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梦中人生第三章
作者:佛罗伊德   诡异事件记事簿最新章节     
    第三节
    在这个没有科技与狠活的年代,漂亮的姑娘那可就是真正颜值抗打的存在。
    这年头的年轻姑娘都是清一色的两个大辫子垂在耳侧,要下地的姑娘一般不会留刘海,出了汗不方便打理,脏兮兮的手一扒拉就是一脸的脏污,除非是发际线高出天际必须用刘海遮挡。
    眼前的梁知青鲜活的形象跃入脑海,本来正被眼前的美女所惊艳的古佳佳接收了关于此人的记忆,整个人瞬间兴奋了。
    梁知青比“古佳佳”早来解放大队半年,正遇上抢春种。
    据说她第一天上工,只干了两个小时不到,就累倒在了地里,怎么叫都不醒,最后大队只得让知青点派了一位老知青里的热心郭大姐把她送到了大队上的赤脚大夫那里。
    队上遇到农忙,不管是什么岗位都是必须下地干活的,生产任务大过天,所以赤脚大夫也从地里赶回来给她看病,三月的春季温度适宜,根本不可能是因为中暑,但她死活就是不醒。
    赤脚大夫是夏二爷家的四儿子夏春强,也才十九岁,跟着下放的老中医学过点皮毛,老中医去年没熬过去,夏春强就在大队里当起了赤脚大夫,给社员们看看头疼脑热的小问题。平时上山采草药回来炮制留着给队上的社员用,也给社员们节约了不小的开销,社员们到赤脚大夫这里看病抓药只出必须花钱才能从外面买的药,赤脚大夫自己从山上采回来炮制的药是不收钱的。
    赤脚大夫每天能给六个工分,但是夏春强这个年纪正是壮劳力,所以他只要没上山采药都会下地干活挣工分。
    因为梁知青的原因,郭大姐和夏春强都耽搁了上工,回来折腾半天也没把人救醒,把夏春强急得直转圈,只有郭大姐,看着梁知青闭着的眼皮下滚动的眼珠子,没好气的建议掐人中。
    夏春强一个大小伙子自是不太好在人家年轻女知青脸上动手,尤其这位梁知青还是有史以来解放大队最漂亮的,夏春强微微有点脸红,但是还是没动手。
    郭大姐气哼哼的推推梁知青又推推,愣是不醒,郭大姐最终还是没下得了手,这姑娘前天傍晚到的时候就娇滴滴的头也疼,手也疼,脚也疼,一地四五六七八个包袱都是男知青帮忙送到屋子里的,床还是她帮忙铺的,结果一句谢谢都没有。
    大队让新来的知青自己去大队部借粮,待到秋收分粮的时候归还就行,这位梁知青就是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让张知青去帮忙借了扛回来的。
    昨天大队上通知因为马上开始春抢农忙,昨天就给全大队都放假一天置办家什。
    队上的社员家里如果有洗洗晒晒的活都赶紧干完,要置办家里用品的知青也都赶紧买好不要耽误农忙。
    这位梁知青就跟着男知青们去了镇上,郭大姐一行几个女知青是在男知青后面结伴出的门,但是女知青们都买好东西回来了,男知青们也没回。
    直到下午回来的时候,才看见男知青们脸色青白的帮她从邮局扛了四个包裹回来,她倒是打着空着手回来的,又娇滴滴的喊脚疼,坐在那里当大小姐似的等饭吃。
    平时说话嗲声嗲气的,郭大姐还以为这人声线就是这样,可是她对女知青们说话的时候又正常了。
    古佳佳又在疯狂呐喊:这题我会!这是夹子音啊夹子音!
