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苏衍出诗集?《望岳诗集》!
作者:捞汁毛豆   一首男儿当自强,重振华夏文娱!最新章节     
    下午三点,苏衍准时到达龙国出版社海市所在地。
    苏衍这一路上还特意查阅了关于龙国教育出版社的一些信息。
    龙国教育出版社虽然不是龙国最大的出版社,但绝对算的上是最权威的出版社,以“龙国”和“教育”两个字打头,可见一斑。
    很多教辅材料,甚至包括课本等都出自龙国教育出版社。
    叫xx教育出版社的有很多,但是带着龙国的独此一家。
    到达目的地之后,在前台小姐姐的带领下,苏衍上了二楼。
    这是一个知性的中年女性起身笑着伸手道:“您好啊苏衍老师,我叫刘芬,是出版社的主编,久仰大名了。”
    苏衍自嘲笑道:“刘主编您好,我有啥名啊,也就在娱乐圈有点名头,现在都快要被封杀了。”
    “苏老师,您可别这么说,这件事您可瞒不了我。”
    刘芬笑着指了指其中一位中年男子道:“孟局长可都跟我说了。”
    苏衍望去,这中年男子竟然是京都教育局的孟局长。
    苏衍心下了然。
    自己的安排是跟学院打过招呼的,不然学院的态度这么强硬,马局长可不敢做主,以孟局长和京大的关系,既然亲自过来了,那就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
    孟局长缓缓起身道:“苏衍同学啊,久仰了!在迎新晚会的时候我就想见见你了,当时我就有给你出诗集的想法,没想到我这一忙就拖了这么久。”
    “刚好你这段时间也闲下来了,咱们把诗集的事情往前提一提。”
    看到龙国有这么好的苗子,他自然欣喜,但是迎新晚会上,谭校长首次读的那首“恰同学少年”更让他眼热不已。
    当时他就想接触一下这个苏衍,但是又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求诗,就想到了诗集这个办法。
    恰巧教育局内部有关于《石灰吟》这首诗要不要上课本的讨论,他就想着把这些事情凑在一起,跟苏衍好好见个面。
    孟局长继续道:“苏衍同学,其实教育局内部早就有关于你的诗上不上教材的议题了,但是教育是国之根本,很多人顾虑你还这么年轻,万一以后犯下什么大错,那可就不太好了,所以就暂时搁置了。希望你不要介意。”
    上教材?苏衍微微点头,自己背的那些诗,大部分也都是从教材里学到的。
    可以说,但凡能上教材的,绝对的精品中的精品。
    不过孟局长的顾虑也没什么问题,初等教育正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时候,不可能不谨慎,换个角度来说,能上教材的诗句,夸张点来说那是基本上没有活人,苏衍表示很理解。
    孟局长笑眯眯道:“不过你的诗每一首都是千古佳作,绝不能蒙尘,综合考虑下来,还是先出诗集比较妥当,所以我这边牵头了龙国教育出版社,等诗集出版之后,我们会把它列为中小学必读课外读物,不知你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当然好啊。
    课外读物给他带来的那可是大量的新生力量和粉丝基础,从小就读他的诗,看来自己老了也不用担心没有人气,这是妥妥的养老保险啊。
    而且,课外读物说不定家长读的比学生还多,这可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影响力啊!
    最重要的是,说高尚一点,让这些学生从小就受到龙国优质文化的熏陶,这才是强国之魂!
    苏衍琢磨了一下道:“没问题,不过我对这些不太懂,需要我做什么吗?”
    孟局长笑道:“专家们都在给你的诗句做注解,这段时间只需要辛苦你审核一下就行,其余的倒没什么了,价格方面嘛,教育出版社没办法像娱乐圈那样,不过我们还是会按照最顶格的标准给你。”
    对价格这方面,苏衍倒是没怎么关注,这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价格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可能还需要有两个事情需要你这边协助。”
    “这第一件事情,希望你能给每一首诗录制一个mv,就类似于你在元宵晚会的节目《青玉案元夕》那样,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们也要跟上步伐。”
    苏衍有些犹豫道:“孟局长,千人千面,诗句带来的意境和遐想不是一个视频能概括的,咱们如果这么录制了,会不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固性思维啊。”
    一首好诗,好就好在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很难用一个视频去概括。
    孟局长摆了摆手道:“这个我们也想到了,不过你放心,这个视频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我们后续会在很多视频下面引用这些诗句,绝不会仅限于这一次。”
    “而且,你不要小看这些诗句的能量,你想不相信,即使只有你的这一个视频,等他们长大了,再读这些诗,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苏衍点了点头,有了mv的话,能更快的帮助学生们理解和体会这些诗句,如果再把诗句前后的背景也在视频里体现出来,那就更好了。
    沉思片刻苏衍开口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估计一时半会我们也搞不出来。”
    孟局长摆了摆手笑道:“这个不急,而且我准备跟官方电视台联系下,可能也会对你有些帮助。”
    “不过,这第二件事情比较着急,需要你给这本诗集写一首开篇诗。”
    孟局长不好意思的笑道:“当然,如果能现场把这些诗写出来,我们再印刷刊登上去,那就更好了,诗集内容就更丰富了。”
    苏衍笑道:“没问题,有纸笔吗?”
    “有有有。”孟局长的笑容几乎掩饰不住了。
    你老谭读个诗算什么本事?我这一手,可是直接拿到了苏衍所有诗的手稿!
    所有诗啊!
    苏衍的字也是一绝啊,说是印刷上去,那印刷完之后的手稿呢?可不都落到咱老孟手里了?
    看看,为什么咱能做到局长?那可是凭的真本事!
    到时候我拿着手稿去京大,得好好在你老谭面前长长脸。
    “这本诗集取个什么名字呢?”刘芬在旁边开口问道。
    “不然就叫苏衍诗集?”孟局长建议。
    沉思片刻,苏衍缓缓开口道:“不,我有一首诗很适合这首诗集,整个诗集也可以用它作为名字。”
    “诗集名字就叫:《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