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像个孩子
作者:考宏   四合院:从货车司机开始最新章节     
    母亲担忧地说:“她还小,怎么能喝这么好的酒。”
    话音刚落,于海棠便跑过来,紧紧抱着茅台酒:“妈妈,姐夫说这是给我的。”
    母亲宠溺地看着她:“你啊,永远像个孩子。”
    吃过饭后,李小东和于莉回到四合院,带着礼物前往远方的二姨家。
    扫盲专员本质上是非正式员工,没有编制,对文化程度要求高,因此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在这些人中,于莉的条件最为突出。
    加上亲戚关系,尽管二姨没有明确表态,但看到她爽快接受礼物的态度,李小东心里有了底。
    结婚后,李小东的生活既愉快又忙碌。
    白天驾驶大型车辆,晚上也不闲着。
    唯一遗憾的是近期钢铁厂没有南下送货的任务。
    于胖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李小东只能安慰他,好事不会轻易降临。
    一天早晨,李小东刚要拿起碗,外面传来清脆的声音。
    “于莉,有好消息!”
    “是街道办事处的王姐来了,可能与工作有关。”于莉放下碗,打开门。
    王姐看到桌上的碗筷,笑道:“你们在用餐呢。”
    “今天小东不上班,起晚了,姐,进来一起吃吧。”于莉微笑着说。
    “不了,我还有事,这次来是通知你,你被录用了。”王姐笑容满面地告知。
    街道办事处的扫盲专员职位空缺已久,如果再找不到合适人选,今年将无法完成区里的扫盲任务。
    而于莉文化水平高,能干且嘴巴甜,又有上面的人支持,自然成为首选。
    “真的吗?”于莉的眼睛猛然睁大,喜悦得合不拢嘴。
    李小东起身笑道:“王姐怎么会骗你,别愣着了,快请王姐进来喝茶。”
    “不用了,我们已经是同事,别客气。”
    见王姐还要离开,李小东转身从橱柜中取出两斤干笋,用报纸包好,硬塞给王姐。
    “你不留下来吃饭吗?这些干笋是从四川带来的,给孩子尝鲜。”
    “哎呀,不行,街道办事处有规定,不能收群众的礼物。”
    “这种东西不值钱,顶多几毛钱一斤,我妻子于莉现在可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这是同事间的友谊。”
    “那……那我就收下吧。”
    见到李小东如此真诚,王姐也不再扭捏。
    她深知行情,干笋在四川确实是一分钱一斤,但在京城恐怕没有一块多是买不到的。
    王姐明白李小东的身份,也想拉近关系,低声提醒:“明天你去报到时,记得叫上我,我们街道办事处有些同事眼界很高。”
    于莉心领王姐的好意,街道办事处虽然薪水不高,但福利齐全,还有干部身份。
    能进街道办事处的人,大多背景深厚,对临时工自然不会友善。
    有王姐陪同,情况自然会好很多。
    ...
    离开四合院后,王姐还在赞赏于莉的丈夫会处理事情。
    四合院人多口杂,王姐这一趟就被不少眼尖的人看见了。
    其中包括贾张氏。
    她坐在门口,一边纳着裹了浆的鞋底,一边对秦淮茹说:“你看,李小东那小子真不是东西,一分钱没花就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现在媳妇还找到工作,真让人嫉妒!”
    秦淮茹撇撇嘴没说话,如果当年贾张氏接手贾旭东的工作,现在早该领退休金了。
    阎家。
    阎解放趴在窗边,一字不漏地听着这一切。
    他重重地倒在床上,绝望地呼唤:“于莉啊,我的于莉啊。”
    大婶正给阎解娣缝书包,对着阎埠贵翻了个白眼:“人家于莉现在有工作了,你看看你干的那些蠢事。”
    阎埠贵扶额叹气:“我……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啊!”
    ...
    第二天清晨。
    “小东哥,我要去上班了,今天第一天,可不能迟到。”
    两人缠绵过后,各自骑上自行车离开了四合院。
    路边的大树挂满了寒霜,冬日阳光反射出奇特的光芒,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李小东大口吐出白气,紧握冰冷的车把,顶着刺骨寒风来到车队。
    办公室还未开门,司机们都聚集在休息室里抽着烟闲聊。
    看到李小东掀起门帘走进来,他们纷纷打趣。
    “小东,昨晚和媳妇折腾了多久啊?”
    李小东拍打衣服,抖落棉袄上的霜冻,爽朗笑道:“四个半小时。”
    司机们愣住,接着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一阵哄笑。
    “吹牛,你小子又在吹牛皮!”
