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作者:废柴煮酒   长安多丽人最新章节     
    刘绰不知道,李适之所以那么高兴,是因为她无心中的马屁,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正好拍对了地方。
    她入殿前,皇帝刚把魏国公贾耽进献的《海内华夷图》展示给朝臣们看。
    贾耽是天宝年间就走上仕途的四朝元老。从兴元元年到贞元十七年,他花了17年的时间绘成《海内华夷图》,撰写《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海内华夷图》是按照晋代裴秀六体方法编绘,比例是一寸折百里,幅面约十平方丈(图的面积约110平方米),古今对照,古墨今朱,双色绘画,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图》大十倍。图的内容包括唐朝疆域沿革、行政区划、古今郡县、山川名称、方位、交通道路等,其地理范围除唐朝所辖行政区外,还有四邻一些国家,是一幅中国及邻近地区的中外大地图。
    贾耽经历过安史之乱,他所进献的大唐全图,意义非凡,表现了大唐统一的面貌。这无疑是在证明,当今天子震慑藩镇、稳定天下的丰功伟绩。
    她入殿时,正撞见七八个内官抬着那幅卷起来也如柱子一般的巨大地图,往后殿退去。还奇怪,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来着。
    刚有人把大唐江山做成图进献给天子。刘绰就歌颂起千秋万载,一统江山,实在是不能更应景。
    殿中在座的朝臣们也一个个跟着附和赞颂起来。
    “刘掌食的这番颂词还真是与众不同,别开生面。不知本宫有没有这个荣幸,能够得到刘掌食的新年祝福?”晋阳公主道。
    李适心情大好,也道:“刘掌食,你可有什么恭祝贵妇人的吉祥话?朕也是十分好奇啊!”
    这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啊。
    当老娘这么多年给我阿耶做写春联的助手是白做的?与其这么一个个祝福下去,倒不如一起都带上。
    “回圣人,既如此,臣便借这辞旧迎新之际,恭祝席上所有女子,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岁年年。春风满面笑容开,长似观音自在。”
    “好,说得好!”李适赞道。
    席上女眷也都甚为满意,个个喜笑颜开。谁不想青春永驻,岁岁年年,美貌依旧。
    “刘掌食真是心思灵透,果然夸起人来,也叫人听着格外舒畅。”说话的是,广陵王正妃郭氏。
    她是汾阳郡王郭子仪的孙女,太傅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嫡次女。因为她爹妈就是醉打金枝那个故事的主角,刘绰对她印象很好。神奇的是,她并非广陵王长子李宁的生母。
    李宁的生母乃是纪美人。而如今的李唐皇室,注重长幼有序,却不是很计较嫡庶有别。因为跟世子李宁走得近,她平日里倒是极少跟广陵王妃打交道。
    没想到,她倒是十分主动地为刘绰捧了场。
    舒王笑着道:“父皇,听了这许多,儿臣也想向刘掌食要个吉祥话了!”
    李适虽是皇帝,说起来却是庶子继位。而李谊却是代宗皇帝的嫡孙,因为他那身为嫡子的父亲早逝,才被李适这个大伯收养。
    李适笑道:“调皮!你若喜欢,问便是了!”
    李谊这才转身,注视着刘绰道:“刘掌食,你可有新年祝福送给本王?”
    啊,西八,我又不是吉祥话机器!你们这帮皇族养着那么多御用文人是干嘛的?不就是做这个用的么?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刘绰腹诽。
    没想到,此时此刻,她居然要感谢高考,感谢高中三年语文老师让她做的摘抄笔记。
    刘绰懒得跟他对视,没有丝毫停顿便躬身道:“臣祝舒王殿下,去岁千般皆如愿,今年万事定称心。”
    她在心里打着小九九,反正四年后,太子殿下才继位,就祝你明年万事称心又如何?
    她偷眼去瞧李谊的表情,感觉他似乎对这祝福十分满意。
    “那本王就多谢刘掌食吉言了!”
    这下可以了吧?还不放老娘走?难道就没有人看出来,老娘想脚底抹油么?
    自然有人看得出来。
    只不过李谊很享受看她着急而已。今日她身着官服,还妆容精致,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父皇,除了魏国公的这幅《海内华夷图》,杜尚书耗时三十六年,撰成《通典》二百卷,记述历代典章制度。这都是父皇英明神武,德泽海内的功绩啊!”太子李诵道。
    太子殿下您真是及时雨啊!
