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在村里闲逛
作者:青 沐   六零!我穿进辣文里了最新章节     
    沈舒月一边走一边观察四周,外面天热,一路上她都没遇到一个人。
    别说人,狗都没一只。
    又走了几分钟,沈舒月在一块菜地见到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那孕妇摘的菜掉地上想弯腰捡却怎么也够不着。
    五好青年沈舒月忙上前蹲下帮她捡起来地上散落的菜,“给,你的豆角。”
    孕妇直起腰,笑着道谢:“谢谢你,看你面生,是新来是知青吧?”
    沈舒月笑着点头:“对,我是新来的知青。”
    “你来村里是找谁吗?”
    “不是,我就是刚来想着到处走走。”
    俩人不熟,都不是很会聊天的人,一时站在一起都彼此尴尬的笑。
    孕妇迟疑的开口说道:“那个你是新来的知青,肯定还没有菜园子吧?要不我给你摘点菜,你等着。”
    孕妇也是一个行动派,说着就立马又走进菜园子摘菜。
    “不用不用。”
    “没事,最近菜园子的菜长得快,家里都吃不过来。”孕妇说着就开始摘茄子,豆角。
    怎么可能吃不赢,她可是知道现在的劳动人民智慧都特别厉害。
    春夏的蔬菜都会晒干,储备着冬天吃。
    而且家里粮食有限,大家都会多种菜,当粮食吃。
    见孕妇一分钟不到就摘了十来个茄子,沈舒月想着她本来就是想着熟悉村子,然后好方便买菜,既然这孕妇家菜多,那就买她家的吧!
    在拒绝就显得她矫情了。
    “谢谢,我叫沈舒月。”
    孕妇摘菜的手一顿,抬头看向带着草帽的小姑娘,心里十分惊讶。
    这就是最近天天在她家饭桌上出现的名字?
    “原来你就是沈舒月啊!我叫纪琳。”
    “你都这么大肚子怎么还一个人出门吗?”
    “我才八个月,还有一个月才生,没事,其实在乡下把娃生地里都有,我这算好的了,只是摘菜做哈饭。”
    生地里?
    有点太颠覆她三观了。
    那女人的妇科病不得老重了。
    不对,生地里那孩子不得吃一嘴的泥?
    纪琳摘好一把豆角顺手用豆角缠上,“茄子不太好拿你没篮子,我家不远,要不你和我一起去我家一趟,我给你找个篮子。”
    沈舒月看着纪琳篮子里后来摘的,点点头,“好,麻烦了,谢谢。”正好她也想知道孕妇的家在哪里。
    在纪琳想提着篮子走的时候,沈舒月立马上前接过篮子:“还是我来提吧!”
    纪琳手里一空,说道:“还是我提,别看我怀孕,提这点重量没事。”
    “不用,这点重量对我来说就是毛毛雨,我天生力气大。”
    纪琳也没在争,扶着腰另一只手抱着肚子带着沈舒月往家的方向走。
    “纪同志,大队长家是往哪里走的。”
    纪琳脚步停下,“你是来找大队长的吗?他家和我家方向相反。”
    “不是,我就是来认认门的,来这几天我都没有到处走走。”
    “哦!现在这个点大家都上工了,所以村里没什么人,天气又热又晒,村里的小孩都被大人关在家里,怕他们跑出来玩的太过火中暑。”
    “难怪我一路走过来只遇见了你一个。”
    都知道别人不出门是怕中暑,你一个孕妇居然还提着篮子出来摘菜。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纪琳是孕妇本身就走的慢。
    走了七八分钟,沈舒月才到纪琳家。
    到家,纪琳就搬出椅子让她坐,又去给她倒水。
    “你也坐吧!”
    沈舒月接过碗喝了一小口,才看向院子。
    院子收拾的很干净整洁,应该是院子有点小,所以没有像人家院子那样种上菜。
    房子就和别人家的一样。
    刚在路上上,沈舒月知道纪琳嫁给了这户人家的小儿子,这户人家有四个儿子。
    姓顾。
    云旗大队里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姓顾。
    大家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别的姓就是后面天灾人祸迁移来的。
    纪琳回来了,屋里的小孩见到大人都纷纷跑出来。
    八个小孩,有两个她见过,还给过糖。
    那两个小孩见到沈舒月也跑过来兴奋的说:“沈知青,你是来找我们帮你割猪草吗?”
    “三哥,她就是给你糖的沈知青,沈知青,我也想帮你割猪草,捡柴也行。”
    “还有我。”
    “我……我……”
    八个小孩,除了很小的两个其他都围着她,沈舒月只感觉热气和小孩身上的热气直往她身上冲。
    在别人家,她还不能垮脸,“谢谢你们,只是我最近都不用人打猪草和捡柴。”
    几个孩子闻言,都十分失望。
    进杂物间拿篮子的纪琳看着家里的孩子都围着人转,连忙赶人让他们出去玩。
    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不好意思,孩子们太小,不懂事。”
    “没事,他们挺好的,活泼可爱,也听话。”
    纪琳听到沈舒月夸家里的小孩,嘴上客气,脸上却忍不住高兴。
    沈舒月从进院子就见纪琳挺着个大肚子忙东忙西,沈舒月也不好意思,看到纪琳给她装好菜说道:“谢谢,篮子我等会儿给你送来。”
    等走出纪琳家,沈舒月才长叹一口气,那么大个肚子,回家都没时间休息一下。
    她前脚刚出门,就从墙头看到纪琳现在桌子边收拾菜,准备晚饭。
    人多,每天做饭其实浪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挺多的。
    拎着满满一篮子蔬菜,沈舒月高兴地回到家。
    真是意外的收获,家里正好没有蔬菜了,她把篮子里的东西放进厨房。
    篮子里的菜有辣椒,茄子,黄瓜,青菜,豆角,够她和小舅吃两天了。
    已经快五点了,沈舒月从储物空间放出三两红糖在篮子里,孕妇生娃需要红糖,这个正适合纪琳。
    不管她为什么给她菜,反正一个差,一个有多的,她就当换的,又放了几块绿豆糕。
    这绿豆糕可是在榕城一个老婆婆家买的。
    老婆婆命苦,儿子跟着部队走了,老伴没等来儿子去世了。
    只留下她一个人坚持等儿子回来。
    老婆婆年纪大了没工作,她就一手做糕点的手艺,可又不能出去卖。
    就只在家做,她家绿豆糕比百货大楼便宜,周围邻居想吃就去她家买。
    家国天下。
    因为老婆婆儿子是为了国家才离开的,大家心里清楚也许人都不在了。
    所以邻居们也没人去举报过她,反而经常照顾她的生意,不让她饿着。
    其实街道办的也知道,却没管过。
    蜀渝大军,都是人堆积而成的一个名词。
    因为有他们,才有现在的国家和平。
    在榕城,其实有很多老婆婆这样的家庭,周围的人都会尽量的帮助一二。
    沈舒月知道那家还是同学给她吃,她很喜欢问的。
    反正她不差钱,有空间可以放,老婆婆一般都是有票收票,没票钱也可以。
    所以她基本每个星期都会去买一次放空间里。
    时间一久,空间里就有很多绿豆糕。
    下乡前,她想着下次想吃估计都买不到了,毕竟她下乡要九年,老婆婆年纪也大了。
    就每天都去老婆婆那里,买下她每天所做的绿豆糕。
    她也把榕城很多她收到的票给了老婆婆,希望老婆婆能安稳的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