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朝鲜人攻城
作者:柿餠   凛冬长夜最新章节     
    朝鲜,釜山港城外。
    李倧获得瓜尔佳·劳萨帮助剿灭倭寇的承诺后,集结了五万大军,随同瓜尔佳·劳萨麾下的一千镶红旗满洲骑兵,一同南下夺回釜山港。
    1637年8月上旬,距离杨三生收到冯保送去笨港的信,还有几天时间。
    晌午,釜山港被五万朝鲜大军重重包围已经有七天时间。
    只是,这些朝鲜士兵身上穿的装备,大多都是布甲,根本没有什么防御力,数万大军中,只有三四千士兵穿着铁甲,军中甚至连重型火炮都没有,根本无法对釜山港的外围城墙造成伤害,攻城只能采取强攻手段。
    釜山港虽然是一座港口城市,且处在朝鲜的最南端,远离北方的战场,但由于釜山港海贸太过繁华,让釜山港有资本修建一座高达四米的城墙。
    “藩主大人,根据冯将军提供的情报,李倧此番派遣了五万大军,以及一支千人规模的满洲重甲骑兵。”
    城墙上,松前公广举着望远镜,看着距离城墙两三里的位置,正在列阵的敌军队伍。
    “这釜山港果然不是那么好拿的。”
    放下望远镜,松前公广喃喃道。
    松前藩已经没有选择机会,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那些明人根本不可能派船来接他们撤离。
    松前公广不是傻子,他早就看出来,那些自称为朝鲜人的海军,根本就是明人伪装的,否则,再怎么拥戴大明,那些朝鲜海军,也不可能连一句朝鲜话都不会说吧。
    只是,木已成舟,好歹那些明人还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虽然艰难,但总归能活下去,可要是他们守不住釜山港,城外的那些朝鲜人,以及那一千满洲人,恐怕不会给他们活路。
    ………………………………
    城外,瓜尔佳·劳萨身穿重甲,骑在马上,看着朝鲜军队排阵。
    原本劳萨以为,那些倭寇会出城野战,奈何对方完全不为所动,一副死守城池的态度,劳萨无奈,他不可能指挥一千重甲骑兵攻城,只能命令那些朝鲜士兵去攻城,他则率军作为督军,稳住朝鲜大军的后方。
    “金将军,倭寇据城死守,只能由你军前去攻城了。”
    劳萨骑着马,来到金庆征身旁,语重心长的说道。
    金庆征乃是金瑬之子,年初时,李倧投降后,曾命其护送世子及嫔妃前往沈阳,因此金庆征与瓜尔佳·劳萨相熟。
    “劳萨将军,一旦我军占据优势,还请将军及时出兵增援。”
    对于瓜尔佳·劳萨的要求,金庆征没有推脱,只是他也知道麾下士卒的战力如何,一旦攻城久久不下,麾下士气必然崩溃。
    劳萨自然知道这些朝鲜人是什么德性,今年他随皇太极进攻朝鲜时,这些朝鲜士卒全都龟缩在山城之中,根本不敢出城,直接把大道让了出来,这才让皇太极在短短十二天时间,兵临汉城脚下。
    “金将军放心,我等八旗子弟,上马能战,下马依然是万人敌,只要尔等能攻上城墙,我必率军增援。”
    劳萨对于自己麾下的士卒战斗力很自信。
    就连大明的城池,只要被八旗士兵冲上城头,那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更何况那些小小的倭寇,全都是一群小矮子,怎么可能挡住八旗子弟的冲锋。
    “末将多谢劳萨将军!”
    金庆征得到劳萨的答复,回到大军阵前,下达了攻城了命令。
    随着金庆征的一声令下,一辆辆攻城器械最先出发,向着釜山城稳步前进。
    最前排的攻城器械叫做钩撞车,用来撞击城门的器械,其后就是几十辆‘火车’,这所谓的‘火车’,就是装载了燃烧油脂火盆的手推车,用来烧毁城门之用。
    再后面,则是上百辆轒辒车,这种车上方安装了一个三角型的屋顶,屋顶蒙上牛皮,涂上水泥浆用来防火,屋顶下面则躲藏了十余名士兵,士兵利用轒辒车来到城墙下方,可破坏城墙底部,也可以向城头上的守军射击。
    而大军的最后,则是几十辆吕公车,这吕公车高达五六米,比城墙还高,分为四层,每层都站满了弓箭手,一旦吕公车上的弓箭手压制住了城墙上的守军,就可以让吕公车直接靠在城墙上,城下的士兵则可以从吕公车上的楼梯直接冲上城墙上。
    剩下的就是装备了数千云梯的朝鲜士卒,混在轒辒车和吕公车之间。
    ………………………………
    看着敌军打造了如此多的攻城器械,其中还有那比城墙还高的吕公车时,松前公广有一瞬间慌了神。
    好在朝鲜人围困的时间不够长,并没有打造投石车,否则,松前藩面临的压力更大。
    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战斗方式,导致松前藩麾下的士卒根本没有在军中装备盾牌,而那吕公车上站满了弓箭手,只要车子靠近城墙,就能对城墙上的守军造成巨大的压力。
    哪怕城墙上装备了抵御箭矢的挡板,但使用挡板抵挡箭矢时,可就无法顾及到城下那些利用云梯攀登城墙的士兵了。
    “命令所有铁炮队立刻登上城墙!”
    此刻,松前公广也顾不得保留实力,要是让那几十辆吕公车把城墙上的守军压制住,让城下的士兵顺利登上城墙,仅凭这不到两万人的守军,如何抵挡得住。
    ………………………………
    与此同时,一名身穿松前藩服饰,身高却比旁边的士兵高一个头的年轻男子,也站在城墙上,观察着城外的朝鲜军队。
    此人名叫张二娃,曾被鞑子掳掠到辽东,是杨三生第一次前往辽东时,从鞑子手中救下的百姓,同时,这批百姓也全都安置在济州岛。
    张二娃是冯保派来釜山港的观察员队长,观察员总共有十人,这十人常驻在釜山港码头附近,同时码头中也停泊着一艘小型快船,专门用来与冯保联络。
    朝鲜大军攻城,松前藩拼死抵抗,这种场面,作为一名观察员,张二娃怎能错过。
    “看来这些朝鲜人从鞑子那里学到了不少好东西。”
    张二娃看着城外有序进攻的朝鲜大军,喃喃道。
    不说张二娃有了解朝鲜人,但这些年他跟随冯保几乎把整个朝鲜沿岸都虐了一个遍,从来没看到过有如此军容的朝鲜军队。
    今年初朝鲜投降鞑子后,短短半年时间,朝鲜军队的变化就这么显着,显然是鞑子在背后提供帮忙。
    ………………………………
    张二娃的猜测不错,那些攻城器械和进攻顺序,全都是瓜尔佳·劳萨的功劳,是他根据以往皇太极进攻大明城市的经验,安排那些朝鲜人制作的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