    单小林也撇嘴:“小东,你以为自己是铁人啊!”
    李小东笑了笑,没有理会他们的调侃。
    ——高人的境界,是凡夫俗子难以理解的。
    司机们随后转移了话题。
    一群老司机聚在一起,谈论的主题自然少不了女性。
    “嘿,你们听说了吗?我们厂的刘岚好像跟李副厂长有点关系。”
    “哎,这事儿早就传开了,有一次我亲眼看见李副厂长送刘岚回宿舍。”
    “别吹了,他们行事那么谨慎,哪会让你撞见。”
    ...
    聊天正热烈时,门帘被牛萌猛地拉开。
    “开会了,分配新任务。”
    司机们一边称赞李副厂长的能耐,一边晃晃悠悠走进办公室。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牛勇,办公室里还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他梳着大背头,威严的面容透出官员的气质,身着带有四个口袋的中山装。
    李小东瞬间瞪大眼睛,终于想起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天呐!
    这不是电视剧里那个外表光鲜内心恶毒的李副厂长吗?
    “听说车队来了个汽车设计师,今天一见果然是仪表堂堂。”李副厂长看到李小东的眼神顿时亮了,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你为咱们厂争了脸面,回头我一定好好感谢你。”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厂子就像我家,帮点忙是理所当然,而且我也是在实践您的教诲。”李小东将演员的专业素养展现得淋漓尽致,丝毫没有做作,任谁都能看出他的真诚。
    李副厂长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乡亲小伙子,挺不错的,加油干。”
    旁边牛勇松了口气,他知道李小东是个正直的人。
    之前他还担心李小东会和李副厂长针锋相对,看来是他低估了李小东,这家伙似乎天生就是做间谍的料,表情和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
    拥有洞察力的李小东明白,李副厂长并非像易中海那样的伪君子,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人。
    表面上是副厂长,实际上权力超越厂长。
    对付这种人,要么彻底得罪,扳倒他;要么就把他当作一棵大树利用。
    李副厂长对李小东的态度非常满意,转向牛勇说:“我觉得送粮食去南台公社的任务,可以交给李小东同志,年轻人就是要锻炼一下。”
    牛勇早就有了这个想法,点头附和:“小东的驾驶技术在车队数一数二,虽然入队时间短,但已经多次立功。”
    李副厂长简单交谈几句便离开,临行前还不忘叮嘱:“小东,好好干,别让我失望。”
    单小林拍了拍李小东的肩:“小东,你这是要上位了,李副厂长在咱们厂可是重量级人物。”
    其他司机看着李小东,满是羡慕。
    尽管李副厂长人品不怎么样,但他确实能给人机会。
    被他看中的人,飞黄腾达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李小东心里却另有打算。面对风暴前的平静,他只想安于现状,留在车队开车,享受家庭的温馨,根本无意于争夺权力。\"
    \"嘿,全凭个人努力的人,无论何处都能出类拔萃。\" 牛勇见气氛不对,连忙挥手打断大家的讨论:\"大家伙儿,小东能得到领导赏识,那是他的实力。我们都是一个车队的,路上互相支持,走到哪儿都是好兄弟。\"
    司机们立刻明白过来,小东的进步,对他们来说也是机会。他们看向李小东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友善。
    牛勇任命老白去唐市,提醒他那里下雪,注意安全;让单小林去大同,争取三天内返回;小刘负责将三车间的钢件送到火车站……司机们一个个接过任务单离开办公室。
    牛勇拿起最后一份单子,笑道:\"李小东,你要去南台公社,运送粮食。\" 南台公社,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李小东眼神一抬,脑中突然浮现出一位身着白大褂的青春少女形象。即使宽松的白大褂也无法掩盖她的魅力,丰满的身材与洁白的制服简直是绝配。
    他迅速驱散这些思绪,暗自鄙视自己。哎,胡思乱想什么呢?那可是正经的医生!
    这时,李小东想起那个女医生的名字——丁秋楠。之前送钢件时,他曾有幸见过她几次,对她印象深刻。
    丁秋楠,这个名字让他想起那个喝醉并企图非礼丁秋楠的崔大可,他记得那人来自南台公社,好像是个屠夫之类的角色。这个世界竟然融合了《人是铁,饭是钢》的世界观,真是有趣。
    拿到任务单走出办公室,牛萌立刻小声向李小东解释。原来,南台公社与轧钢厂有着工农互助的关系。秋天时,南台公社遭受冰雹,农作物损失严重。为了帮助社员度过寒冬,轧钢厂决定捐赠粮食,这就意味着李小东的任务不仅关乎司机职责,更是救灾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