    所以几个女知青也都各自打着眼色,重新分配房间的时候郭大姐果断搬出去和另外两人住到了一起,这位漂亮的梁知青独自享有一个房间的使用权。
    梁知青第一天上工晕倒以后,就时不时都会晕倒在地里,当然不是倒在土地里,除了第一天是倒在坎边上,其他时候都很恰好的倒在旁边一起干活的人身上。
    开始几次大家都吓得不轻,结果只要把她送离了田间地头,人就没事了。
    后来她干活都没人敢靠近她,但是她却总能见缝插针的找到人体掩体在恰当的时候晕倒。
    大队长开始还让妇女主任来找她谈过几次话,后来妇女主任都翻着白眼告诉记分员该扣就扣就成。
    只要是下地的活,梁知青三天就得晕一次,所以大队长只得给她安排了打猪草的活,还想着她要是晕倒在山上被不知道哪个混小子捡了便宜那也是活该,结果人家的晕病就没再犯过了。
    队上的妇女们对这个女知青更是一眼都看不上,一天吊着嗓子说话也不嫌累得慌,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玩意,农家可不需要,但是耐不住家里的小子们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珠子,只要这个女知青出现,那些完蛋玩意的哈喇子就断不了线。
    所以自从梁知青来到解放大队,队上的年轻男子家里时不时就得上演全武行。
    满大队爱慕者的梁知青并不在乎打猪草工分少,虽然她家里一封信都没寄来过,也没汇过钱来,她第一次来的时候的行李和第二天男知青帮她扛回来的包裹仿佛就是她全部的身家。
    但她并不着急,有的是人给她送吃的,她出个门都能遇到不下三个人给她送鸡蛋,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梁知青有的时候唉声叹气的发愁鸡蛋吃不完的时候,知青点的女知青们都纳闷大队上谁家孩子这么阔气能一次性送仨鸡蛋。
    后来才知道,哪能是一个人送的呢,是一人隔三差五给送,一天能有三个以上的人送,那确实吃不完,不过也没见她拿出来分享给以往帮她干过活的人。
    对于虽然拿不出粮食但是一点也不担心饿肚子的梁知青,大家也是佩服至极的。
    古佳佳又在一边自己加旁白:这就是众筹啊众筹!
    知青点的规矩是每天早上大家把自己今天的口粮拿出来归拢到今天负责煮饭的知青这里,当面点清数量无误以后,负责煮饭的知青会当着大家的面把粮食单独收好放进厨房一个专门放粮食柜子里锁起来,煮饭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但是梁知青每次都总是拿不够,她也不愧疚,这时候一般都会有男知青主动站出来帮她补齐,好几个人轮流给她补贴倒也不至于负担太重,古佳佳也无法理解这些男知青,合着大家合伙养着女神你们还觉得挺轻松呗。
    其他正常人见怪不怪也不会多管闲事,只要大家出的粮食一样就行。
    “古佳佳”来到解放大队的时候,女知青只有她和王知青,本来她俩都要被安排住到梁知青住的房间里的,但是王知青这个虎妞,当场就说出自己晚上睡觉会磨牙也会说梦话,被梁知青嫌弃得白眼翻上了天。
    王知青也不难过,确实是她自己的问题,但是隔壁三个女知青不嫌弃,她便过去与那边三人挤一挤。
    知青点的床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床,就是个一米二的木头架子上搭上几块木板,然后就铺上干稻草就算是个床,所以王知青住过去只需要把架子搬过去就行,她们那屋挤一挤也还是可以勉强住下的,就是放不下太多的其他东西,几人住一起以后也没起过什么龃龉。
    而“古佳佳”并没有磨牙说梦话这样的会被嫌弃的毛病,自然就留在相对宽敞的房间和梁知青当室友。
    可是没几天就发现了梁知青的与众不同,她不光粮食需要男知青补贴,连日常用品也会“不小心”跑到“古佳佳”的床边拿错,“古佳佳”咬咬牙,暂时先忍了下来。
    “古佳佳”一直身体不太好,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所以眩晕是正常状态,她自己抗一抗也还能行。
    但是她的晕病在大队领导班子和社员心里,被先入为主的归类到了梁知青一样的毛病,为了避免三天两头晕在地里,她很轻松的就被分配到打猪草的活。
    按碎嘴子李老婆子的说法,她还得感谢梁知青给她开了个好头。
    但是天地良心,“古佳佳”是真的头晕,而且她也没有因为不想干活就故意晕过,她打猪草也很努力的好么,队上打猪草都能挣六个工分的人也只有她了。
