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儒家思想
作者:云陵一梦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最新章节     
    “咳咳咳!”眼看事态逐渐失控,刘三吾赶忙打断方孝儒的话,他可是知道方孝儒的才华与刚直,生怕他说出什么有损天威的话。
    朱雄英也有些无奈,对于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直臣,他还是有一些敬意的。
    历史上,在朱棣靖难成功后,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 ,拒不奉旨,而是指着朱棣的鼻子骂道:“篡位逆贼,安敢让我给你起草即位诏书?”
    朱棣强忍怒火,威胁道:“先生就算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不为自己的家人想想?”
    方孝孺哈哈笑道:“贼子,你诛我十族又何妨?”
    朱棣发怒,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夷十族。
    对于这样的人,自然是需要尊重的,但是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实在是没时间在这里浪费,如果每天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那自己穿越过来有何用处?
    与其这样,还不如花点时间说服这些教习,当即开口道:“方先生,刘先生,非是学生自傲,只是四书五经确实对学生而言实在是能倒背如流,不如教学生一些更高深的学问如何?”
    另一位学子嗤笑一声:“吴王殿下小小年纪,怕不是都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吧?竟然妄谈倒背如流?岂不是贻笑大方?”
    对于这些靠着自己考进来的学子来说,吴王这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子皇孙,天生就站在他们一辈子都企及不了的高处,难免内心会有些不平衡,今日听到如此狂悖之言,难免开口嘲讽。
    朱雄英倒是没有生气,反而笑吟吟的问道:“敢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学子淡然起身,不卑不亢的回道:“不敢担殿下兄台二字,草民国子监学生,陈默林。”
    朱雄英呵呵一笑,点头示意,然后淡淡回道:“陈兄稍安勿躁,不妨听我讲讲,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五经之名则早始于汉武帝之时。向为历代儒学子首要研学之书经。”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陈默林也没有想到朱雄英没有因为自己的嘲讽而恼怒,还侃侃而谈,当下不由得好感剧增,但还是坚持道:“殿下博学,但是儒家经典源远流长,一字一句都有深刻的哲理,还是应该认真研读才是。”
    朱雄英并没有反驳,而是反问道:“陈兄,就以论语为例,您读过多少次?”
    陈默林不假思索的回道:“不下十余遍。”
    朱雄英笑了笑,继续说道:“论语是儒家学派的发起人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以记录为主,叙事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内容多为语录,想必陈兄读过十余遍一定耳熟能详,不妨今日我就将论语通篇默写下来,请陈兄替我查验一番,可有错处?”
    论语通篇很长,就算是在场的很多教习,也很难通篇默写下来,但是陈默林似乎很有自信,点头应道:“愿为吴王殿下效劳。”
    朱雄英前世可是国防科技大学全科第一名,别说是一篇论语,就是将整套四书五经全都默写下来也不费吹灰之力。
    只见朱雄英拿起毛笔,挥挥洒洒的开始默写,一时之间,整个国子监的学生和教习都凑了过来。
    刘三吾看到朱雄英的字,不由得眼睛一亮,夸赞道:“吴王的书法雄劲峻峭,妍美生动,颇有些魏晋遗风啊。”
    没办法,谁让前世的选修课有书法这一门呢,虽然和书法大家没法比,但是对于现在的朱雄英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很快,论语一万五千余字,已经跃然纸上。
    陈默林一言不发,认真的逐字核对后,恭敬的对朱雄英行了一礼:“殿下胸怀宽广,学富五车,学生佩服。”
    朱雄英嘿嘿一笑,扶起陈默林:“陈兄不必如此,我自幼长在宫中,可以随意翻看各种典籍,有今日的成果不足为奇,倒是陈兄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国子监,才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以后的大明少不得陈兄这样的读书人啊。”
    一番话下来,消除了陈默林的尴尬,还恭维了所有的寒门学子,引起一片好评!
    陈默林的眼中更是充满了感激!
    朱雄英转身向方孝孺询问道:“先生,学生算是过关了吗?”
