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苏明都没有出现在直播间。
只有李维和王文韬会时不时地进入直播间更换纸张和墨水。
不过确实如苏明所说,机械臂一直在工作。
直播也一直开着。
网友们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再到之后的麻木。
他们已经看不懂了。
这3.7亿字,到底有多少内容?
网友们不知道。
但是他们看得出,苏明的直播间越来越拥挤。
工作台上堆放的书写完成的纸张也越来越多。
【主播这是打算当甩手掌柜了?】
【这么多纸张,后面还分得清哪本是哪本吗?】
【现在我不管这内容到底是不是《永乐大典》,但是我真的很想看看这些被机械臂书写出来的东西。】
【已经震惊麻了,这就是主播口中的现代科技吗?】
【笑死我了,这可一点不现代,我感觉这是未来科技的东西。】
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苏明再次出现在直播间。
之所以前两天没有出来,是因为他确实有点累了。
而且前期他不出现也没什么。
不过后面,他确实得出来工作了。
正如网友所说,这么多纸张,总不能就这样堆着。
说是重新编录《永乐大典》,那自然要和之前的书籍一样。
是书,首先就得装订。
众人看见苏明进入了直播间,身后还跟着几个工人。
他们往屋内搬着书架。
这也就幸亏是苏明的工作间空间大了。
不然都搁不下。
书架摆放好后,苏明也开始对书籍进行装订了。
虽说大家担心不及时装订会不会分不清哪本书是哪本书。
但是苏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他让李维和王文韬放的纸张里,就包含了书封页的特殊用纸。
书封页纸张的颜色和古代书籍常用的颜色是一致的。
这样才能保证装订后的版本和以前的版本一致。
至于装订。
虽说苏明选择的仍是古书的装订模式。
但是他今天来到直播间的目的,就是为了做一台图书装订机。
他是手工艺人不假。
可是他不是神。
全靠他自己装订的话,这么多的书他得装订到什么时候?
而且就算有系统的帮助,他可以保证让书籍每本都装订成一样的尺寸,这个时间消耗也太多了。
划不来的。
有更高效的方法,为什么不用?
“哈喽啊!几天不见,想我了没?”
照例,苏明还是先和网友们打招呼。
这几天没出现在直播间,但是他也有看自己直播的后台数据。
直播观看人数竟然一直稳定在10万人左右。
对于无人直播而言,这个数据是很优秀的了。
而在他一进入直播间,人数就开始飙升。
从十万,到十五万,到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
直到最后稳定在100万人。
网友们听见苏明说要做图书装订机,已经不惊讶了。
【主播,你这是要将科技贯穿到底啊!】
【我觉得蛮好,不然这2万多卷书要装订多久?】
【楼上说得有道理!主播脑子真好使!这办法很好!】
【呵呵,你们现在都觉得主播一定能复原《永乐大典》全集了?我觉得未必!】
【呵呵!杠精真的是一点也不放弃啊。】
直播间人多是多,可是大多数人来看,并不是真的相信苏明。
他们即使看到了这台自助书写机器被苏明造了出来,也还是不愿意相信。
造个机器有什么难的?
这不是有手就行?
这些人觉得,要是他们会写代码,肯定也能造。
只是要是他们的这种想法被真正的码农知道了,估计也会骂他们。
勿cue,我可不会造!
可别乱给我们码农加人设!
不管怎样,这个直播间他们是蹲定了!
倒是要看看,最终的结果如何?
苏明到底有没有这个可能,把《永乐大典》全集复原出来。
苏明可没空管这些人的想法。
别管是否看好他,只要愿意来看直播,他当然欢迎。
这样多的人数,也是能给苏明带来不少收益的。
虽说现在他不缺钱,可是谁会嫌钱多呢?
苏明开始制作这台图书装订机了。
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
“对于线装图书装订机来说,有几个结构是必备的。”
“第一个就是书页对齐装置,第二个是打孔装置,然后是穿线装置、收紧装置。”
“接下来,我会按照步骤一一进行制作。”
说完,苏明便开始了操作。
图书装订机的材料需要用到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一些丝质材料。
金属材料用于制造需要承受较大力或者精确加工的部件。
像是打孔装置和穿线机构都需要用到金属材料。
而塑料,则是用于制作一些辅助部件。
至于丝质材料,这是线装书图书装订机,怎么能少得了丝线呢?
苏明的工作间里也有一个小型机床,可以完成各种切割加工工作。
这台图书装订机,苏明制作起来并不复杂。
在直播间观众们的眼里,也不过是过去了一两个小时。
苏明便把所有部件都设计加工好了。
接下来,他要进行的便是组装。
组装的过程中,有些部分需要用到螺母、螺丝、轴承等零部件。
大概半小时左右,苏明便把这台图书装订机制作完成了。
“好了!现在图书装订机已经完成,接下来我将一本本的书籍进行装订处理。”
苏明说完,从一旁拿过一本本抄录完成的文卷,放入装订机中。
他此时化身成为工厂里流水线员工。
李维和王文韬也是。
苏明这边装订着,他们俩负责把书一本本放到书架上。
三个人配合默契,行动迅捷。
不多时,书架一层已经摆满了。
机械臂还在不知疲惫地书写着,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流逝着。
等到后面一排书架放满书籍时,网友们才真正感受到了震撼。
这就是压迫感啊!
他们都不知道苏明让这台机器书写的这些书籍到底是不是《永乐大典》。
但是他们知道,即使这只是普通的内容,也足以震撼。
这样的机器,他们第一次见。
苏明这样的操作,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以往编录类书都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可是现在,在苏明这里,变得如此简单。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这台机器。
如果苏明所说属实,那么这是不是科技的一次重大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