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与贾诩的拉扯
作者:九七七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最新章节     
    刘彦还不知道,人品没问题这五个字的要求,对于接下来要见到的这个人来说有多么的苛刻。
    正所谓可以有伤天和,而不可以有伤文和。
    贾诩这个人的地位,在汉末三国的这个时期已经越来越高。
    究其原因,一个是这个人智计百出,另一个就是下限很低,就是他自己。
    只要不伤及自己,天下人死光了他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老夫贾诩,见过刘使君。”
    贾诩拱了拱手,对着刘彦恭敬一拜。
    闻言,刘彦目光在贾诩身上重新打量了一下。
    如果光从外表去看,你很难发现贾诩是个老阴逼。
    将近八尺的身高,身材微微发福,脸上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三缕长须看起来是正气十足。
    由于眼前这个人和他想象出来的贾诩完全不同,于是刘彦很是好奇地查看了一下他的信息,生怕弄了一个“假”文和出来。
    【姓名】:贾诩
    【性别】:男
    【年龄】:43
    【武力】:41(巅峰62)
    【统帅】:83
    【智力】:108
    【政治】:97
    【附魔】:未拥有
    【特殊】:谋身:若自身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自身智力+5;
    洞穿:出计之时若洞穿被施计者的思维,对方智力-5
    当看到那个恐怖的智力后,刘彦彻底相信了眼前这个人畜无害的中年老男人就是贾诩。
    这个智力放眼整个汉末三国,也没几人能够出其左右。
    “贾诩?”
    刘彦揉搓着下巴,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到这个笑容,贾诩心里咯噔一声。
    难道说,老夫的所作所为泄露出去了?
    贾诩知道临走前给李儒出的那条计策有多么的狠毒,这会给大汉这个即将崩塌的王朝补上最后一刀。
    这也是为何贾诩会逃离长安的原因。
    一旦被人知道给予大汉最后一击的是他贾某人,某些忠君爱国之人怕是要天天惦记他的项上人头。
    “呃...使君...听说过我的故事?”
    贾诩目光一转,小心的试探了一下。
    “呃,呵呵,没有,只是看贾先生气度不凡,应当是一个胸有韬略、腹有奇谋的智者。”
    “并不像是典韦口中的那样手无缚鸡之力。”
    刘彦收起心思,笑着说道。
    对待贾诩不能够表露得太过上心,这人十分的谨慎,若是暴露出自己对他感兴趣,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想办法逃跑。
    “哈哈哈,老夫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哪有使君口中说的那般。”
    贾诩心中松了口气,朗声笑道。
    “贾先生啊,咱们也不要妄自菲薄,不如就在我身边当一兵曹从事,如何?”
    刘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出言道。
    贾诩迟疑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兵曹从事职务是一个很奇葩的官职,战时才置,属于类似一个参谋的职务,可以说,只要和战事有关的事宜,都会有兵曹参与其中。
    上来就给这种高位?
    贾诩:坏了,被注意到了!
    刘彦:坏了,给高了!
    “愣着干嘛?”
    刘彦神色一寒,面露不悦之色。
    “多谢使君信任!”
    见状,贾诩松了口气,赶忙拱手道谢。
    “这才对嘛。”
    “典兄弟向我求情,目前我冀州也无战事,给你个兵曹从事挂个职。”
    刘彦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看了一眼典韦。
    “原来如此。”
    贾诩微微颔首,虽然心中仍旧有些狐疑,不过暂时算是安了心。
    “天色也不早了,想必二位还未吃饭吧?”
    “我命人备些酒菜,咱们吃上一口。”
    刘彦抬头看了一眼已经开始变暗的天色,提议道。
    咕噜噜——x2
    两道怪异的声音从贾诩、典韦二人的肚子里传来,使得二人脸色同时一红。
    “呵呵,来人,备些酒肉饭菜。”
    刘彦轻笑一声,立即对着招贤办的人吩咐了一句。
    贾诩的附魔并没有到账,这也意味老狐狸并没有真心投靠于他。
    不过刘彦心里也有所准备,贾诩若是那么容易就真心归顺,那也就不是他了。
    堂内,刘彦、贾诩以及典韦三人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一些二人路上遇到的事情。
    这也让刘彦得知了典韦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同时为什么还和贾诩搞到了一起。
    要知道,历史上的典韦可就死在了贾诩的老谋深算之下,成为了曹老板打炮的牺牲品。
    “文和啊,你对我冀州有何看法?”
    刘彦放下手中的酒樽,面露讨教之色。
    闻言,贾诩放下筷子,用手绢擦了擦嘴。
    至于典韦,此时的他还在积极的干饭中,根本没心思去理会别人。
    “冀州虽狭,然百姓富庶、谷支十年、人口稠密,光武皇帝以河北之地,收燕代之兵,扫平天下,兴复大汉。”
    贾诩抚了抚胡须,说了一句没什么营养的场面话。
    “文和,说点我不知道的。”
    刘彦颇感无奈,这贾诩还真是谨慎,什么话都不愿意多说。
    “收燕代之兵。”
    贾诩皱了皱眉,重点提及了燕代两个字。
    “知道就多说点!!”
    刘彦握了握酒樽,手背上已经冒起了青筋。
    “唉。”
    “使君,河北之地虽然富庶,但论兵马强悍,不及幽燕铁骑,而冀州一马平川,若是公孙瓒携骑兵大举南下,冀州虽富,那也只能是别人的粮仓。”
    “来冀州之前,老夫听闻您已取得河内,想必已经要谋划幽州了吧?”
    贾诩叹了口气,知道今天要是不说点什么有营养的,容易被人剁碎了喂狗。
    “没错,不过出兵需要借口。”
    刘彦点了点头,若有深意的看了贾诩一眼。
    “离间两个和睦的至交固然很难,可刘虞与公孙瓒之间矛盾颇多,想要彻底让二人决裂并不难,无非就是往火堆之中添上一把柴。”
    贾诩面露笑意,很是随意的说道。
    “文和有计?”
    刘彦神色一喜,立即追问道。
    “此事不难。”
    “公孙瓒勇而无谋,刚愎自用,刘虞修内政而不知兵,又与主公同为宗亲,主公只需略施小计,就能引得公孙瓒如临大敌,届时为了防止主公与刘虞联合,公孙瓒势必按捺不住先下手为强。
    贾诩点了点头。
    他能够前来冀州,自然是做了一些准备的,否则空俩手过来白吃白喝,也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