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当傻子?
作者:张未来   开局离婚又被炒,逆转人生当大佬最新章节     
    将近傍晚时分,杨泽才骑着电动车回到bd酒店。
    李晴儿说家人和客人已经在餐厅包厢,让他直接上去。
    “要我说,在酒店楼顶建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再找一栋能停放直升机的大楼当总部,以后早上我带你飞过去上班,连通勤路上的拥堵都可以无视了。”
    李晴儿在和赵浔阳闲聊的时候,也不忘向马良展示她的经济实力。
    以此来衬托出她哥比她更有钱。
    她没想到六姐比她更能吹。
    “我可没钱借给你。”赵浔阳低头当网瘾少女:“我这几天在新公司身上花了五百多亿,手上只剩下不到200亿,还要买对面环球中心,帮不上你。”
    李晴儿甘拜下风:“六姐,你怎么花的?”
    五百多亿不是五百多块,不管是花在哪个领域,必然会引起震动。
    和打定主意近几年不碰房地产行业的杨泽不同,赵浔阳本身就憋着一股劲,要把杨泽送上神坛。
    她先在网上挑中时下最受人关注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股权大战作为目标,才让人在香岛买了一个空壳公司,更名为阳泽投资基金,再不计成本的溢价收购部分小股东手里的股权。
    然后举牌加入其中的一方,以白衣骑士角色入局,加入被收购一方的阵营,往投机的一方身上扔出一根尖利的长矛。
    她把握的时机很好,在周五盘后交易时,她一次性向第三第四和第六大股东支付了520亿元,用于购买他们手中被收购方的30%股份。
    再加上她之前从股市散户手中购买的4.99%股份,阳泽投资基金距离成为龙国第二大民营房企的控股股东,只差一个周末。
    等到星期一监管部门盖章批准,向全体投资者发布公告,杨泽的名字必然会出现在所有媒体的头条上。
    即便监管部门当中派系林立,到时候也不得不批准这三份收购案。
    她以自己一年半的自由以及被忽悠走的私房钱,换来那位大人物为这笔投资说上一两句。
    那位大人物有多大?
    龙国从上到下的士、军、商、工、农五大群体,都得以他为核心。
    “菲儿,下星期三你有空吗?”赵浔阳突然对安菲儿说道:“我想请你代表我们公司去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
    安菲儿有些迷糊,问:“什么?”
    “请你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代表去参加万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赵浔阳若无其事的陈述:“我们今天终结了宝科和万能的股权之争。”
    投资界代表李晴儿:“卧槽!”
    体育界代表马良:“我去!”
    吃瓜群众代表马明明:“哇喔!”
    文艺界代表安菲儿:“啊这…”
    马良父女二人本来以为只是吃个饭,没料到竟然听到这么重磅的内幕消息,恨不得立刻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早点买入万能集团的股票。
    “好。”
    安菲儿微微一笑,并没有多问,
    她能察觉到赵浔阳和李晴儿这姐俩对她的排斥。
    她对此并未多想,毕竟双方接触的时间还不够长,而且总共才见过几次面。
    她拿出手机,想打电话问杨泽怎么还没到。
    或许是夫妻间的默契,杨泽面带笑容推门而入。
    他热情的和马良握手,解释说刚遇到熟人聊了几句,
    要入座时才体验到两个妹妹的心机:她们一左一右,将安菲儿夹在中间座位上。
    他要么坐在马明明身旁,要么远离人群坐在圆桌另一端。
    不然就只能坐在赵浔阳和马良中间。
    也就是没得选。
    他坐下时,赵浔阳的眼神飞快的往身旁的安菲儿瞟了一眼,才吩咐服务员上菜。
    马良深耕龙国足球青训工作多年,还没等杨泽询问,主动说起每年五千万元若是落到实处,至少在十年内能为龙国的足球事业培养出五千多名专业人才。
    杨泽详细询问了从人才选拔到各级年龄队伍的建设,以及每年要参加比赛的场数等各方面问题。
    马良一一解答之后,又说出了龙国青训与世界上其他足球强国的现实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是其中之一。
    “现在不管是俱乐部或者是学生家长,一两年内如果看不到孩子有踢出头的希望,就会选择放弃。”马良感慨的说:“还有人感叹说我们自己的克鲁伊夫和马拉多纳,不是被作业压弯了腰,就是被教练给练废了。”
    马良说:“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俱乐部伸手向各级青年队要成绩,家长向教练要孩子未来的保证,最终这些压力都会落在那些热爱踢球的孩子们身上。”
    杨泽突然问道:“在待遇上,咱们国家的青训教练和其他国家的青训教练有哪些差别?”
    “如果不算物价和汇率差距的话,从数字上其实差距不大。”马良叹了口气,实话实说:“比如牛国小球队的青训营教练,有40%的人年薪在2万到2万5英镑之间,咱们国内俱乐部的青训教练年薪在3万6千到6万之间。
    在工作时间上,差别也不大,每周的工作时间在51个小时左右,平均下来每周工作六天,每天8.5个小时。全年只有孩子们放寒假时才能休息一个月。
    除了我们国家,其他国家的青训教练基本上都是以年轻人居多,而我们则刚好反过来,大多数教练都已经结婚有孩子…”
    “年轻人在这一行干不久,收入低待遇差,相较于国外,我们的年轻教练还没有晋升通道。”马良苦笑道:“这就又产生了另一个死循环:我们的好苗子如果想踢出头,在每一个年龄组得到上场机会,就必须给需要养家糊口的教练塞红包。”
    “爸,”马明明岔开话题:“这还没喝上呢,您怎么就先醉上了?”
    把龙国的足球青训现状说得病入膏肓了,哪个傻子还愿意把钱扔到这个沼泽地里,就是扔水里还能听个响吧!
    除了赵浔阳事不关己,其他人都把目光投向杨泽。
    要不要当那个傻子,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