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文会
作者:90后不想结婚   我爹是奸臣最新章节     
    “我一定要与半圣提个建议,禁止尔等齐人参加文会,这是文人之间的比赛,你们根本不配。”
    “齐人的时间都拿去涂脂抹粉了,哪里还有空看经史子集,我看也就是来走个过场而已。”
    “你们看,那人脸上的浓妆竟然比女子的还要艳丽,可他却是一个男子,此等模样,简直是在玷污我的眼睛。”
    “什么时候连和尚都能参加文会了?北齐就是这么小觑我东卫?”
    实在是有些辣眼睛,若是几个人如此,倒还情有可原,但是参赛的一百多学子,近半都这样打扮,确实有些不忍直视。
    不仅是武宁人,街上两边围观的东卫百姓也在对齐人的装束指指点点。
    但齐人并未受到影响,他们对此置若罔闻,好似对于外界的看法不屑一顾。
    这倒是挺出乎方孟的意料。
    他问金阳:“这齐国有没有什么厉害的人物?”
    金阳摇头:“我没听说过。”
    “算了,管他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爱谁谁。”
    坐拥地球无数大佬资源的他,此时强的可怕。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以往的记忆也被激发出来,往事种种,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记得非常清晰。
    连一岁坐在老爸脖子上撒尿的场景也想起来了,真是奇怪。
    方孟只能归功于自己是一个穿越者的身份。
    明家祠堂不仅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祠堂那么简单,它甚至可以说是一片广阔的广场。
    夏王府作为方孟曾经见识过最为宏大的府邸,但是和这个广场相比起来也要逊色不少。
    据方孟初步估计,如果将三个夏王府合并到一起,恐怕面积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在广场靠近河流边缘处,有一座气势磅礴、巍峨壮观的建筑物巍然屹立着。
    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庄重肃穆的宫殿,以方孟审美来看,其实更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神殿。
    那四五丈高的洁白玉石台阶径直通向上方,整座建筑皆由上等的白玉石精心雕琢堆砌而成,通体晶莹剔透宛如无瑕美玉。
    从远处眺望时,这座建筑犹如一座庞大无比的冰雪城堡般令人震撼夺目。
    方孟觉得,这才是‘白宫’。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明家祠堂真正所在之地。
    不愧是圣人家族,就凭这个祠堂,就算是皇室也有所不及。
    由于相隔甚远,没有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大殿内部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除了来自卫国以外的其余五个国家的参赛学子们,绝大部分人都是生平头一次目睹如此规模恢宏、气势雄伟的建筑,不禁纷纷为之惊叹咋舌。
    好在方孟乃是穿越自现代社会之人,面对这样的奇景倒还能保持镇定自若,并没有露出什么失态之举。
    毕竟类似的建筑风格,在地球上其实并不算太过罕见——比如那些建于沙漠之中的城市,便足以秒杀这座建筑。
    “那是半圣吗?”
    忽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乱。
    在这群莘莘学子的心目中,半圣的身份和地位宛如神只一般尊崇无上,甚至连本国的皇帝陛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都无法与之相比拟。
    此刻,他们满怀敬畏之心,目光炽热而虔诚地凝视着明子期缓缓走来。
    眼前的场景不禁令方孟联想到那些狂热的邪教徒们。
    仅仅只是一名读书人而已,用得着这么夸张吗?
