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作者:九月零五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最新章节     
    作为穿越者,秦池对赵高的名字并不陌生。
    他知道赵高是秦国律法大家,精通律例条文,能言善辩,常常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他也知道赵高在嬴政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祖龙最为倚重的臣子之一。
    然而,更让秦池心生警惕的是赵高的另一面。
    他清楚地记得,正是这个看似貌不惊人、举止威严的赵高,在嬴政病死后扶持胡亥上位,矫召令扶苏自刎,从此开启了二世之乱、六国余孽复起的乱世!!
    那段历史充满了血腥与黑暗,无数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想到这里,秦池不禁对眼前的赵高多了几分戒备与敌意。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情绪。
    行至章台宫前,赵高轻声提醒道:“秦公乘,陛下就在里面等候,请进去吧。”
    秦池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章台宫。
    他知道,这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将全力以赴。
    而赵高则站在宫外静静等候,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秦池的期待与好奇。
    他想知道,这个让陛下如此看重的年轻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
    秦池踏入章台宫之深邃。
    宫灯摇曳,光影交错间,但见扶苏公子长身玉立,正向祖龙进谏。
    其言辞恳切,声音清晰可闻。
    扶苏公子道:“父皇,天下初定,百姓疲惫,当务之急是修生养息,恢复生产。”
    “若再兴土木,劳民伤财,恐生民怨,儿臣恳请父皇三思!!”
    祖龙闻言,面色骤变,双目中射出凌厉之光。
    扶苏恍若未觉,继续道:“父皇,民生乃国之本,若百姓不得安息,国家岂能长治久安?儿臣恳请父皇以天下为重,暂息兵戈,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祖龙听罢,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看着扶苏,沉声道:“扶苏,你可知朕之宏图伟业,非一日之功?”
    “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百姓的长远福祉!”
    扶苏闻言,心中一颤,但他并未退缩,而是继续说道:“父皇,儿臣自然知道父皇的宏图伟业非一日之功,我大秦奋六世余烈,终究一统天下……”
    “然而,父皇,天下初定,百姓需要的是安定与休养生息,而非无休止的征战与劳役!!”
    “父皇,儿臣斗胆直言,如今天下疲惫,若再加重百姓负担,恐非国家之福啊!!!”
    祖龙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凝视着扶苏,声音中带着一丝沉痛:“你可知朕之用心良苦?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百姓的未来!!你作为朕的长子,难道就不能理解朕的苦心吗?”
    扶苏低下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父皇,儿臣自知才疏学浅,无法完全理解父皇的宏图伟略。”
    “然而,儿臣也恳请父皇能够体察百姓疾苦,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
    “父皇,天下百姓需要的是一位仁爱之君,而非一位征战之君啊!!
    祖龙听罢,长叹一声,转过身去背对扶苏,又厉声道:“扶苏,你既不知朕心,便去抄写《秦律》十遍,好好领悟吧!”
    扶苏公子闻言,面色微变,但仍恭敬地行礼道:“儿臣遵旨。”
    言罢,他转身退出章台宫,背影在宫灯摇曳中显得格外落寞。
    秦池静默地立于一旁,目睹了扶苏与祖龙间的对话,心中不禁涌动着万千感慨。
    他未发一言,只是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
    扶苏劝谏未果,神色略显落寞,他缓缓走至宫门前,瞥见了静立的秦池。
    微微一怔后,他轻施一礼,便转身离去,背影在夜色中逐渐模糊。
    就在此时,宫内传来那位至尊深沉的声音:“你都听到了吧?”
    这声音虽然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秦池心中一凛,随即恭敬地回应道:“陛下,末将都听到了。”
    宫内沉默片刻,再次传来祖龙的声音:“你进来吧。”
    秦池闻言,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方才踏入殿内。
    抬眼望去,只见祖龙正端坐于御座之上,虽未着朝服,但一身常服亦显得威严无比。
    祖龙此时的衣着,与朝堂上的华丽繁复截然不同。
    他身着一袭玄色深衣,衣摆宽松垂地,袖口镶有精致的锦绣边饰,既显尊贵又不失雅致。
    腰间束一条宽带,挂着精致的玉佩,行走间玉佩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叮咚之声。
    秦池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行礼参拜。
    他低垂着头,只听得祖龙的声音在上方缓缓响起:“天下人都让朕休养生息,与民为善,停止兴建长城、骊山,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秦池深吸一口气,他沉声道:“陛下,此乃天大的好事!”
    祖龙闻言,不禁微微一愣。
    他显然没有料到秦池会如此回答,目光锐利地盯着秦池,似乎在试图看穿他的内心。
    然而,秦池的眼神坚定而坦然,没有丝毫的躲闪与畏惧。
    祖龙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哦?这是为何?”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了一丝兴致,显然对秦池的回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秦池躬身施礼,声音洪亮而坚定:“陛下所做之事,虽在当代或许遭受非议,但功在千秋,泽被后世,末将深信,数千年后的百姓,必将铭记陛下之伟业,并感激涕零。”
    “此乃,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祖龙闻言,龙颜大悦,然其喜悦之情却极为收敛!
    他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目光深邃而明亮,仿佛能看穿一切虚妄与浮华!
    他缓缓开口,声音中透着一股威严与自信:“你当真这么看?”
    秦池毫不畏惧,昂首直视祖龙之目,声音铿锵有力:“末将所言非虚,陛下之伟业,实乃震古烁今。”
    “统一度量衡,使天下商贾之行得以规范有序,书同文,则百姓之交流愈发便捷无阻。”
    “集权于一身,盖压天地,威服四海,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纷争。”
    “陛下可为千古一帝,此等功绩,必将永载史册,为后世所传颂。”
    这一年还没有开始修建驰道,所以“车同轨”秦池暂时还没有说。
    祖龙听罢,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然其神情仍保持着一份矜持与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