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四皇子
作者:北雪荒原的阿鲁巴斯   衰妻捡的和尚夫君很旺妻最新章节     
    因为今天特殊,万俟烨也要上朝,所以杨柳去东宫也晚,姜楠和他一起进宫。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姜楠问杨柳:“太子的身体怎么样?”
    杨柳摇了摇头说:“心疾已经形成,是无法根治的,只能静养,可是你也知道他那个性格天生就是个心思重的,要让他放宽心什么都不想的养病,根本不可能。”
    姜楠点头:“你尽力治,过一阵子就让宫中太医替他治吧,今天让春桃他们去看铺子,有合适的咱们还是开一间自己的医馆,你这几天有空的话注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手,你身边只有青柏一个肯定不够用。”
    杨柳点头:“好,其实太子的身体我能帮上的忙不多,他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的心放宽好好养病,医馆的是交给我,你就不用操心了。”
    两个人进了宫就分开了,一个去东宫一个去了坤宁宫。
    就在姜楠给程晚清施针的时候朝堂上已经吵的不可开交了。
    今天挨打的武将除了受伤过重的信国公李珪,秦国公世子乔琪钰和延安侯唐盛还有姜顺德带走的人基本都到了。
    跟往常让大臣上奏不一样,今天一上朝冯远就宣布了一道旨意,是对姜家人抄家下牢的旨意。
    这个旨意把满朝文武惊的目瞪口呆。
    那些侯爷们知道宣武帝最近可能要对他们武将出手了,原本他们以为最先倒霉的可能会是秦国公府一脉的,没想到宣武帝最先出手的确是中山侯一族。
    要知道中山侯可是一直都是宣武帝的人,这次还立了那么大的功,原本是要奖赏的,可是宣武帝竟然把他的全族都下了大牢,这让其他武将更加恐慌了,宣武帝对自己的人出手都这么重,那么对他们这些人呢?
    冯远在朝堂上宣读了姜家人的一系列罪状,这些都是张氏这几年收集的,暗卫去查的还没有送回来。
    这些罪证听起来可能十恶不赦,但是在他们这些勋贵人家就不算什么了,严格来查的话,谁家还没这样那样的腌臜事啊。
    姜顺德有功都落了这么个下场,那他们这些人呢?
    当然也有不少人高兴的,姜顺德带着人打了那么多人,当然有人对他恨之入骨,得知他的全族除了他们一家都下了大牢,而姜顺德被勒令在家闭门思过时,他们知道中山侯府彻底完了,一个没有族人的侯爷那就跟街边的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他们还没有高兴多久,冯远又宣读了第二道旨意,还是关于中山侯府的。
    皇上下旨封姜顺德的儿子姜詹为中山侯世子,封他的女儿姜婵为清月县主。
    现场又是一片哗然,群臣纷纷表示反对,封姜詹为世子这无可厚非,侯府的嫡长子等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请封世子,姜詹只不过是提早几年而已,但是册封姜婵县主这就太过分了,别说这些公侯家,就是宫中那些皇女也没有被册封为县主的。
    一时间那些有女儿在宫中生下皇女的大臣,还有那些有封号的功勋纷纷表示反对,就连丞相徐宝清都反对。
    宣武帝也不说话,就静静的看着那些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册封姜婵的弊端。
    大臣中只有一人老神在在的看热闹,那就是卫国公俞伯庸,抄姜家的人是俞弘,俞弘回去以后就把姜家的事当故事一样的跟卫国公说了,他还说了万俟昕和姜楠的事情。
    所以卫国公知道今天姜家的事情只是一个开胃菜,一会儿四皇子的事情才会是重头戏。
    今天他来主要就是想看看能一脚把暗卫踢吐血的四皇子是何等的英年才俊。
    大臣们说了半天见宣武帝无动于衷,有御史甚至要撞柱明志,说姜家人能犯下那么多的罪,姜顺德有很大的责任,他自己都应该被削了爵位,他的女儿没有资格被封县主。
    宣武帝看大家的愤怒值被调动的差不多了,就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册封中山侯之女为县主是中山侯用这次打败北漠蛮子的军功换的,诸位大臣若是想给自己的女儿也册封个县主之位,也可以用军功来换。