    刘绰松了一口气,太子殿下这是在cue流程了。
    宫宴就像是大唐集团的年会总结。一定会当着众位臣子和各国使节的面,炫耀一下本年度的成果和政绩。既然到了下一个流程,那她自然也可以带着赏赐功成身退了。
    “刘掌食辛苦,厚赏!”皇帝发话了。这便是要她退下的意思了。
    “臣告退!”刘绰毫发无伤地退了出来。
    临走前,还不忘微笑着看了晋阳公主和闻喜县主母女那桌一眼。
    来时,她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离开麟德殿时,却是带着三倍厚重的年礼走的。
    此等战绩史无前例。引路的小内官,换了一个又一个,个个满面恭维,不住贺喜。一路上遇到的人也全都对刘绰行起了注目礼。
    走着走着,她就发觉有些不对劲,似乎不是来时走过的路。
    刘绰一下子警觉起来,“等一下,这位内官,你是不是领错路了?”
    “刘掌食真是好记性,这大明宫里的路,寻常人走一遍可是什么都记不住的。我又命人带着你绕来绕去,居然还没把你绕晕。”李谊从长廊拐角处走了出来。
    “舒王殿下?”刘绰不禁后退了一步。他找借口离席出来,定然不可能在这耗很久。
    果然,她刚想到此处,就听李谊道:“莫怕,本王不会耽误刘掌食多少时间的。只是有事相邀。”
    “殿下请讲!”
    “听闻刘掌食喜看歌舞,初八那晚宫中会有骠国进献的乐舞表演。这骠国乃是我大唐西南方一小国,他们此行是由王子舒难陀带队千里迢迢而来,实在是难得一见。想来,刘掌食一定喜欢。本王可以安排刘掌食初八当晚进宫观赏。”
    骠国乐舞,舒难陀?《舞乐传奇》?这不是巧了么?这剧我看过啊!
    托了《舞乐传奇》的福,骠国献乐的前因后果她都知道。
    南诏原本是唐王朝的附属国,换了国王后,不服唐朝的统治,公然与唐断绝了关系,并且与唐朝劲敌吐蕃联盟,伺机向南扩张领土。
    而骠国在南诏西南边陲,与南诏直接接壤,自然难逃南诏渗透侵占。安史之乱时,南诏出兵南下,骠国沦为南诏的附庸。
    多年来,骠国一直在找机会摆脱南诏的控制。但凭自身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南诏抗衡,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比南诏更强大的唐王朝。但是骠国与唐朝之间隔着南诏,他们一直缺乏与唐朝直接交流的机会。
    后来,南诏与吐蕃关系交恶,重有归唐之意,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极力促成此事。这些她在与李二的书信里,也都了解过。
    再次归唐后,为了表示对唐王朝的忠心,南诏计划派遣使团赴唐,并献上舞乐表演。但韦皋在成都观看表演后,觉得不太好,南诏王异牟寻便令骠国国王派人过来,向韦皋表演他从未欣赏过的骠国音乐和舞蹈。
    这无异于给了骠国一个与大唐联络感情的机会。骠国此行长安献乐有自己的打算。电视剧里可是好一番斗智斗勇的。
    听了这话,刘绰很是心动。二十一世纪电视剧里演出的乐舞,自然是后来流传下来的缅甸舞蹈。千年前,骠国赴唐表演的乐舞到底是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王子舒难陀到底长什么样子,她也蛮好奇的。
    可李谊一个王爷,赴正月里的宫宴这回事,便是要带女眷,带的也该是他的王妃才是。
    带她去?是嫌她死得不够快么?
    “刘绰谢过殿下。但人言可畏,臣是有婚约的人,跟着您进宫观赏乐舞,恐怕不合礼数!您与舒王妃伉俪情深,初八那日您还是跟王妃一同赴宴的好!”
    别说我不喜欢您,就是喜欢您,为了自保,我都会离您远远的,绝不会去戳舒王府女眷那个马蜂窝啊!
    再说了,为了我那英俊潇洒的未婚夫婿,这点好奇心我还是能憋的住的。因为,我比你想象中的要有见识多了。譬如,我会开车,坐过飞机,去过新马泰旅游。猜也猜得出,骠国乐舞是什么风格的,九成九会带着佛教色彩。
    “刘掌食是聪明人,本王对你的心意,想必早已心知肚明。否则,也不会总将与赵郡李氏的婚约挂在嘴上。你这样的女子,若是不入皇家,便犹如明珠蒙尘。你放心,本王的王妃贤德得很,绝无二话。你若跟了本王,婚约的事我来处置,日后自然...”
