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可以借给你
作者:考宏   四合院:从货车司机开始最新章节     
    值班工人憨厚地笑了笑:“没事,刚才听你的语气,好像你准备出去办事。”
    李卫东点了点头:“对,去找朋友谈点事情。”
    “你需要自行车和油灯吗?我可以借给你。”
    “这个……方便吗?”
    “有什么不方便的!”值班工人热情地带着李卫东走出值班室,解开自行车的锁,把油灯递给李卫东,提醒道:“停车时别忘了上锁,最好找个可以看见的地方。”
    “好的,那我就不客气了!”李卫东笑着说。
    “客气什么!”值班工人微笑着看着李卫东骑着自行车离开,然后摊开自己刚才和李卫东握手的手掌,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硬币,一元钱。
    厂长的指示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他如此热心的,是那一元钱的魅力。他们约定的见面地点是一家老酒馆。严冬腊月,东北人喜欢喝上两口,李卫东把自行车停在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热闹的交谈和猜拳声。
    推开沾满油渍的棉布门帘,外面寒冷刺骨,而酒馆内却充满了温暖。酒香四溢,蒸汽弥漫,人们围着火炉,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取暖,生活气息浓厚,十分舒适。
    蔡晓光已经准备好了一壶热酒和一锅热腾腾的火锅,旁边还有一份羊肉。李卫东看着这一幕,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蔡晓光,我本应请你吃饭,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准备好了。”
    蔡晓光则笑着回应道:“请你吃饭也是一样的,你也不用叫我晓光同志,直接叫我蔡晓光吧。如果你不介意,我想称呼你为大哥,怎么样?”
    李卫东同意了,两人很快就熟悉起来,不再客气。年轻人就是这样,几杯酒下肚后,李卫东直接将此行的目的告诉了蔡晓光。
    “晓光,实话告诉你,我这次来找你,是想和你谈一个合作项目。今天我去合作社时,意外发现了一些特别的土特产,这些在当地不容易买到,我家老人正好需要,所以我打算委托你帮我买一些。我还有一个在铁路部门工作的朋友,他可以帮我把这些商品运到北京。这件事情有些复杂,你不必立刻答应,毕竟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合作,而不是偶尔一次的交易。”
    蔡晓光立刻理解了李卫东话中的含义,使用火车运输,就意味着数量不会少。按照常识,蔡晓光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是否做土特产生意对他来说,影响不大。
    但是蔡晓光考虑了另一个问题。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周家三兄妹,都已经到了下乡的年纪。不久后,他们就要被分配到农村,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命运。周家可能只能留下一个子女照顾家庭。蔡晓光听说,周志刚很快会被调到西南去参与大三线建设。一旦周志刚走后,周家就失去了主心骨,再加上距离遥远,给家里寄钱也会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家的那个周家兄妹必须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在蔡晓光看来,极有可能就是周蓉留下来。毕竟,周蓉是个女孩,长得漂亮,如果被送去农村,会发生什么,谁能预料得到?周蓉性格高傲,做粗活肯定不行。作为周蓉的忠实追求者,蔡晓光自然要为她做精心的筹划。蔡晓光作为第二代,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但并不富裕。他原本打算向朋友借钱,为周蓉准备一些东西。这不,正巧有这样一个机会,李卫东的邀请,正好可以解决蔡晓光的困扰。对蔡晓光来说,那点好处并不重要,但这对周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凭借李卫东的人脉,确保周蓉的安全,并不是问题。周蓉甚至不用亲自外出,只需将收购的土特产交给李卫东的人即可。这样,蔡晓光既可以照顾好周蓉,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些好处,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李卫东原本以为需要想办法为蔡晓光找到新的出路,没想到蔡晓光突然愉快地同意了,这让他感到惊讶。
    于是,两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庆祝未来的合作愉快。
    李卫东品尝着美酒的香气,说:“晓光,你帮了我一个大忙,我也不能让你白忙。这样吧,我认识一个组装矿石收音机的高手,你对此感兴趣吗?”
    蔡晓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们家虽然有一台红星牌收音机,但需要电力供应。下乡后,他很难找到电源。那个时代,别说农村,甚至连城市的供电都存在问题。下乡并非短暂的一两日,有些人可能一去就是很多年。关系好的人可能几年后回来,蔡晓光可能一年左右就能够回来。在乡下,如果没有收音机,怎能及时了解时事动态?蔡晓光激动地对李卫东说:“大哥,你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这种好东西当然很有用,越多越好!”