    如今虽然漠北被中山侯打到了草原深处,但是铭朝的四周还是危机四伏,西南的夷族,东北的狄族,东部的倭寇,西部的羌族,这几年都对我们虎视眈眈,骚扰不断,各位谁愿意带兵出征平息几族骚扰,打的他们再也不来犯,或者给我朝开疆扩土,别说一个县主,就是给你们的女儿封个公主朕也愿意。”
    宣武帝的说说完,刚才还吵嚷的众大臣一下就鸦雀无声了,尤其是武将们,打了一辈子仗,好不容易封了爵位 ,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谁愿意出去送死。
    宣武帝原本是为了拿话堵他们的嘴,但是看到满堂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朝廷出战,不禁悲从心中起。
    想当年他们也是一群心怀百姓和天下的热血青年,可是这才短短的十几年,他们就被富贵迷了眼,贪图享乐,不愿再为朝廷和百姓出一点力。
    宣武帝越想越心塞,不再给任何人反对的机会,就让冯远宣读了下一道旨意。
    这一道旨意就是关于万俟昕的,当冯远宣读恢复四皇子身份的时候,现场更是比刚才更加喧闹的议论声
    “四皇子?四皇子不是死了吗?这又哪冒出一位四皇子来?”
    这次宣武帝没有给那些人议论的机会,他一挥手,冯远就高声宣唱:“宣宣四皇子觐见。”
    早就在大殿外等的不耐烦的万俟昕迈步进了大殿。
    他今天穿的是一身玄色滚金边的锦袍,虽然不是朝服,但是也让他穿出了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尊贵气度。
    为了遮盖住他接发的痕迹,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如玉般白皙的脸上浓眉入鬓,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平静温和,高挺的鼻梁,微勾的唇角,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俊朗又谦和。
    整个朝堂的人都好奇的看着万俟昕。
    他们中有人见过万俟昕有的人没有见过,不过不管见没有见过他都已经对他的印象不深刻了,所以不少人都在互相窃窃私语
    “这是四皇子吗?”
    “谁知道呢,皇上说是就是,皇上还能拿自己的血脉开玩笑啊?”
    “谁知道呢,你们看太子依然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这搞不好是太子身体撑不住了,皇上就弄出这么一个假四皇子来继承太子之位。”
    “你胡说什么,就算是太子的身体撑不住了,皇上还有那么多的儿子呢,而且皇上的身体还康健,又不用急着再立太子,那么多的皇子中总能挑出一个新的太子,再说就算是皇上急着立新太子,成年皇子中还有周王和福王呢,何必凭空弄出一个假的四皇子来。”
    “可是四皇子不是早就死了吗?据说当年尸体都找到了,皇后娘娘这么多年不管后宫不就是因为这个四皇子死了吗?”
    “管他是真是假呢,现在朝堂的形势,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了,你瞧秦国公府和中山侯府都接连倒霉了,咱们这种没权没势的小官还是老实的听皇上的旨意吧,皇上说这是四皇子,咱就当他是四皇子,这事跟咱们没关系,还是别掺和了。”
    大臣们议论间万俟昕已经走到了大殿的最前面,他这次没有叫宣武帝父亲,而是恭敬的下跪磕头:“参见父皇。”
    看到自己的儿子一步步从外面走到自己的跟前,宣武帝的心中一时间也是百感交集,他压下心中的翻涌的情绪笑着对万俟昕招手:“老四,来到朕这儿来。”
    万俟昕起身大步往台阶上面走,路过坐在台阶下面的万俟烨时,万俟昕冲他温和的笑笑,眼中都是欣慰和鼓励的目光。
    他走到宣武帝的身边,宣武帝站起身,拉着他冲着百官高兴的介绍:“他就是朕失而复得的四儿子万俟昕,他字元邦。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这孩子当年并没有死,而是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一些记忆流落到了民间,最近他恢复了记忆找了回来。
    元邦还活着,这是朕和皇后从未想过的事情,也是有一件天大的喜事,是天佑我万俟家,所以今天朕决定恢复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