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个少年郎
作者:长胖了的猴子   AI伴我修仙路最新章节     
    渡船重新起航,不到半天时间就正式进入了北境洲。
    在一个渡口停靠后,上下了一些船上客人,一些力士也在搬卸着货物,一片忙碌的景象。
    在房间里打了一会儿拳,刘曦找余老夫子喝酒去了,李子天感觉甚是无聊,也不知道李子英她们跑去哪里了,便独自往下溜达。逛到一层甲板,见有些小贩送了些小食上来售卖,渡船的守卫也没制止。
    忽见靠着栏杆的一处角落里坐了两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一个穿着灰色的长衫,头上扎着儒巾,温文儒雅,看样子是个读书郎,另一人一身粗布长褂,扎着腰带,背后用草绳系着一把大剑,一身江湖人士的打扮。两人正面对面席地坐在甲板上,两人之间摆着一个棋盘,已是到了收官阶段,棋盘之上白多黑少,一条黑龙眼看着也即将被屠。
    执黑的背剑少年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半天,拿着黑子,举棋不定。执白读书郎笑而不语。
    李子天在旁边经过,觉得有点意思,便停下来脚步,站在一旁观看。那读书郎抬头看了李子天一眼,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李子天也笑着点头回礼。
    背剑少年想了半天,总觉得不管下到哪里都被围追堵截,叹了口气,道:“好吧,算你赢了。”说着,就准备投子认输。
    观棋不语,李子天眉头挑动了一下,却没有作声。倒是那个读书郎观察仔细,他开口道:“这位兄台,可是有妙招?”
    背剑少年一听,喜道:“哦,这位兄弟,来来来,你来帮我下,下赢了有好酒喝。”说着,便不由李子天分说拉他坐下。
    李子天一笑道,那就却之不恭了,说着,便随手从棋盒里拾起一颗黑子,点在黑色大龙的眉心一处,然后抬头微笑着看着对方。
    对面的读书郎本是微笑着,见李子天一子黑棋不去往外逃窜,反而往自己内部死穴里点,不由得一愣,然后认真推算起来,这一推算,却是越看越惊,良久之后,叹了口气,从棋盒里抓了一把白棋,投子认输。
    旁边的那个背剑少年一开始看得是抓耳挠腮,不得要领,最后见读书郎居然投子认输,不由得愣住了。疑惑着开口道:“你这是干啥?他就下一颗子,你就认输了?这不是你的风格啊?”
    那读书郎哈哈一笑,解释道:“你看,他下了这一手,填了他自己的黑龙死穴,我下一步一定会下这里,吃到此处龙头,但他会从这里、这里进行抢子,逼得我回填,然后,他又会下这里,这样,他不但收回了他的大龙,还把我这一大片逼进了死胡同。我此时不认输,还待怎样?”
    说完,读书郎朝李子天拱手道:“在下王允中,多谢赐教。”
    李子天拱手回礼道:“李子天,不敢当。”
    背剑少年也拱手道:“吴雨骆,幸会。”说完,又道:“你们等着,我去买点烧鸡回来下酒。”说完,不待李子天推辞便跑了开去。
    李子天笑着摇摇头,那王允中说道:“李兄棋艺精湛,在下佩服。”
    李子天摆摆手,“哪里哪里,只是侥幸而已。”内心却道:ai,跟你说了不要搞得这么惊世骇俗的。
    “宿主,我有三十二种方案,只是选了一个最简单的而已啊。”
    王允中道:“不知李兄的棋艺是师从哪位大家?看李兄这一子,兵行险着,一招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一般人可不敢这么下。”
    李子天道:“王兄,在下只是陪着家中长辈下棋的,偶尔打打棋谱,那一招,也是误打误撞。况且,你后面推演的那几步,我也不一定想得出来。”
    王允中摇摇头道:“绝无可能,我见李兄下了此子之后,眼光在那几处都扫了下,我绝不会看错的。嘿嘿,李兄,请不要过谦了。”
    这时,吴雨骆拎着一包烧鸡跑了回来,一屁股坐在地上,朝着王允中嚷道:“快快,书呆子,赶紧把酒拿出来。”
    王允中一笑道:“放心,酒在这里又不会自己跑了。”说完,便从旁边的竹箱里取了一个硕大的酒葫芦出来。
    看着吴雨骆那眼巴巴的模样,王允中却没给他,朝向李子天说道:“李兄,这是我家中自酿的百药酒,掺了很多的药材,度数很低,但口感绝对一流,喝一点?”
    李子天也是豪爽之人,哈哈一笑,接过酒葫芦,打开塞子,便觉得一股清香扑鼻,仰头喝了一口,顿时觉得犹如一缕春风拂面,心旷神怡。“好酒。”李子天不由大赞一声。
    吴雨骆撕下一条鸡腿递给李子天道:“这不废话吗?不是为了这酒,我会跟着书呆子下棋,会自己这样去找虐?”
    李子天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一手接过鸡腿,一手递给吴雨骆酒葫芦。
    于是,三人就着烧鸡,一人一口酒的喝将起来。
    三人又各自自承了家世,原来这吴雨骆,出身于西桐洲清风谷。这清风谷在西桐洲被人提起,无人不赞其侠肝义胆、义薄云天。凡有不平事,找官府不如找清风谷,在西桐洲已成为共识。按家门惯例,吴雨骆前年就辞别父母,独自出门游历,半年后就遇到了这王允中。
    这王允中的父亲为东海洲落霞阁阁主王骏,年轻时曾化名王相骏落子于北境洲大秦朝,十八岁状元及第,不惑之年拜相,花甲之数即率大秦铁蹄一统全境,成为为一洲即一国。之后功成身退,回归家族,升为阁主。
    王允中此次出来也是受父亲所命,提前出来自行游历,如今再去珞珈书院。吴雨骆之前与王允中相遇,一见如故,便一起同行。按吴雨骆的说法,游历嘛,去哪里不是游历?就是行侠仗义而已,遇山过山,遇水过水,遇见不平事,便拔刀,少却人间一桩意难平。
    此刻听得李子天也是去珞珈书院,路人可能还会变同窗,倒是更为惊喜,自是又要当浮一大白。
    很多年以后,这艘渡船上的人,都不会意识到,曾经有那么三个少年郎,跟他们一起乘舟共渡的那个下午,喝酒吃鸡,白云身边过,俯瞰脚下人间,聊着侠义和文章,说着那些不平事和快意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