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凯旋而归!万人空巷!
作者:九月零五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最新章节     
    看着他在军中逐渐崭露头角,秦池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他深知,这些老人都是大秦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存在是大秦军中不断强大的重要保障。
    秦池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悲伤压下。
    他知道,自己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悲痛中无法自拔。
    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事情要做。
    他要带领着剩余的将士们继续前行!
    ……
    不久后,三军奏凯而还。
    旌旗蔽空,甲胄森然。
    自远而望,宛若虬龙翻滚于云海之间,浩浩荡荡,直逼咸阳而来。
    是时,咸阳城内万人空巷,百姓倾城而出,欲一睹将士之风采!
    城门洞开,鼓角齐鸣,声震寰宇。
    秦军将士列队而入,步伐整齐划一,刀枪如林,气势如虹。
    百姓们争相围观,无不赞叹秦军之威武、将士之英勇。
    夹道欢迎者,挥舞花束彩旗,欢呼雀跃!
    敬酒献礼者,献上美酒佳肴,以表敬意。
    将士们面露笑容,接受着百姓们的热情款待与崇高敬意。
    咸阳城内一片欢腾景象,宛若盛世繁华再现。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叹,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今秦军大捷而归,百姓倾城相迎,实乃大秦之幸、天下之大幸也!
    彼时彼刻,将士之豪情与百姓之喜悦交相辉映。
    三军既还,群臣纷至沓来,迎迓于道。
    见蒙恬、蒙毅兄弟并肩而来,群臣纷纷迎上前来,个个面带喜色,拱手称贺。
    他们口中吐出的言辞,如同春风拂面,尽是溢美之词,犹如甘霖滋润心田。
    有人道:“上将军与裨将军并肩作战,屡建奇功,真乃我大秦之栋梁也!”
    又有人赞:“蒙氏兄弟英勇善战,智勇双全,实乃天下之士所敬仰!”
    群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蒙恬、蒙毅的功绩与才能一一列举,赞不绝口。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虽自持稳重,不喜张扬,但见同僚们如此热情洋溢,心中亦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们面带微笑,谦逊应答,道:“诸位大人过誉了,我等身为臣子,理当为陛下效力,为大秦尽忠,些许微功,不足挂齿。”
    “此番胜利,全赖陛下英明,派遣禁军随同,再有三军将士奋勇杀敌,我等不过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罢了。”
    群臣闻言,更加敬佩蒙恬、蒙毅的谦逊与胸怀。
    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此为榜样,一时间,气氛更加热烈,欢声笑语回荡在咸阳城的上空。
    俄而,秦军将士入城。
    但见他们军容整齐,步伐划一,踢着正步,如同切割过的线条一般,丝毫不乱!!
    甲胄鲜明,刀枪耀眼,气势如虹!
    群臣见状,无不震惊震撼,纷纷议论纷纷。
    有人赞叹道:“真乃虎狼之师也!如此军容,何愁天下不定?”
    又有人感叹道:“上将军真乃神人也!能练就此等精锐之师,实乃我大秦之福祉也!”
    群臣夸赞之声如潮,蒙恬与蒙毅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他们深知,这份荣誉并非仅属于他们二人,更多的是秦百将的功劳。
    蒙恬微微侧首,低声对蒙毅道:“公毅,你看这军容整肃,步伐如一,皆因秦百将练兵有术,其法度严明,奖惩公正,将士们心悦诚服,方能成就今日之气象。”
    蒙毅点头附和道:“兄长所言极是,秦百将虽年轻,却深谙兵法之道,又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实乃我军之福。”
    二人言语间充满了对秦百将的赞赏与敬佩之情。
    他们深知,一个好的将领不仅要能征善战,更要有治国安邦之才、练兵驭将之能。
    而秦池正是这样一位难得的将才,他的练兵之术不仅让军容焕然一新,更让将士们士气高昂、战斗力倍增。
    此时,丞相李斯亲自前来迎接。
    他面带笑容,拱手说道:“上将军,陛下已在宫中等候多时了,特为将军设宴洗尘,并安排好了献俘仪式。”
    “请将军传令诸将,一同前往宫中吧。”
    蒙恬闻言,忙下令道:“诸将听令!随本将前往宫中,参见陛下!”
    众将齐声应诺,随即跟随蒙恬、蒙毅等人前往帝宫。
    这一路上,群臣们依旧议论纷纷,对秦军的威武之势赞不绝口。
    蒙恬、蒙毅则面带微笑,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将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是他们共同奋斗的结果。
    秦池步履沉稳,紧随蒙恬、蒙毅及诸位战将之后,踏入那气势磅礴的帝宫朝堂。
    朝堂高耸肃立,以巨大的黑色木柱支撑,宛如远古巨人的臂膀,稳稳托起庄严的天穹。
    梁间雕刻着狰狞的猛兽与神秘的图腾,每一笔都蕴含着深邃的秦地文化与不容置疑的皇权。
    铺地的黑色石板,冰冷而坚硬,仿佛能吸纳一切声音,使得朝堂之上更显肃静。
    四壁之上,挂着的是象征大秦威武与征战的旗帜与武器,而非珠宝与玉饰!
    那深沉的黑色中,偶尔可见暗红的血迹,是过往战事的见证,也是对未来征战的警示!
    帝座并非金黄璀璨,而是以乌木雕琢而成,上面铺着黑色的豹皮,显得既威严又充满野性!
    帝座背后,是一面巨大的黑色屏风,上面以金线绣着大秦的疆域图,每一寸土地都显得那么珍贵与神圣!
    整个朝堂,以黑色为主色调,充满了威严与肃杀之气。
    这是大秦的风格,简洁而有力,不容任何轻浮与儿戏。
    秦池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份庄重与威严。
    他本是一区区百将,按规矩是没资格入宫觐见祖龙,参加献俘仪式的。
    但因此战全靠他之功,蒙恬便亲自让秦池过来,立在他的身侧。
    他年轻英挺,气宇轩昂,虽身处众多功勋卓着的将军之中,却无半分怯色,反而透出一股子难得的沉稳与坚毅。
    众人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秦池身上,朝堂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那些历经沙场、眼高于顶的将军们,此刻眼中也不禁流露出敬佩与震撼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