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佳偶天成=桂花糖藕
作者:废柴煮酒   长安多丽人最新章节     
    回程时,刘绰自己骑着闪电。
    李二和刘纯共乘飞云。
    套马杆的旋律和歌词一直在他脑海中回荡。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
    李二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刘绰了。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她不是比他还小么?
    等他长大了,一定是个威武雄壮的汉子。
    可此刻,他并不是。
    或许,跟刘纯同乘一骑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回到刘宅的时候,婚宴还没开始,不过宾客差不多都已入座了。
    除了刘主簿和刘老爷子的院子,五房其余几个院子里也都设了席面,招待喝喜酒的宾客。
    最主要的席面自然也都在刘主簿和刘老爷子院中。
    刘主簿和刘老爷子在族长和县令那一席陪着。
    曹氏跟自己的大姐、二姐、四妹加上夏氏、刘芳以及妯娌们娘家来的女眷在同一席。
    五房的七个姐妹,除了小七刘嫣跟着她阿娘之外,也都在同一席面上。
    刘氏各房的堂兄弟们坐了几席。
    刘纯、李二、杜鹏举、虞大郎和虞二郎这一席由刘谦和刘珍作陪。
    虞氏兄弟坐在一起。
    刘氏兄弟两个却是插空坐的。
    刘谦自小便与杜鹏举一起喝着曹氏的奶水长大,感情特别好,就坐在了李二和杜鹏举中间。
    刘珍则与虞家大郎关系甚笃,坐在了杜鹏举和虞大郎中间。
    这是刘谦仔细研究过后,制定的座位安排。
    如此,正好隔开了李二、杜鹏举、虞二郎三个人。
    虞二郎和刘纯中间坐着五房的二郎、三郎、五郎、六郎。
    如此一来,这一席上便有了十一个人。
    李二还坐在了刘纯的上首,紧挨着刘谦。
    “不是十人一席么?咱们这一席似乎多了一个人!纯表兄,这人不是你家书童么?怎得上了主人家的席面?”虞二郎发难。
    尽管刘珍要四处敬酒,几乎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不了多久。他们又是少年儿童,其实一点都不挤。
    刘纯笑着道:“二表弟,实不相瞒,这位李兄其实是我阿耶上官家的小郎君。这次是一起出来跟着玩的。之前说他是我家书童,不过是为着方便。”
    知道了李二其实是上官之子,自然又是好一番客套。
    除了刘绰四叔父家的六郎外,桌上所有人的脸色都十分精彩。
    尤其是虞二郎和刘三郎。
    虞二郎白天的时候,刚骂了李二。
    三郎是刘娇的兄长,上午的时候,他看见自己的妹妹哭哭啼啼地从外面回来,还破天荒地抄了几页《论语》。
    五郎则是刘娇的弟弟。五郎年纪虽不大,脑子却灵光。没多久,他就找了个借口离席,往钱氏那席走去。
    杜鹏举毕竟是姻亲,跟席上其他人都不熟,便主要跟刘谦说话。
    虞大郎跟刘珍同岁,在他起身敬酒去时,便担当起兄长的责任来,招呼着诸位表弟。
    婚宴上的大部分菜,李二都已经提前试吃过了。
    他坐在那出奇的安静,有人向他举杯致意,他便也举杯致意。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这句话一直在他耳边飘荡。
    他将桌上众人都扫了一圈,发现除了虞大郎勉强算是外,其余人都是既不威武也不雄壮的。
    便是主桌上,怕也只有刘司兵和那位县尉看着威武雄壮些。
    可是刘五娘子她才不到九岁啊!
    她是喜欢威武雄壮的么?
    刘绰这一席上,气氛倒意外的很和谐。
    从她以灶君弟子的身份名声大噪后,所有人见到她都变得很是热络亲切。
    跟她一席的都是些未出阁的小丫头片子,除了吹捧与套近乎的话语外,再无其他有营养的话题,便只顾低头扒饭。
    刘绰自然想不到,她无意间唱的一首歌,已然让李二误会了她小小年纪就已经形成了某种坚固的择偶观。
    “大嫂,这道菜叫什么?把糯米饭塞到莲藕的孔洞里,还加了桂花和蜂蜜,又糯又甜,真是好吃。我猜这又是绰绰的主意?对不对?”刘芳夹着一片糖藕夸奖着。
    曹氏喜道:“可不是嘛,正是绰绰的主意。她说这道菜叫什么‘佳偶天成’,是专门为我们家大郎成亲研制的一道菜。”
    “这名字取得好,加在藕里填起来,可不就是佳偶天成嘛?”刘芳道。
    除了李二和刘纯,参加婚宴的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吃到这道‘佳偶天成’。
    明府又吃了一片桂花糖藕后,忍不住感慨道:“好一个‘佳偶天成’!刘贤弟,你家这个五娘子真是神了!她小小年纪,怎能想出如此多的奇思妙想来?做出来还能这样好吃!这道菜也是老少咸宜啊!若不是我家中那几个儿郎要么太小,要么已经成亲,我真想跟贤弟你结个亲家!这样我就能好好享享口福了!”
