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专业
作者:古玩店   都市:从小学生开始最新章节     
    随着宣布比赛正式开始,班级的各个学生都前往自己的大本营等待。
    在校运会开始前,班干已经组织好给每个同学的安排。
    有人留守大本营,有人负责写稿子到主席台给播音员念出来。
    还有一些同学则负责给今天参加比赛的选手做后勤工作,负责帮拿衣服以及在赛后上去搀扶或者递已被糖水过去给运动员喝。
    100米比赛第一天就开始了,就在今天早上。
    在进行了老师热身跑比赛结束之后,随之迎来的就是100米的比赛。
    不过作为初二的百米比赛,比赛时间还是偏后的,大概要到接近十一点的时候才到他们这个年级的比赛。
    4x100米是明天早上才比,而20x200米的比赛是明天下午。
    李由参加的三个比赛都在前两天,而张杰华看到这个赛程就有些不乐意了,因为他的1000米被放到了第三天的下午。
    “哎呀,真是搞不懂,为什么要把 1000 米赛跑安排在校运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呢?四点半才开赛,等轮到我上场,估计大家早就去吃饭了!”
    张杰华一边抱怨着,一边对学校这样的赛事安排表示不满。
    毕竟已经到了运动会的最后一天,晚上还有正常的晚自习课程需要参加。
    因此,大约五点钟的时候,许多同学就会纷纷涌向食堂用餐或是返回宿舍洗澡。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张杰华才会在此处不停地发牢骚,觉得那个时间段几乎不会有太多观众前来观赛了。
    “你就别不知足啦,至少你们的比赛时间还算不错呢,那些初一年级的孩子们可是排在你们之后呢,人家可都没抱怨半句。”李由听到张杰华的牢骚后,随口回应道。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矛盾,既担心朋友过得不如意,但又害怕朋友突然飞黄腾达。
    现在看到比他惨的貌似也没有这么难受了。
    此时此刻的张杰华便是如此心态,当他联想到初一年级的 1000 米的比赛时间的时候,心中顿时多了一丝安慰。
    嗯,这么一想,我们好像也不算最倒霉的嘛。
    早上的重头戏就是100米比赛还有跳远比赛。
    经过了前面几个年级的100米比赛,终于轮到了初二年级。
    在校运会中100米以及跳高这几项项目都是让人肾上素飙升的项目。
    100米直观的速度冲击,而跳高则是逐渐攀升的高度,而运动员挑战越来越高的高度。
    而校运会的100米是最简单的比赛,很多人都会选择报名这项比赛。
    学校为了限制人数,只能每个班级出三个人参加。
    这还算因为初中班级偏少的缘故,整个年级只有500多人,并不多,所以每个班级有三个名额。
    而像高中部一个年级有上千人,都有十几个班级,他们参加100米的名额都被限制在2名。
    由于高中部有一些体育生,所以学校还是有一些助跑器的,所以到校运会期间,学校也将那几个生锈的助跑器拿出来使用。
    虽然初二年级班级比较少,不过初赛还是可以分为三组的,李由则位于第二组。
    他们班级的另外两名选手是一个在第一组,还有一个则是和他在同一组。
    然后三组进行比赛完之后,选出成绩最好的八名选手参加下午的决赛。
    参加跑步的学生们大多都是初次接触助跑器,但他们却显得十分自信,稳稳地将双脚踩到了助跑器上。
    不过,这玩意儿能起到多大的助力呢?谁也说不准。
    要知道,他们所在的这所学校并非那种人们通常认知中的体校,这里的学生都是走常规升学路线——通过高考来谋求未来发展的。
    当这些孩子经历完中考成功升入高中后,如果某些学生自觉在学业成绩方面难有太大突破,同时自身又具备一定运动天赋时,老师便会引导他们接受专门训练,以期在体考中获得成绩。
    如此一来,凭借体考分数与高考成绩的双重加持,就能考取一所较为理想的院校。
    当然,这样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至多也就十几人而已。
    李由站在候场处,静静地等待着轮到自己上场。
    此时,第一组的运动员们已经踏上了助跑器,正全神贯注地调整着自己的姿势和状态。
    突然间,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了李由的耳中:\"加油!李由!\"
    他扭过头去,发现原来是张杰华站在候场处的警戒线旁,正满脸兴奋地朝他大声呼喊着。
    李由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回应。
    \"我会去终点等你哦!\"张杰华继续喊道,然后挥了挥手,转身向终点走去。
    就在这时,裁判员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枪响,所有的运动员如离弦之箭一般,纷纷冲出起跑线,全力以赴地向着终点狂奔而去。
    李由紧紧盯着前方,目光落在了终点附近那片黑压压的人群身上。
    这些人似乎都被激烈的比赛气氛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想要探出头来,一窥究竟。
    只见终点线附近摆放着两个高高的架子,那是老师们用来坐着计时的地方。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每个选手的表现,并准确记录下他们到达终点的时间。
    通常会有两三位老师同时测量同一名选手的成绩,最后再取平均值,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这种严谨的计时方式让整个比赛显得更加公平、公正,也让每一位参赛选手都能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成绩,不会因为老师的计时错误而引起不好的影响出现。
    “下一组上道!”
    在旁边的老师看到第一组全部跑到终点后,挥了挥手,示意第二组的选手上前。
    李由位于第六道,这个位置不错,并不是在外道。
    拥有系统短跑知识的李由并没有像其他的选手那样,迫不及待地直接踩在助跑器上。
    他深知每一个细节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先花一些时间去感受一下跑器并进行调整。
    李由站在起跑线前,微微弯下腰,双手轻轻触摸着地面,仿佛与大地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
    接着,他抬起头,目光专注地盯着前方的终点线,心中默默计算着最佳的起跑角度。
    然后,李由开始调整助跑器的位置。他根据自己的身高、腿长以及步幅等因素,小心翼翼地移动着助跑器,确保它处于最适合自己发力的位置。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对自身身体条件有非常准确的了解。
    看到李由如此专业而细致的动作,在起点处的学生们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和李由同组的选手们也注意到了他与众不同的表现。他们原本信心满满,但此刻却感受到了来自李由的压力,心情不由得紧张起来。
    毕竟这么专业的行为一看就是经过系统训练的,确实会让人士气被压下来。
    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李由深吸一口气,再次感受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状态。
    此时,他已经完全进入了比赛状态,全神贯注地等待着发令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