    因为发现了自己莫名其妙的躺枪,而且也不方便耽误梁知青每天收到各种投喂,所以“古佳佳”虽然跟梁知青一样是打猪草,却从来不同路,两人都很默契的选择相反的方向。
    虽然觉得梁知青很奇葩,但在与自己无关的事上,“古佳佳”从来不会多话。
    古佳佳接收到这段记忆的时候直呼好家伙,这不就是绿茶本茶么,男版“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典型。
    古佳佳虽然控制不了身体,但是思想却无比活跃,好想见证此渣女的翻车现场。
    “古佳佳”扯出个笑容算是打了招呼就进了厨房。
    她去后院自留地的时候就已经烧上了水用来煮玉米碴子粥,现在回来把玉米碴子和糙米都洗好下锅,又把菜都收拾出来准备烧另外一口炒菜锅了,梁知青都还没来。
    “古佳佳”擦着手站到厨房门口往房间方向张望,房间门关着,她的心不免沉了沉。
    又转身进厨房把火烧旺,把青椒穿到筷子上开始烧,虎皮青椒可以在锅里煎也可以烧,但是现在就她一个人,要在锅里煎的话就得兼顾烧火,所以她选了直接烧。
    十几个青椒都烧完了,期间还抽空用勺子在煮粥的锅里搅动过好几次以免糊锅底。才看见梁知青姗姗来迟,“古佳佳”什么话都没说,把柴火撤了些出来,然后把烧好的青椒装到稍大的菜钵里,自己挪到一边去撕青椒表面烧黑的表皮。
    然后头也没抬的对梁知青说:“我这个青椒差不多了,另外个菜你做吧。”
    没听见梁知青有回应,“古佳佳”抬头看了一眼,梁知青黑着脸抓起茄子丢到盆里,从水缸舀水到盆里,动作大到水都溅出来老远,“古佳佳”看见快要溅到自己裤子上的水,左脚一抬,躲过了,水泼撒在地上,溅起的泥沙还是沾到了她还着地的右脚鞋面。
    “古佳佳”抬头神色不善的看着梁知青,梁知青仿佛不知道一般翻着白眼转身背对古佳佳。
    “古佳佳”眼睛眯了眯,低头继续撕皮。
    厨房里响起摔摔打打的动静,“古佳佳”撕完青椒皮,走到碗柜前,默默把自己的搪瓷缸子拿了出来,所有知青的搪瓷缸子都在这里,在把手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盛菜用的稍大的两个钵是知青点负责人张知青贡献出来暂时借给大家共用的。
    此刻被梁知青敲的嗙嗙直响的就是张知青贡献出来的其中一个钵,古佳佳装了青椒的是另一个。
    “古佳佳”把自己的搪瓷缸拿出来以后舀了些水涮洗一番放到离自己手边最近的灶台上,粥还得一会才能好,她又搅动了几下确保没有粘锅。
    “古佳佳”放了些酱油和盐到已经收拾好的青椒里就用筷子搅匀,一手端着青椒一手拿着自己的搪瓷缸子出了厨房。
    梁知青还在摔摔打打。
    院子里摆着用长木板简单钉起来的简陋条桌,“古佳佳”把虎皮青椒放到条桌上,然后拿着搪瓷缸子回到房间从自己的暖水瓶里打算倒些热水出来喝,却发现暖水瓶已经空空如也,她明明记得自己早上出门之前灌满的。
    再次眯了下眼睛看向梁知青的床位,“古佳佳”放下暖水瓶,端着空搪瓷缸子出了房间。
    其他上工的知青们也陆续进了院门,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响更大,“古佳佳”又端着自己的搪瓷缸来到厨房门口,原来声音的来源是其他知青的搪瓷缸,看得她直皱眉。
    听到动静也跟来厨房看看情况的其他知青,眼看着自己的饭碗被梁知青糟蹋,顾不上还站在厨房门口的“古佳佳”,纷纷进去抢救。
    梁知青一点也没有干坏事被抓包的羞窘,反而一副“看吧,就要这样你们才会自己动手”的讥诮模样。
    知青们抢过自己的搪瓷缸,女知青们一脸恨恨的立刻开始从锅里捞粥,也顾不得烫。
    男知青们夺过自己的搪瓷缸后看见梁知青的不屑笑容,反而有些讪讪,觉得女知青们欺负梁知青,又张开手护着梁知青,女知青们再次翻白眼。
    “古佳佳”看男知青们护着美人离灶台远了些,赶紧上前凑到女知青一堆也舀了满满一碗粥,然后看见灶台上梁知青做的那碗黑呼呼的茄子。
    王知青顺手就把茄子端出了厨房。
    女知青呼啦啦把菜夹进自己碗里就各自找地方站着吃饭。
    院子里是没有凳子的,吃饭的时候不是站着就是蹲着。
    伙食就是两个菜配上粗粮糙米粥,大家也不介意把菜泡到粥里一起吃,这时候还穷讲究的结果就是一筷子的菜都捞不着。
    果然梁知青最后气呼呼的端着自己的碗出来的时候,只有个碗底,再看装菜的钵,都各剩一根。
    女知青们埋头干饭,无视了梁知青愤恨的眼神,不过男知青们则是相反,好几个巴巴的把碗递到梁知青面前,一副任她挑选的模样。
    古佳佳费解,既然你们都心疼你们的女神,干啥要把菜都抢光然后又让人家来你们碗里夹呢?