    蔡晓光对矿石收音机的需求并非只有他自己,他身边还有许多朋友也有同样的需求。这是上级的直接指示,即使他们的父母是官员,也必须执行。蔡晓光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扩展人脉。
    李卫东最终笑了,他担心蔡晓光会拒绝这个提议。一旦蔡晓光接受了,事情就容易多了。他说:“那就这样定了,回头你告诉我你需要多少,我回京城后会让人给你带过来。”
    这场酒席宾主皆欢,李卫东非常兴奋,他的眼睛眯了起来。人生中的九铁之一就是同乡之情,大家共同努力,下乡,逃荒等,这种关系将会更加密切。蔡晓光虽然是吉春的第二代,但他非常讲义气。尽管未来可能会失势,从拖拉机厂长变为普通工人,但等到风平浪静后,他迅速就成为了话剧团导演,他的父亲也官复原职。李卫东趁机拉上了关系,犹如雪中送炭一般。对蔡晓光来说,他并没有亏本,甚至获得了比李卫东更多的收获。那些矿石收音机不仅是收音机,更是人情的体现。当那些有背景的知识青年在偏远的山村里听到京城的广播时,他们会想起蔡晓光。这份人情可能会为蔡晓光铺平了相对平坦的道路。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然而,正如俗话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快。平日里因为开车而很少喝酒的李卫东,在面对蔡晓光递过来的酒杯时,也没有任何拒绝的意思。结果他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都记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回到机械厂宿舍的。他迷迷糊糊地感觉到有人推门进来,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
    “于莉,你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李卫东一时忘记了自己正在吉春,误以为是于莉回来了,抓住她的手,拉到炕上。尽管一般人喝醉后可能无法做任何事情,但李卫东却是个特例。新婚夫妇正处于恩爱的顶点zzzz,zzzz醒来时已经是清晨了。李卫东刚醒来时感到头昏脑胀。
    当他揭开被子,看到床罩上留下的血点,他立刻清醒了。
    他清楚地记得,招待所为了迎接他们这些来自京城的同志,特意更换了全新的床单和被子。
    昨晚睡觉时,他并没有发现任何痕迹。
    现在突然出现了血迹,难道是他已经来了例假吗?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李卫**紧接着掀开被子嗅了嗅,除了他那浓郁的脚臭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香。
    他的脑海中瞬时显现出一个美丽的影像,李卫东的眼睛立刻瞪得老大。
    哎呀,大事不妙!
    鲁班曾经说过:“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都是 ** 。”
    他昨晚肯定做了什么蠢事。
    李卫东挠了挠头,尽力回想昨晚的情景,但他只能想起一个模糊的背影。
    在深夜能进入他房间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他的 ** 牛萌,另一个是昨晚来找牛萌的郑娟。
    但这两个人均与他有关系,一个是他的 ** ,一个是他刚认的妹妹。
    这到底算怎么回事!
    不管怎样,他都必须面对。
    于是,他穿上衣服,走到隔壁,敲了很久的门,但没有人回应。
    正当他疑惑的时候,牛萌从外面走进来。
    “哦,师父,你起来了!”
    李卫东仔细地观察了牛萌,试图从她的言行举止中寻找线索。
    然而,牛萌看起来和平时一样,说话的语气和走路的方式都没有任何异常。
    如果排除了牛萌,那么剩下的嫌疑人就是郑娟。
    想到自己刚从骆士宾的手中救了她,结果却...
    这究竟算怎么回事!
    看着牛萌的样子,似乎什么都不知道,李卫东也不打算告诉她这件事,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然后问:“小郑去哪儿了?她昨晚不是和你一起住在这儿吗?”
    牛萌点了点头,说:“是的,但她早上起来做早餐时扭伤了脚,我刚刚把她送回家。”
    “那她有没有和你说过什么?”
    牛萌迷惑地摇了摇头,说:“没有,她有什么需要告诉我的吗?”
    “没有。”
    看到李卫东不愿意多说,牛萌也没有追问,她性格开朗,不喜欢胡思乱想。
    话题转移到了工作上。
    “哦,师父,我刚刚去看了那辆车,机械厂的人已经把机器装好了。他们还请了吉春汽车厂的修理工,帮我们换了一块新的挡风玻璃,我们不用为风吹进来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