    看在李谊没跟建康郡王那般放肆,还算以礼相待的份上,刘绰忍到此时才打断他的话,“殿下,您只见过我数面,其实并不了解我。我脾气古怪得很,从不是个温良贤淑的女人。早在彭城时便放过豪言,绝不许郎君纳妾,此生只能有我一人。这些台郎都晓得。可还是让他们本家的人,三媒六聘地向我家提亲了。我虽身为女子,却一直有个仗剑天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梦想。江山如此多娇,若有机会,我一定要走遍大唐的山山水水。这些台郎也都知道。我虽年少,却有自知之明。似我这样的性子,并不适合皇家生活。要我困于宫墙之内,便是再锦衣玉食的生活,怕是也会早早地就憋出一身病来。”
    这些话在李谊听来,不可谓不桀骜不驯,离经叛道。
    可他一时竟有些愣怔。眼前的豆蔻少女,在说这些话时,周身都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刘掌食就那么喜欢那个李德裕?竟编出这样一段话来拒绝本王,他不过是个半大...”
    就算如今豆蔻少女就给人做妾,在你们这不稀奇。可跟您相比,我也是个半大孩子啊?因为怕把李谊得罪狠了,刘绰生生忍住了这句话。
    看来话还是不够重,还是得下点猛料。
    她行了一礼,认真道:“殿下有所不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一直以来都是刘绰的做人准则。世间有妻室的男子,在刘绰眼中,都是毫无男子魅力可言的。因此,不论殿下如何英伟不凡,刘绰也从未对您有过半分男女之情。这些都是臣的肺腑之言,不知道这样,臣是否已经将话说清楚了。”
    李谊长叹一声,“本王知道了!若真是如此,本王愿意成全刘掌食!希望你跟李二郎,真的能白头到老,相伴一生。”
    “谢殿下成全!”
    折腾了半天,刘绰步出大明宫时,已是亥时三刻。
    宫门前的广场上,满是勋贵、使节们的车驾。刘绰在车海中搜寻着自家马车的影子。此刻去安邑坊给李二送新年礼物还来得及。
    “绰绰!”
    她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呼唤。刘绰循声望去,夜空中正有烟花绽放,身穿银色大氅的李二就站在绚烂的夜空之下。
    “台郎!”刘绰小跑起来。
    帮她提着赏赐的小太监亦步亦趋地跟着,然后猛地停了下来,低头盯着地面。
    因为那少女已经径直扑进了少年的怀里。
    良久,刘绰才从李二怀中起身,“天这样冷,你怎么来了?等了多久?便是要来,为何不在车中等我?”
    李二替她理了理鬓发,“我家在宫中也并非全无门路可以打听消息。你在麟德殿中连获三赏的事,我都听说了。知道你快出来了,我才下车的。”
    “那便好!”
    “你家的马车,我已让他们回去了。左右今日都要守夜。如今时辰尚早,我带你去朱雀大街赏灯游玩。”
    “好!对了,别忘了我的赏赐!”
    李二哈哈笑起来,没等他发话,李诚早已将东西都搬到了车上。
    朱雀大街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处处张灯结彩。两个人走在街上,时不时便惹得路人侧目。
    刘绰没想到,早在大唐时就有这么多人在街上跨年了。
    子时将至,鼓楼上响起了倒计时的鼓声。漫天烟花绽放,人群欢呼起来。
    刘绰拿出锦盒,塞到李二手里,调皮道:“这是我给你的新年礼物,快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李二看到盒子里的东西后,惊喜道:“绰绰,这是你给我买的发簪?”
    “对啊,发簪,你日日都要用,看见它就能想起我。我聪明吧?”
    李二满眼笑意看着她:“聪明!跟我一样聪明!”
    说完,他也将怀中的礼物拿了出来。
    刘绰将礼物接过一看,也笑了起来。原来两个人选的礼物是一样的。那是一个梅花样式的白玉发簪。“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鼓声毕,元日至,新的一年开始了。
    李二亲手将簪子插到刘绰发间,又牵起她的手道:“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绰绰,许个愿吧!”
    刘绰脑中立时飘过甄嬛对着雪中梅树说的那句“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她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剧真是洗脑般的存在啊。
    这时候还没有不能说出愿望的讲究。
    “愿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朝朝暮暮,岁岁平安。”看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她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