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邀约曾莉
作者:馒头不想断更   华娱俗人传最新章节     
    杨灵越给杨琳打去了电话,对方说让自个儿先回去。
    语气颇为淡定,也没叮嘱他什么话。
    这让杨灵越感到失落,没有听到老师谆谆教导啊,你哪怕警告我别到处乱说呢。
    “老师,您在工会文工团有认识的人吗?”杨灵越问道。
    “怎么,演员想好找谁了?”杨琳问道。
    “曾莉,分镜我画的都是她。”杨灵越心一横说道。
    “又是中戏的?”杨琳的音量突然拔高。
    “老师,你就说适合不适合吧。”杨灵越反问道。
    “等着。”杨琳有些心塞,没好气的说了句便挂了电话。
    这小老太太,脾气时好时坏的。。。
    说了5句话,神游了一个小时,拿到20万投资的杨灵越没有回学校,而是回了5号院,毕竟老师只是让他回去,又没说让他回哪儿。
    对于《特殊交易》来说,投资是最不重要的那一环。
    对于杨灵越来说,也是如此。
    但是杨琳提出要帮他拉投资,那么杨灵越也只能接受,也必须接受。
    不到5分钟,杨灵越收到了杨琳发来的短信:“这就是你要找的演员的电话号,自己联系吧。”
    “谢谢老师,老师万寿无疆。”
    杨灵越一记马屁拍上。
    随后杨灵越便拨通了曾莉的电话。
    “喂。”
    “曾莉你好,我叫杨灵越,是北电的一名学生导演。”杨灵越声音清朗的打着招呼。
    “你好,请问有什么事情吗?”曾莉语气平缓的问道。
    “我们要拍一部微电影,北影厂和电影频道出品的,想问问你12月初有没有档期?”杨灵越问道。
    “有的,不过我能先看看剧本吗?”曾莉心中一动,6公主出品的,学生导演,不简单啊。
    “这个自然,你发我个邮箱。”杨灵越笑道。
    “好的,我看完剧本尽快给你答复。”曾莉说道。
    “对了,你明天有时间吗?”杨灵越连忙问道。
    “嗯?”
    “是这样,明天我们学校办学生作品展,邀请你过来看看,有我的一部片子。另外我也画了一些分镜,正好可以看一看。”杨灵越解释道。
    “这样啊,那明天联系。”曾莉说道。
    “再见。”
    妈蛋,学生导演的身份着实一点含金量都没有,还特么是微电影。要不是瞎扯一句6公主,对方语气都没变化的。
    “杨灵越,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曾莉嘀咕了一句,随后给杨灵越发去了邮箱。
    之后开了电脑,登陆邮箱,看到已经收到剧本了。
    《特殊交易》
    “啧,这名字。”曾莉眉头一皱。
    半小时后,曾莉看完了剧本,久久没有回神。
    看了看编剧名字,杨灵越。
    随后上网搜了一下这个名字。
    嚯,原来是他啊,唱《起风了》的军训男孩。
    嗯?词曲作者也是本人。
    随后又搜到了《起风了》mv,导演也是本人。
    嗯,拍的真不错。
    大一?妈呀!
    涌起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了解到了更多,文化艺考第一,校草,这小男生不得了哦。
    “还蛮刮气哦。”
    曾莉说了句家乡方言后,给杨灵越发了短信:“剧本很喜欢,明天见。”
    杨灵越看着收到的信息,很是感慨,艺术家啊,都不问片酬的。
    “刘姐,我收到一个剧本,微电影。”
    “我知道我提名了最佳女主角,那有什么用?”
    “对方说这片子有北影厂和电影频道的投资。”
    “怎么会是骗子呢,明天我去见见就知道了。”
    “导演是个北电的学生,就唱《起风了》那个。”
    “片酬没提,估计没多少钱,我看吧。这个算我自己接的片子,你们又不抽成。”
    曾莉挂了合作经纪人的电话,总得说一句。以免到时候档期起冲突,万一有大导演找自个儿呢。
    “但愿片酬不会太低,唉!”曾莉叹了一句。
    11月17日 上午10点
    北电校门大开,从门口到巨幕厅的道路两旁插满了印有“京都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的logo的标旗,被风吹的猎猎作响。
    一身卫衣,戴着墨镜的曾莉独自进了北电,一路上收割了一大波视线,不过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明星大导见的多了,自然没有打扰,只不过欣赏美罢了。
    曾莉走到放映厅前的公告栏处看了看,发现来参展的作品不少,国家也不少。
    只不过她在找杨灵越的名字,终于在最后找见了,貌似还是人工后贴上去的,也没个海报,放映的位置还偏。
    曾莉循着公告的地址到了导演系的小型放映厅,学生们坐了一半多的位置,屏幕上正放着一部以色列学生的作品。
    看了看时间,下一部就是杨灵越的《曲面》。
    曾莉坐下后,就发现不对劲了,这个小型放映厅不断的进人,直至过道都站满了人。
    学生们各种“杨灵越”、“一个大一新生”、“据说很牛逼”、“看看成色”、“校草”、“起风了”之类的话题,很是哄吵。
    直到屏幕黑暗之后又亮起。
    与前天首映时的情况类似,讨论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安静与惊呼。
    之后便是声音逐渐变大的各种议论声。
    “这尼玛是学生作品?”
    “刘大鹏是这片儿的摄影,就是杨灵越拍的。”
    “据说光特效就花了20万,富二代啊!”
    “屁嘞,人家那首歌不知道挣多少钱了。”
    “这个演员是谁?”
    “故弄玄虚。”
    “吓死我了。”
    “世上果然是有天才存在的。”
    (.........)
    “安静,安静,下一部短片是来自美国的.....”
    学生志愿者操起话筒大声喊道。
    于是一大半的学生起身离开,曾莉同样如此。
    出了放映厅后,曾莉拨了杨灵越的电话。
    “杨,杨导,你好,我来你们学校了。”
    一张口,都不知道喊什么了。
    “哦,你在哪个地方?我过去找你。”杨灵越压着嗓子问道。
    “在导演系教学楼下。”
    “等我两分钟。”杨灵越说完便挂了电话。
    一分钟左右,杨灵越背着背包出现在了曾莉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