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出发前的准备(一)
作者:捞汁毛豆   一首男儿当自强,重振华夏文娱!最新章节     
    龙国官方电视台。
    演播大楼的会议室里,似乎正在激烈的争吵着什么。
    “不行,我们接下来半年的节目已经排满了,这个时候再强加一个节目,难度太大了。”
    说话者正是京都电视台的副台长阎仓。
    会议室里,李娟和苏衍正坐在对面,阎仓话里话外都是满脸的不赞同。
    “苏衍,我知道你才华出众,也很感谢你为春晚和元宵晚会做出的贡献,但是你作为一个歌手,又没有拍纪录片的经验,而且还想让一个纪录片占用黄金时间播出,这不是胡闹吗!”
    苏衍跟李娟来找他的时候,他心态还是很平和的,毕竟苏衍跟电视台的关系不错。
    但是,苏衍居然跟他说想拍纪录片,而且还要在周六晚上八点播出。
    纪录片这个东西,官方台拍了无数次,是个什么情景他能不知道?
    他作为副台长,要为收视率负责,纪录片能有多少收视率?在所有电视节目中,怕是垫底的存在。
    李娟犹豫了一会道:“台长,我觉得可行,我跟苏衍接触最多,我相信他不会无的放矢的。”
    阎仓不同意的摇了摇头:“咱们不能仅凭信任就直接押注吧?这可是官方一台,黄金时间,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
    苏衍笑道:“阎台长,我没有让你们同意,毕竟八字还没一撇,我是想提前跟您沟通下,如果你们同意的话,可以分一个制作团队给我,一起拍。”
    “至于播出时间,等看到成片之后,您可以再决定。”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苏衍早就想拿出来了,他预估这次寒国之行过后,只要不出意外,他和sp的影响力必然大增!
    到时候,搭着抖手的东风,《舌尖》必定可以一举打开海外市场!
    毕竟,无论其他国家怎么贬低和抵触,可还没有一个人觉得中国的美食不行的,无论口味如何,总有一款让他们念念不忘。
    增加影响力,第一步,美食是最好的选择!
    阎仓依然不同意道:“你那什么《舌尖上的龙国》,策划确实没什么问题,不过终归是纪录片,收视不可能好。”
    “而且,我们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出了,这个只能靠你自己了。”
    李娟动了动嘴,也不好说什么。
    苏衍叹了口气,他之所以找龙国电视台合作,并不是看中了电视台的影响力,要论影响力的话,只要平台愿意推动,影响力可不比电视台差。
    他主要是看中了电视台的权威性。
    一旦能在官方电视台播出,无形上就会打上一个高质量的标签,而且其他官方部门比如外交部的推动宣传也更加顺畅。
    见苏衍和李娟沉默,阎仓自然不想让场面太过尴尬。
    他叹了口气对着两人说道:“李导,苏衍,我这不是故意刁难你们,我要为收视率负责。我知道你们的心思是好的,但是...”
    “这样吧,我这边也先注意一下,如果质量确实很好,咱们可以先试播一段时间,如果效果不错,可以考虑调整播出时间。”
    苏衍连忙起身道:“感谢阎台长的信任!”
    阎仓赶忙摆手道:“别别别,你先别谢我,我这主要是给李导面子。而且最终还是要看成品质量的,如果不行的话,哪怕你说破天那也不行。”
    苏衍依旧对阎仓连连感谢。
    毕竟阎仓也算是松了口,而且这确实是给了个机会。
    离开电视台,苏衍马不停蹄的赶去了京都大学。
    蔡永春见到苏衍之后,满脸惊讶,他捏了捏花白的胡须道:
    “哎呀呀,这不是咱们的苏老师嘛!原来您还记得您是京大的人啊。”
    看着脸色揶揄的蔡永春,苏衍尴尬不已。
    他这段时间确实一直都在海市,这个学期都快结束了,他都没怎么去学校。
    看着尴尬的苏衍,蔡永春哼了一声道:“说吧,什么事。”
    苏衍陪笑道:“是这样蔡老师,我这边有个节目,希望您能出席。”
    “哼,我就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
    本来把苏衍招到文学院,他可是一阵得意,心想一定要跟苏衍好好探讨古诗词文化。
    谁承想,下学期开学到现在,他连苏衍的面都没见过两次!
    苏衍继续陪笑道:“这个节目叫《百家讲坛》,主要是对一些历史文化和人物的解读。”
    随后,苏衍详细的把他之前看的《百家讲坛》的节目细细的跟蔡永春说了一遍。
    沉默片刻,蔡永春问道:“为什么找我啊?”
    苏衍立刻高声道:“要说龙国谁的文化造诣最高,那我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您呐!”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蔡永春也被苏衍吹得一阵舒爽。
    要是别人这么说,蔡永春可没什么感觉,毕竟听多了。
    但是苏衍那可是他亲自考核的,无论是诗词、楹联、古文策论,都是龙国第一人,被他这么吹捧,自然是跟旁人不同。
    “怕是不止如此吧?你小子估摸着还看中了我的人脉,对吧?”
    苏衍不好意思的笑道:“这都是顺带,顺带~”
    蔡永春斜了他一眼道:“也不是不行,毕竟弘扬龙国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说服电视台,那是要看收视率的,所以必须要看到成品才行。
    但是说服蔡永春就简单多了,这种文人很纯粹,能把文化发扬光大,无论是节目收视率再低,他们都会感兴趣的。
    “不过...”
    蔡永春笑道:“既然想让我帮忙,总得表示表示吧?”
    “这样吧,你就为这个节目题一首诗,只要我满意,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
    给《百家讲坛》题诗?苏衍沉下心来,到底写什么好呢?
    “怎么,江郎才尽了?你看看,我就知道娱乐圈那种地方不行,你说你好好的在京大研究...”
    “有了!”
    话音未落,苏衍立刻朗声道:
    “蔡老师,您听好了,这首叫《临江仙》!”
    蔡永春心道:这么快?
    他当然是开玩笑的,就是想把苏衍说服过来,好好的做文化研究,毕竟这小子还担着一个研究员老师的名头。
    没想到还是这么快!
    苏衍缓缓开口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