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素水县
作者:小告白   救命!刚醒就被好大儿开瓢最新章节     
    顾越离开了武馆,兀风照常跟上去。
    一路没停,顾越直接到了雇车的地方。一番讨价还价后,大概午时中,顾越成功坐上了去素水县的牛车。
    这辆牛车宽敞干净,老牛骨架也大,步伐沉稳,是车行专用来拉人的车子。
    不是农忙,因此牛车常见,比马车便宜许多。这一辆车上坐了五六个人,挨挨挤挤的,有几个结伴挎着篮子的女人叽叽喳喳说话,八卦不停,顾越听得津津有味。
    刚开始的话题无非是谁家亲戚娶了妻,谁家邻居闹和离,谁家有人挣了钱云云。后来聊到素水县,年纪大的一位神神秘秘道:“前几天我上县里,听说了一件惊天大事!”
    “什么惊天大事?”
    “哎呀姐姐,你别卖关子了!”
    年长女人得意一笑:“当朝太子知道吧?”
    “这哪能不知道哇?”
    “快说事儿!”
    顾越一下子竖起了耳朵。
    “听说这太子叫人暗害,流落到素水县一带了!”
    “什么!”
    “真的假的?这事咱们老百姓怎么知道的?”
    “莫不是编的吧!”
    同行的男人也起了兴趣,加入群聊。
    “这咋能编的!谁敢编排当朝太子!”年长女人道:“是我邻居家婶子他二舅的小表弟的同窗他父亲在衙门做捕快,前几日还出差去小洛山寻人呢,禁军都出动了,他们给引路的。”
    小洛山在哪儿?太子不是前天晚上还在顾家村吗?
    “有这等事!谁敢害太子爷呀,那不是未来的圣上?”
    “哼,八成就是三皇子那帮人做的。”一个中年男人立刻开始科普国家大事:“三皇子乃是贵妃娘娘所出,贵妃娘娘家握要权,一直想争那位置,他会动起来也不奇怪。”
    “我看像是慕家的手笔。能让太子下落不明,该是何等手段?慕家还有些兵权在手,这事他们当然做得!”另一年轻男子说道,“三皇子前几月刚因雪灾受罚,此时怎么敢乱窜!”
    “手握兵权就做得?你怎不说是景氏的手笔!”这个似乎是慕家拥趸。
    “景氏百年氏族,忠心耿耿的保皇派,谁不知道!”
    “五皇子年幼,慕家为何此时就动手?看他们坐山观虎斗岂不美哉?我看殷王可能性大些。”
    “殷王闲散王爷一个,哪里像是……”
    “你懂什么,我表叔的表哥他兄弟的恩师乃是前朝太傅之一,当时先帝在当今与殷王之间好一阵犹豫,据说有两份圣旨呢……”
    顾越已经听傻了。
    等等,这是什么地方?
    他应该是在乡村的田埂小路上的一辆慢腾腾牛车上吧?
    为什么会听到这么多大逆不道的时局消息!
    这一车人皮肤黝黑粗糙,裤腿带泥,怎么看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农人吧!!!
    “各位,你们如此议论京城贵人,就不怕被砍头吗?”顾越弱弱地问道。
    “你又是何方小儿?竟连这些都不晓得?”中年男人睥睨他。
    “杭豆书局每期都会登载一些贵人轶事啊!”年轻男人斜眼看他。
    “我们只是随意谈论一番罢了,衙门犯不着为这事来抓人砍头,否则杭豆的东家早被砍了五百遍了!”
    顾越:……好吧。
    细细听来,他们这些人聊到的局势还蛮正确中肯。
    照原文思路,太子以外的皇子几乎都是男主的敌人,尤其这个看似闲云野鹤的殷王,更是男主摄政道路上一颗巨大的绊脚石。彼时太子重伤成了植物人,留下一堆烂摊子给男主,男主和殷王勾心斗角一万遍,终于团灭了殷王手里的残党。而太子刚好医学奇迹苏醒,男主还政,大团圆结局。
    不过目前还不太需要注意这些。顾越想。
    才在新手村,先想想怎么挣金币再说吧。
    于是路途就在一群男男女女讨论局势的声音中度过了。
    大概两个多时辰后,牛车抵达素水县。
    素水县就不是柳犁镇那样只有纵横两条街道的小镇子了,它大得多,约莫是现代乡镇的两倍,有纵横四组街道,外护城墙,进门还要查路引。
    路引就是古代的身份证,一个盖章的小册子,写着何方人士大概生平,很容易造假。而且不是人人都有,一般不出门的农人是没有的,只在当地管辖的衙门有人口造册,一旦战争来临或者有什么灾害,人就容易变成没身份的流民。
    顾大石本来也不该有路引的,他有是因为……
    顾越瘸着腿进了城,随便扯了个乡亲,问老程侯府在何处。
    老程侯府,是先帝时册封的侯府了,第一任老侯爷是先帝登基前帮着夺嫡的小将之一,封了没有食邑的侯爵,落户在老侯爷的家乡素水县,一家人靠几处肥沃的庄子过日子,算是富庶人家。
    不过毕竟已经是前朝的事,如今虽然吃穿不愁,但到底是失了权势,也许还有些人脉,但也不太多了。
    子孙后代倒是都读书,但也没读出什么名堂,大多在做微末的小衙役,师爷,还有教书先生一类的。
    老侯爷前些年仙逝,府中剩了老夫人管家。老夫人姓顾,是顾大石爷爷的亲妹妹,两个人关系非常好。但毕竟老夫人是外嫁女,即使丈夫后来封了爵位,能帮家里人的却也不多。
    这个不多当然是相对权贵家庭看的。即便是“不多”,指缝里漏下的帮助也把顾家供成了富农,还有本钱给顾兄嫂出门做生意。两边人家亲缘到了顾大石这一代已经远了,关系却更近。
    本来是有往素水县定居的规划的,还为顾大石说了老侯爷家的小女儿。结果一场人祸天翻地覆,顾家人死完了,那一趟行商赚的盆满钵满的银子也没能给到侯府,全被抢去,顾大石成了孤儿。
    不过这些年关系疏远并不是侯府嫌贫爱富,而全赖顾大石。
    得知噩耗后,侯府老夫人派人帮着顾大石办了丧事,还留下了帮衬的银子,明确说了顾兄嫂的那些钱不必顾大石来还。
    而顾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