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董卓入京
作者:北窗明月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最新章节     
    檄文一出,天下响应。
    袁绍、袁术、公孙瓒、孙坚、皇甫嵩、朱隽、丁原等人各领兵马前来,洛阳城守军坚守不放。
    曹操、袁隗、王允等人在城内协同打开城门放联军入城,并提早将皇子协护驾出宫。
    宫内十常侍见状急忙挟少帝与何太后出逃,出逃不远便遭遇早早埋伏的曹操部曲,张让等人被夏侯渊兄弟斩首。
    正当夏侯兄弟打算迎少帝与太后回京,迎面却赶上了董卓的部队。
    董卓急忙迎接少帝与太后上马车,并将少帝太后迎入中军。
    夏侯兄弟虽怒,但伏兵人数仅有百骑,面对董卓的大军毫无发难的机会。
    待少帝回宫,下旨昭告十常侍等人恶行,令勤王诸侯独自入京面圣,免众人私自出兵之罪,并将被十常侍冤枉下狱之人赦免。
    大殿上,百官与各路诸侯跪拜天子。
    “十常侍谋害大将军,祸乱朝纲,挟持天子与太后,当以谋反论处,诛其九族,相关人等皆夷三族。诸位爱卿虽私自带兵入京,但有大将军遗令,免诸位之罪,且有护驾之功,各当封赏。”
    “谢陛下。吾皇万岁。”
    “校尉曹操。”
    “臣在。”
    “朕听闻诛杀十常侍此事是你谋划,并提早伏兵于张让等人逃路。可有此事?”
    “让陛下受惊,臣罪该万死。”
    “爱卿何罪之有。若非曹爱卿之谋,朕如何逃脱魔爪。当计首功。”
    “谢陛下。吾皇万岁。”
    随后少帝对前来之人一一封赏,并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让诸侯退兵之意。诸侯们也明白少帝之意,然仍有少部分人有其他打算。表面上人人附和,在朝见之后又各自返回另行他事。
    董卓对封赏太少感到不满,又难得来到京都之地,深感京都繁华非西凉可比,早已生起不臣之心。
    “李儒。今日之事,你看来如何?”
    “圣上这是怕了。区区十常侍都敢行犯上之事,何况如今诸侯各自屯兵于城外。”
    “你说我要是有其他打算,胜算几何?”
    “我方早收到十常侍求助书信便协十万大军到此,更有郭汜李傕领十万军随后,其余诸侯不过各佣兵一万余,合计不如我方,想胜不难,但日后我方将面对天下诸侯围攻。届时即便我方不败,损失也难以计数。”
    董卓叹了口气。
    “如此,我们只能回去鸟不拉屎的西凉?”
    “可先召众人商议,看是否有人能结盟,若可,则事成。若不从,可将众人软禁在京,令其部曲自行返回原地。”
    “此计甚妙,我马上去安排。”
    在曹操之处的韩愈也听归来的曹操说明此事,顿感不妙。想不到自己提前做好设计让曹操派人去接应,也改变不了董卓截胡的事实。
    韩愈急忙说道:“不好。我们要马上离开,一刻不能待在此处。”
    “韩兄这是为何?”
    “董卓有不臣之心,再不走我们都走不掉。”
    经过这次事件,曹操对韩愈的才能越发信任。听闻夏侯兄弟所报之事,曹操也对董卓有了几分看法,但是仍没想到董卓会有如此大胆的想法。
    “韩兄是不是过于紧张了。如今京城内有十多名诸侯,各佣兵一万,董卓再有想法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对抗众多诸侯。”
    “若是董卓只有十万兵,自然不可能。但这十万只是前军,他还有李傕郭汜的十万兵后军未至,军中更有华雄这种勇武之将,恐怕诸侯们除了孙坚再无对手。”
    “既然如此,那洛阳危矣,天子危矣,我等更不可轻易离去。此事我当与众人商议,必须先告知本初兄。”
    韩愈想起来,此时的曹操还是那汉室忠臣好儿郎。若不是演义中刺杀董卓失败,他也绝不会逃出京城。
    若是能在城内将董卓解决,助力少帝安稳天下,估计也算是提前完成一统,自己也可提早返回现代。
    韩愈认真思索了一会儿。演义中董卓所倚靠无非李儒之智,华雄吕布之勇,西凉兵之多。
    现今吕布仍在丁原帐下,西凉后军未至,若先发制人拿下董卓,以洛阳之坚固,并非不能守。
    况且公孙瓒若在,那么刘关张三人甚至赵云都会在。要拿下董卓并非难事。
    韩愈严肃地问道:“孟德兄。当真打算留下一抗董卓?”
    “若事情真如你所说,我必须留下。”
    “那便需要立刻做好准备了。董卓帐下李儒堪称当今第一智谋,他必已有谋划。”
    曹操对韩愈的见识起了好奇心。
    “韩兄,我其实一直有个问题。你为何知晓这么多事情,对这么多人都如此熟悉,谋划既出奇又合理。你的身份令我好奇。”
    韩愈想了想,便打算找一个奇人来背锅。
    “闲散人罢了。都是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所得。”
    曹操思索了许久,都未曾想起这号人物。
    “水镜先生?似乎不曾听闻。”
    “时机未到,届时孟德兄自会知晓。现下仍是处理董卓一事要紧。”
    “也罢。韩兄有何主意,我自当配合。”
    “我们需先寻袁绍、公孙瓒、丁原三人。”
    曹操沉思后仍是不解,只得开口请问:“前二人我似乎明白,丁原丁建阳虽勇武,但不过一介武夫。招揽他是为何?”
    “丁原手下有一猛将吕布,字奉先,当世无敌,有万夫不当之勇。”
    “当世无敌?韩兄莫不是夸张了。”
    夸张?吕布一人打你五个将领尚有余力。
    “毫不夸张,务必先接触丁原,然后拉拢吕布,不然单吕布一人便可拿下我方所有将领。”
    “既是如此,便听韩兄安排。”
    韩愈补充道:“吕布骁勇,无论对将还是领兵都是当世无敌,但吕布丁原二人为人皆刚愎自用,定有嫌隙。只要献上金银财宝,许以高官,吕布必为我方所用。董卓力大,届时令吕布行刺董卓,事可成。”
    “好。我即刻让人准备钱财。不知另三人如何安排?”
    “需让本初兄派心腹赶往城外,派信使急忙赶回冀州调颜良文丑二将领兵驰援。再寻公孙瓒,令其一同增兵,并借调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人共事。”
    一连串不曾听闻的名字入耳,曹操不得不再次求教。
    “刘备此人我也认识,听说是汉室宗亲,破黄巾时有所建树但被督邮陷害,随后投靠公孙瓒,得平反后表平原令。势力虽小,但有一片赤诚之心。不知其余三人又是何人?”
    “关羽张飞乃刘备异姓兄弟,赵云乃公孙瓒旗下小将。此三人皆武艺高超,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日后都是当世名将。”
    曹操大惊,也不甘示弱地问道:“不知此三人与妙才、元让相比如何?”
    “妙才元让皆为将帅,统兵虽强,但若是单打独斗,在此三人手上皆撑不过十回合。”
    “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猛将。多谢韩兄解惑,我即刻安排相关事宜。”
    曹操即刻派人去寻袁绍三人,在城内寻得袁绍,城外军营寻得丁原,而公孙瓒早已离去,曹操宴请袁绍丁原,并急忙派信使去追寻公孙瓒。
    席间四人,袁绍、丁原、曹操、韩愈分座。
    “不知孟德急寻我二人所为何事?”
    “实不相瞒,西凉刺史董卓将反,特寻二位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