    刘老爷子乐得见牙不见眼。心道,以后若是让你知道,我家绰绰还给广陵王世子调制食谱,你得是什么表情?
    刘主簿道:“这孩子不过就是在烹饪菜肴这方面有点天赋,瞧让明府夸的?她就是自己嘴馋喜欢吃,这才整日里尽是钻研这个了!”
    明府道:“这世上嘴馋的女娘多了!有哪个跟你家五娘子似的,做出这诸多美食来了?爱钻研是一回事,心思灵巧才更难得。要不怎么说,心灵手巧呢?”
    刘氏族长道:“可不是嘛,上次我回去后,给我家里那几个孙女一人买了一本《齐民要术》,要她们好好研读,争取跟他们小姑一样有本事。到现在,也没见着一道像样的菜式出来呢。”
    主桌上的众人大笑起来。
    很快,刘绰就吃饱了。
    她四下里望了望,发现刘珍红着一张脸,已然是喝得醉意不浅了。
    刘主簿既是长子又是官身,除了刘氏宗族的宾客外,官面上的朋友也不少。这样一桌桌敬下来,便是刘二郎和虞大郎两个也都喝了不少。
    左右她与同一席上的女娘们都没什么共同话题,便离了座,想着去庖屋里看看,能不能给刘珍他们先安排上一锅醒酒汤。
    要不然,一会儿他还怎么洞房?
    虽然,她很不赞成未成年人行房事。可在这个年代,刘珍是在合法的年纪成亲的。
    若他醉过去了,让余巧儿在新房里空等一晚,似乎也很不好。
    庖屋里,有两个大师傅,加上四五个帮工。
    徐老三见到自己的小师父进来,既意外又开心。
    “师父,您怎么来了?”他憨厚地笑道。
    “嘘!”尽管刘主簿家庖屋里的下人都已经知道了徐老三拜师的事,刘绰还是很不习惯。“这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今天晚上的菜做的很好!对了,你会做醒酒汤么?多做点,我大兄跟我阿耶今晚都喝了不少!估计一会儿,还会有其他宾客用得到。”
    一旁的厨娘道:“五娘子放心,开席前,娘子就吩咐过了。等珍郎君回来,马上就送到新房里头去。足足熬了一大锅,便是其他宾客要用,也足够了。”
    “那就好!”见庖屋里已然热上了干粮,刘绰道:“忙了这么久,你们可都吃过了?”
    “吃过了!五娘子可是还有什么吩咐?”徐老三面上有些掩不住的激动,以为灶君弟子又想到了什么得神明提点的新菜式要试做。
    “这倒没有!就是...徐老三,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那个糖葫芦么?明天要是有空的话,做几串来尝尝!”
    下午被刘绰一首《套马杆》震惊到了的李二也提前离了席。
    反正坐在那也是无聊,还不如回院子里耍几套剑来消消食呢。
    说不得,还能把自己练得更结实些。
    刘绰从庖屋里出来的时候,正碰上李二刚踏进院门。
    或许是李二掩藏的太好,刘绰还没发现他的不对劲。
    “你怎么回来了?是吃饱了?”刘绰道,“还是我那二表兄又在席上为难你了?”
    李二看到她略带稚气的小脸,再想到她唱的那些露骨又热烈的歌词,脸上一瞬间就变得火辣辣的。
    “你脸怎么这么红?喝醉了?要不要喝碗醒酒汤?”刘绰关切地问,这可是她的财神爷啊!
    李二什么都没说,逃也似地快步走开了。
    “这是怎么了?下午的时候还好好的啊!这孩子真奇怪!”刘绰看了一眼默默跟在一旁的红果,“难道他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