    不过很快古佳佳就知道了,因为梁知青撇撇嘴夹走钵里最后的菜自己站到一边吃起来。
    那几位男知青明显的失落挂在脸上,古佳佳终于反应过来。
    这年头别说从别人碗里夹菜了,就是靠得近点说话都容易传出风言风语,如果梁知青跟他们同吃一碗饭,那自己可不就上位了么。
    不过显然失败了,不过不要紧,就算梁知青不吃自己碗里的,就剩的那一点点,也不会害她饿得太狠。
    古佳佳豁然开朗,这帮男知青表现得好像护着梁知青,但是抢饭的时候动作一点都不慢,梁知青要不是被他们拦着,也不会落到最后捞不着吃的。
    剩那么点点梁知青吃不饱,他们不是又有了献殷勤的机会了吗。
    古佳佳表示受教了。
    吃完饭各自洗好碗,大家回房午睡。
    “古佳佳”比大家提早了十分钟起床出门,找到夏二爷家老大夏向东,也是大队上难得的手艺人,大家都喊他木匠叔。
    因为木箱木柜一般需要配着锁头,所以夏向东家也买了不少锁头回来备着,如果有人打箱子和柜子,又不想单独跑镇上买锁头的可以在他这里一起就买齐了,当然价格会高上那么一丢丢,毕竟人家跑腿也得费点力气不是。
    古佳佳感叹这也是初具服务意识的生意人啊。
    “古佳佳”紧赶慢赶的在木匠叔出门上工前拦住了人,木匠叔正好有一个刚打好的柜子,本来是打给六爷家三姑娘出嫁用的,结果人家男方置办了柜子,四爷家就不要了。
    这乡里乡亲的木匠叔也不好意思收定金,但这打好了说不要的也确实恼火,自己正为这事上火呢,“古佳佳”一眼看见便决定要了,木匠叔顿时笑开了花,只收了她成本价。
    看见屋檐下还有还没完工的藤编篓子,“古佳佳”想起木匠叔家的婶子编筐好像确实厉害,又问有没有藤编的大号箱笼。
    这当然是有的,藤编的箱笼比木质箱子便宜很多,“古佳佳”又买了两个大号的藤编箱笼,算好了自己屋里的箱子和柜子数量,又在木匠叔这里买了六把锁。
    木匠叔看她买东西不少,便立刻转身回家把自家板车推出来,三两下把东西都放上去立马就要给她送去知青点。
    “古佳佳”抽抽嘴角,这是怕这单生意跑了啊,不过也好,早点收拾利索早安心。
    待到晚上下工回来,梁知青看着房间里“古佳佳”又添置的两个大箱笼和立柜,外面已经没有散放着的东西的时候,心中咆哮:尼玛你暖瓶锁了不说,要不要连洗脚盆都锁起来啊?
    梁知青望着那六个崭新的锁头,仿佛折射着智慧的光芒,简直想哭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