    方孝孺冷哼一声,不屑道:“会默写又有何用?死记硬背又有何用?”
    朱雄英呵呵笑道:“那敢问先生,您觉得学习论语的意义在哪里?”
    方孝孺理所当然的道:“论语记载了先贤们的思想与智慧,是儒学思想的代表之作,学习论语自然是为了传承儒学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自己的胸怀。”
    朱雄英摇了摇头:“先生所言极是,但是学生却不以为然,一千个人读论语,可能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见解,学习论语更多的是建立起自己行事的原则,而不是传承,我想千年前的孔子之所以被所有读书人所敬重,也是因为他的一生都在教书育人,而不是他开创了儒学流派,不对吗?”
    听了朱雄英的话,方孝孺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刘三吾却已经笑的合不拢嘴,吴王殿下大才啊,年仅八岁却已经有如此学问,好好调教一定能成大器。
    心中这般想,嘴上问道:“那请问殿下,您对儒家思想有什么见解?”
    朱雄英内心其实对儒家思想并没有不满,只是觉得不适用于今时今日的大明,但是现在所有的教习都是儒家出身,自然不能实话实说,只能沉吟道:“儒家思想讲究以礼治天下,行的是堂堂正正的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天下达到大同之治,自然是我辈读书人的追求目标!”
    刘三吾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场的教习和学子也都沉浸在吴王殿下的表现中。
    “好了,都坐回去吧,继续上课,殿下虽然聪慧,但是每一位教习的解读都不一样,您还是要认真听讲,终归会有所收获!”
    刘三吾的话,给这一场风波平复了下去,不过所有人看向朱雄英的眼神已经变了,都带着一丝敬佩。
    除了朱允炆,对于他而言,以蓝玉等人为首的武将集团大多和常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根本就拉拢不过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刘三吾等人的文官集团的支持就至关重要,原本以为能看到自己的大哥出丑,但是却没想到通过短短的时间,就迎来了这么多人的好感,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自己一定要想办法,绝对不能这样下去,要不然自己怕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的学习已经结束了。
    作为吴王,朱雄英的课业,每日都有固定的章程,辰时就要开始早读,申时才能下课,回去了还要先去太极宫向皇帝请安,回了东宫还要向太子请安,最后才能回自己的寝殿休息。
    这一天下来,基本上是半点也不得闲。
    通过一天的接触,刘三吾以及国子监的各位老师倒是对吴王殿下大为赞赏,不光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而且往往能够触类旁通。
    很多时候发表的一些见解连他们这些自诩大儒的教习都自叹不如,是真的不像老朱家之前的那几位爷。
    虽然上课也总是偷偷睡觉,但是刘三吾和方孝儒都没说话,他们自然也不会上赶着给吴王殿下上眼药。
    他们现在满脑子都是必须要让吴王殿下认识到文官集团的重要性,那等来日如果吴王能够顺利坐上那个位置,那他们文官集团尴尬的处境很可能会迎刃而解。
    所以国子监的各位教习恨不能将一生所学都灌输到吴王的小脑袋瓜里。
    在下课之后,朱雄英先是去了太极宫汇报学业,出来后并没有直接回东宫,而是去了坤宁宫!
    坤宁宫是马皇后的居所,马皇后这几年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所以一直都在坤宁宫养病。
    在得知朱雄英受伤后,心里很是焦急,但出宫又有所不便,所以在知道朱雄英的身体已经恢复了,第一时间就传了朱雄英觐见。
    而且朱雄英的亲弟弟,刚刚满两岁的朱允熥也养在坤宁宫,自己也很想去看看。
    一进坤宁宫,就好像是有好几个大火盆在烤着一般,非常闷热,而且一点都不透风,一名满脸慈爱的老妇人正轻声哄着一个孩子睡觉。
    看到朱雄英进来,老妇人轻轻的招了招手,让他过来。
    朱雄英蹑手蹑脚的走了过去,马皇后的怀里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睡的正香,朱雄英伸出自己的手去摸了一下那孩子肥嘟嘟的脸,瞬间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直冲心头,只感觉怎么看都看不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