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曹父之死
作者:北窗明月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最新章节     
    拜别曹操后,韩愈心神不宁,再去找寻刘备一晤。
    “四弟来了,今晚便在府上一聚。”
    “不用了大哥,小子前来是有要事。”
    “如此匆忙,想必十分要紧,不管何事尽管说明,大哥一定帮你。”
    “此事倒与小子无关,事关孟德兄家属。”
    韩愈将事情与刘备讲述,刘备也并没放在心上。
    “前阵子我已与陶刺史达成共识,料想陶刺史不会做此蠢事,四弟倒是多虑了。”
    “曹父携带大量家资前来,恐怕届时并非陶刺史发难,而是下属趁机劫财。”
    “这倒是有可能,但已有夏侯将军带兵前往,应不至于令四弟如此头疼。”
    “大哥可还记得天衍卫。”
    刘备在之前韩愈的书信中得知此事,随后令简雍多方打探,至今未有重要的线索。
    “四弟的意思是天衍卫会趁机出手?若是如此行事,再嫁祸给陶刺史,届时孟德为报家仇必会挥师徐州。速令二弟也率兵马支援,务必保证曹父安然抵达。”
    “大哥。小子有一猜测。上次曹军大败陶刺史,但由于粮草不足,所以才让大哥出面与陶刺史和好。但孟德兄吞并徐州之心有增无减,兴许孟德兄也在等这个机会。”
    “四弟这就说的不对了。再如何大哥也不觉得孟德是会用一家老小性命换一个攻打徐州机会的人。”
    “万一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发展,大哥该如何自处。”
    刘备也思考着此事发生的可能性。
    “我会劝谏孟德不要发兵,只要陶刺史协助交出行凶之人即可。若是孟德不听,恐怕只能刀兵相向。”
    “仅凭徐州与大哥你的兵马,如何抵挡孟德兄大军?今日孟德兄才收编完三十万青州兵。”
    “不过是说说罢了。反正事情还没发生,兴许发生了大哥我也不敢阻挠孟德。”
    刘备笑了笑,令人备好宴席拉着韩愈不让离开。
    韩愈也清楚,刘备绝非说说而已,一旦事情到最坏的局面,刘备一定会起兵助徐州。
    酒足饭饱,二人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尖锐。
    “四弟,你可知现下局势?袁绍与公孙将军在北相争,景升与袁术在南相斗。董思收编李傕郭汜杀了牛辅如今稳坐长安并有与西凉马腾联合的趋势。青州、兖州则由袁绍、孟德、公孙将军各占些许地盘。无论是对孟德或是对我而言,发展的机会都是在兖州、徐州。为此,陶刺史注定无法安生。”
    “大哥可有夺徐州之意?”
    “要说没有此意便太过做作。但为兄也并不想逼迫陶刺史。如今天下割据,二袁野心最盛。可惜为兄没有与二袁一争的实力。而且为兄手下虽有二弟三弟勇武过人,又有宪和才智相辅佐。但对比袁绍、孟德的谋士武将,为兄显得捉襟见肘。”
    刘备说到痛处再饮一杯。
    “为兄知晓如今献帝安危无虑。但诸侯割据至最后,必会出现一大势力将天子当做傀儡,到时天下不复姓刘,而为兄却无法相助汉室几分。为兄也知四弟不愿参与争斗,至今走来基本都是被迫参与斗争。但为兄如今想要起事,敢问四弟可愿一助。”
    “并非小子不愿相助,实在是才疏学浅,唯有‘识人’一技傍身。小子可给大哥举荐几名人才。而属于大哥的张良此时年纪尚幼,日后大哥必不会错过此人。”
    刘备也不愿为难韩愈,便借坡下驴。
    “听闻洛阳之时,四弟未与吕布谋面便信誓旦旦说吕布天下第一。事后果然如此。那么能被四弟称为张良之人,恐怕也名不虚传,可否告知大哥名姓。”
    “此人之才,可谓千古难寻。他常自比管仲、乐毅,精通政务、军事、练兵、科技、书法等,有经天纬地之才、得进武庙之能。此人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如今不过十二岁。”
    刘备听的云里雾里,更是不知武庙云云为何,但应当是很厉害的意思。
    “仅十二岁小二便有如此才能?这回为兄倒是不相信了。”
    “此时的诸葛亮当然没有这种才能,待日后兄长得见便知。至于此时,徐州的陈登,字元龙。徐州富商糜家的糜竺、糜芳兄弟都可为大哥所用。”
    “若有机会相见,为兄一定注意这些人。来,喝酒。”
    二人饮至醉倒。而远在琅琊郡前往泰山郡的路上。曹嵩、曹德等一家人携带着家资在琅琊郡的护卫队下赶路。
    行至中途,一支轻骑赶来。
    “父亲,有情况。”
    曹德发现骑兵,曹嵩出来观看,观服饰旗号应是曹操派来接应的军队。
    “是孟德的部队,不用惊慌。”
    护卫军见状也没有太在意,不料骑兵靠近后领头者下令冲杀,护卫队毫无防备之间全数沦为屠刀下的亡魂。
    “可是曹嵩?”
    “将军为何如此?不是孟德派来接应的吗?”
    “是啊。本将军正是曹操派来接应你们人头的。”
    领头之人一声令下,曹嵩全家上下全数被杀头,一人不存。
    “将头颅全数带回,献给曹操。”
    众将清点细数,一共二十二名人头,装上马车后令百人换上护卫军的衣服,赶着马车继续前进。
    而杀人的骑兵队掉头消失在远方。
    马车队伍继续行驶,夏侯惇带来的卫队也在途中赶上了。
    “可是曹老爷子的车队?”
    “正是,还要劳烦将军护送了。”
    回应者的口音令夏侯惇有些许疑惑,但见行军有条不紊,便也没有多说太多,便在身后护卫着车队。
    离目的地还有两百里左右时,马车队又遇上了关羽所带的部队。夏侯惇骑马赶在前处与关羽交谈。
    “关将军带兵可是有战乱?”
    “大哥听闻曹公之父要来东郡,便让关某前来一同护送。”
    “玄德公有心了,我正护送着曹老爷子车队,关将军可一同随行。”
    “好。”
    关羽骑马路过马车队,发觉车队传来异样的味道。
    “夏侯将军,关某逾矩了。敢问将军可曾确认曹老爷子是否在马车内。”
    “这倒没有,是有什么问题吗?”
    “将军先让骑兵散开,将马车队包围起来,关某令其掀开门帘确认。此间似有古怪。”
    夏侯惇下令,骑兵队暗暗将车队包围起来。关羽驾马冲到车队前方,勒令车队停步。
    “请曹老爷子下车答话。”
    过了许久,马车内仍未有回应。关羽骑马上前,护卫队持戟阻挡。
    “曹老爷子舟车劳顿已歇息,请将军不要打扰。”
    “让开,否则,死。”
    关羽居高临下威如天神,护卫队不敢动作,任由关羽用偃月刀掀开门帘。
    “这……”
    二十二颗人头堆满在马车内,在关羽掀开门帘的一刻轮流从马车上滚了下来。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