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兰佩楼
作者:90后不想结婚   我爹是奸臣最新章节     
    “舒羽”
    舒羽终于拿到了第二,虽然不是第一,但也让国子监的学子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作为国子监第一天才,第一轮只排在第四,虽然其他人没说什么,但总归是对国子监有些别的看法。
    “金阳”
    金阳又是第三,众人纷纷侧目。
    就连蒯正也不由的露出诧异之色。
    金阳虽然才名远扬,但所有人都认为,他比之舒羽、陆沆、姜文轩等人还是要略有不如,却没想到,第一轮第三,第二轮也拿了一个第三,也就是说,除去方孟之外,每次都只有一人比他更强。
    这……剧本有些不对。
    不过想到金阳所擅长的领域,众人又不由得觉得理所当然。
    金阳兴奋的都快要跳起来了,一张略显稚嫩的脸庞红彤彤的,好似猴屁股。
    方孟笑道:“我就说你是瞎担心。”
    金阳尴尬道:“嘿嘿,我这不是第一次嘛,难免。”
    “舒羽和姜文轩也是第一次参加文会,你看他们就一点都不像你,好好学学,要对自己有信心。”
    “嗯嗯嗯,”金阳点头不停:“我知道了。”
    “陆沆。”
    陆沆难以置信,自己竟然跌落到了第四,这让他的自尊心大受打击。
    本以为第一手拿把攥,结果却得到了第四名,这种巨大的落差,换做谁,都难以接受。
    第五名并非姜文轩,而是杨界。
    杨界倒是看得开,他的实力大概就是这个位置徘徊了,并没有像陆沆那样患得患失。
    反而因为能排在姜文轩之前感到欣喜。
    这心态,不服不行。
    姜文轩却没有丝毫的气馁,前面的三轮对于他来说,能过关便可,成绩好与坏并不重要。
    这一次,罗攀并未入围。
    见他满脸失落,方孟拍了拍他的后背安慰道:“罗兄,你……”
    不成想,还未等他说话,罗攀便露出了笑容:“恭喜你了,两轮第一。”
    “你没事?”
    “我能有什么事?”罗攀笑道:“我不是你们这些天之骄子,我有自知之明,以我的能力,能入围第二轮已经很满足了。”
    “好吧,”方孟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结果发现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这也是好事。
    陆沆走到方孟跟前,神情无比认真道:“我们旗山见。”
    看着陆沆的背影,方孟疑惑的问罗攀:“这家伙的胜负心就这么强烈吗?”
    “天之骄子,从小在蜜罐里面长大的,自尊心强,被你比下去了,当然受不了这个刺激。”
    方孟问:“听你这么说,你们……很熟?”
    罗攀回答:“还好吧,虽然我们此前并未有过交集,不过此次我们几个被分在同一个房间,这几日相处之下,对他的性子摸到了些,心思不坏,最多就是有些心高气傲而已。”
    方孟淡淡一笑:“此人的好胜心竟然如此强烈,只希望他的才华能配得上他的性格,后天我会在旗山等着他。”
    旗山,位于玉锦城西南面的一座小山,山虽小,但来头大。
    相传,当年的明家祖上便是在此山领悟到了天地至理,成为天下敬仰的圣人。
    自此以后,旗山便成为了明家和天下文人心目中的圣地。
    为了保护旗山不受外界干扰和破坏,明家特意安排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常驻于旗山脚下。
    这支精锐之师人数多达五千,日夜坚守,戒备森严。
    平日里,哪怕是明家内部人员,如果没有得到族长亲自许可,也绝无可能擅自登上旗山一步。
    如此严密的守卫措施,甚至超过了明家府邸本身的规格,足见旗山在明家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而文会的第四轮较量,恰好选址于此,无疑是向圣人致敬。
    能够参与这一轮比赛的选手,只有在第三轮表现卓越、排名前三十的学子,方有资格。
    也就是说,六个国家平均只有五个名额。
    金阳这时走来:“你们在说什么呢,走了,兰佩楼。”
    “罗兄,我们一起?”
    罗攀笑笑:“你们去吧,我长这么大,还从未去过那些烟花之地,什么都不懂,去了怕给你们丢脸。”
    人各有志,方孟也不强求。
    自古以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罗攀不去,对他反而是一件好事。
    罗攀能这么想,说明他是理智的。
    罗攀和舒羽虽然家庭背景相似,都较为贫困,但他们还是有所不同的。
    舒羽的天赋极高,这使得他早已被国子监预定。
    即使将来他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国子监也会将他吸收进去,让他成为一名国子监的官员。
    然而,罗攀的天赋则相对有限,可以说是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能够考取举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如果考不上,他唯一的出路恐怕就是像过去的苏韶那样,成为一名教书先生了。
    与罗攀招呼了一声,方孟和金阳便来到了门口。
    此时,姜文轩等人已经集合完毕,就等方孟二人。
    去逛青楼,李若格自然是不能随行。
    至于颜师昭,心中虽然略有不满,但她也知道这是大家增进感情的机会。
    她是一个明事理的人,自然也听说过同窗之谊。
    虽然参加文会算不上同窗,但毫无疑问,在异国他乡,这种同吃同住的情谊比之同窗也不遑多让。
    由金吾卫将士护送,众人很快就抵达了兰佩楼。
    兰佩楼不愧玉锦城第一青楼,比之千万阁的装潢还要强上好几个档次。
    看上去与夏王府的豪华相差无几。
    与普通青楼门口站满了女子的那种热闹非凡相比,兰佩楼金碧辉煌的门口显得非常冷清。
    只是时不时进出的衣着华丽的客人彰显出了它的不凡。
    即便已经是华灯初上,但兰佩楼内依旧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诸位,进去吧,易兄他们想必是等急了。”
    姜文轩作为两国学子的桥梁,领头进入其中。
    果然,兰佩楼的一楼堂厅已经坐满了人。
    见到大风学子之后,他们纷纷站起身来问好。
    东卫不愧文风鼎盛的文坛圣地,进入第二轮的足有七十多人。
    比大风还要多。
    易天行看起来快五十岁,但听说易天明不过十九岁,两者相差三十岁。
    这种年龄差在民间都不算奇怪,更何况皇室。
    易天明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站起身来朗声道:“诸位,风国之文风仅次于我卫国,不仅诞生了十一位大儒,乃是诸国之最,还涌现了姜兄、舒兄、陆兄、金兄等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实在是令人佩服,此次相聚,其目的只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为宣扬圣人之思想,传承圣人之言,以。”
    姜文轩和舒羽等大风学子眉头紧皱,易天明这是要做什么?
    明明方孟才是第一轮的头名,他却不提及,这是忘了还是故意的?
    或者他是在给大风上眼药吗?
    金阳低声道:“阿孟,这家伙瞧不起你。”
    “无妨,”方孟不以为意。
    易天行平日里都是同龄人之中的翘楚,若是输给明少松或者明元哲等明家子弟,他无话可说,明家的底蕴摆在那里,不服不行。
    但被自己这个无名之辈压了一头,易天明心中若是没有怨气,方孟可不信。
    但无论如何,即便是有这个不可名状的原因在内,却也显得易天明心胸狭窄。
    若是传出去,名誉受损的绝非自己。
    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