋处,你们就做好警戒。务必要把那三幢村屋拆了,要不然,我们韩家号称【三个火枪手】的名声,怕是要从此被摘掉方号了。”
    韩老三知道,他二哥经孟鸿飞这一挤兑,不只是面子上绷不住,就是在管委会主任面前夸下的海口,也不容许他回头。
    但他更知道,如果现在进村,必定遭遇一场恶斗,因为孟鸿飞也同样在父老乡亲面前夸下了海口而没有退路。
    按照一个战士的基本常识,孟鸿飞带队退走,肯定是在被圈定拆除村屋附近,借助有利地形,抢占先机去了。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当过兵的韩老三知道,进入不熟悉地形的村子很凶险,但他又不得不支持他一直崇拜的二哥。既然二哥现在已经下了决心要求务必拿下,那就不惜一切代价也得拿下,就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
    (未完待续)
    恭喜你又欣赏完了一段书。欲知后事如何,请接着欣赏《枭雄的权谋》第118章: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