    就连来自各个国家的官员也是满脸崇敬、仰慕之色。
    所幸没过多久,明子期便登上了台阶高处。
    也不知道怎么保养的,明明已是古稀之年,但看上去却依旧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其嗓音更是毫无半点衰老之象,依旧洪亮如钟。
    方孟都担心他一不小心回不过气来。
    这要是有个喇叭就好了。
    明子期口若悬河地讲了一大通圣人的劝诫之语,但对方孟来说全都是些毫无价值、索然无味的废话。
    然而,当他环顾四周,发现其他人都听得聚精会神,仿佛将那些话奉为圭臬一般。
    也是,对于这群人中的大多数而言,聆听半圣的教诲可能一生仅有此次机会,自然倍感珍贵。
    好不容易等明子期唠叨完毕,接下来便是公布文会的各项规章制度。
    方孟万万没料到,这场看似简单的文会居然有着如此繁多的规矩。
    足足五十二条规定,一条接着一条念出来,直听得众人哈欠连天,昏昏欲睡。
    大概一炷香之后,终于念完。
    随后,在肖济的指引下,大风学子纷纷前去茅厕解决三急。
    这明家想的还挺周到的。
    当他们回来时,就看到广场中已经准备好了以供学子们书写的矮桌矮凳。
    方孟和金阳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下。
    那不舒适的感觉瞬间袭来。
    以后要督促苏氏木行开发业务了,整日里盯着明京城那一亩三分地,没出息。
    “第一轮,将诸位最得意的一篇文章书写下来,为时三个时辰。”
    六个小时写一篇文章,瞧不起谁呢。
    在其他人下笔之时,方孟却发愁要抄袭哪一篇古文。
    他学过的古文很多,但大多数或多或少的提及了一些历史背景。
    这些历史背景与这个世界根本对不上号,所以方孟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于是,他只能将《小石潭记》搬了出来。
    小石潭记的字数很少,在古文之中算是最少得那一撮。
    很符合方孟的性子。
    片刻之后,方孟收笔。
    他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有人离场,他其实不想让自己显得另类,但他实在是无法适应这个跪坐的姿势,太难受了。
    他觉得再保持这个姿势下去,很有可能出现静脉曲张,那就抓瞎了。
    自顾自地站了起来,方孟对一旁巡视的明家子弟道:“我写完了。”
    声音很小,这也是文会的规矩之一,大声喧哗容易打断其他人的思路。
    那名明家人诧异的看了一眼方孟,无声的点点头,示意方孟离开。
    方孟快步回到人群之中。
    周围人群看向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鄙夷。
    自暴自弃。
    仿佛方孟脸上刻上了这四个字。
    但颜师昭却深知,方孟绝对不可能自暴自弃,一定是有所把握才会第一个出来。
    “如何?”
    方孟自信满满:“你还不相信我?放心吧,我说过,我一定为你将驻颜丹拿回来。”
    “我可从没有说过要什么驻颜丹,你尽力就好。”
    “那可不行,我方孟许下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
    虽然有一定甜言蜜语的成分在里面,但颜师昭还是感觉心里甜丝丝的。
    “曹大人,我们先回去了。”
    金阳就让他跟着大部队吧。
    曹大人自无不可。
    蒯正有言在先,方孟有李若格护卫左右,不用像其他人那样拘束他。
    马车上。
    “回去做什么?我还想在外面玩一玩呢。”
    李若格不满道。
    她这几天都憋疯了。
    “让你跟着就跟着,不想吃糖葫芦了?”
    方孟此话直指李若格的死穴。
    果然,李若格识趣的闭上了嘴。
    在甜食面前,自由算什么。
    方孟抵达铺面的时候,就看到许多打扮非富即贵的人进出。
    颜师昭也听方孟说过这个铺面的事情,但更深层次的她却不知晓:“满打满算,今日才开业吧,为何会这么多人出入?”
    “这是好事,”三人下了马车,方孟率先进入:“说明生意好,能赚钱。”
    店内的空间非常大,他们一进来,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香。
    蒯正没有在,接待他们的是一个临时客串掌柜的大风官员。
    “蒯大人呢?”
    掌柜道:“大人去了皇宫。”
    “送酒?”
    “是。”
    “多少?”
    “三十坛。”
    不算多,方孟点头。
    一坛十斤,三十坛就是三百斤。
    他在店铺内坐下没多久,蒯正就回来了。
    见到方孟之后,他神色一喜,拉着方孟就去了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