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韩愈剧透江东群臣
作者:北窗明月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最新章节     
    定下主意后,任命孙策为会稽太守的诏令便传达下去。
    曹操解散会议,单独留下韩愈设宴款待。
    “贤弟最近休养的如何,可还有任何不适?”
    “已经好了许多,多谢孟德兄关心。”
    “前日的提议贤弟考虑的如何?只要贤弟愿意出仕,为兄可保贤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小子确实没有出仕之心,一直以来都是被各种事件所裹挟,不得不为。况且小子能力确实不如郭祭酒、荀令君等人,当不起重任。当然,孟德兄如果有何事需要参详,小子也不会藏私。”
    “为兄正是有事相问。前日贤弟举荐的三位武将为兄已招揽至麾下,但是贾诩如今随吕布投靠袁绍,难以招揽。至于司马懿,为兄遣人打听方知此人不过十来岁年纪。”
    糟糕,忘了算年龄。
    “司马懿日后必成大器,孟德兄可提前留心。”
    “贤弟的识人之明多次让为兄大开眼界。关于孙策此人,以及你所说的一干人等为兄实在是好奇的紧。可否一一向为兄说明。”
    “其实孟德兄现今首要大敌是冀州袁绍。孟德兄为何不询问袁绍一事?”
    “本初那方面为兄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孙策这边的人物除了跟随孙坚将军的几位老将,其余人为兄都不熟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兄希望能提前做好准备。”
    “那小子便为孟德兄介绍一番。孙策此人想必孟德兄通过战报已得知不少讯息,便先不谈此人,先谈谈孙策军中的二把手周瑜,周公瑾。此人与孙策年岁相仿,祖上位列三公,也算是名门子弟。周瑜人称美周郎,年少便胸有大志,精通韬略,是孙策的军师,计谋层出不穷,善用奇兵。为人有礼,待人宽和,在江东一带颇有名气。此人有大才,可为三军统帅。”
    “贤弟说的未免过于夸大。周瑜之才与奉孝、妙才相比如何?”
    “智谋不逊于奉孝,统兵则远超妙才。”
    曹操大惊,神色严肃了不少。
    “三把手张昭,张子布。陶谦曾招揽张昭未果,将其陷害下狱,后得他人所救,辗转江东得孙策重用。张昭可谓江东士族之首,凭他才名便可为孙策招揽江东名士。张昭善政,为孙策统御后方,正如荀令君对孟德兄的作用一样。”
    “接着便是孙策起兵的恩人鲁肃,鲁子敬。鲁肃出身巨富之家,孟德兄可参考徐州麋家。孙策起事时,周瑜前往劝说鲁肃相助,鲁肃果断举全族之力支持,这才有孙策横扫江东的底气。鲁肃此人虽出身商贾之家,但为人豪爽,喜好骑射,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单凭他能在孙策微末之际便敢投入全部家产,便可知鲁肃此人颇有胆识且眼光十分毒辣。”
    “此人眼光确实精准,恐怕能与贤弟相比了。”
    “除却这几位能臣,孙策手下猛将也数不胜数。第一猛将便是孙策本人。当今除吕布、关张外,无人可单打独斗拿下孙策。追随孙坚将军的黄盖、程普、韩当等人也誓死效力孙策。神亭之战孙策又收服了能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太史慈。还有凌操、周泰等人。”
    随着韩愈的盘点,曹操越发地严肃。如此一个大敌,一旦任由他发展,未来绝对是心腹大患。
    “孙策势力如斯恐怖,难怪能够短时间横扫江东半数地盘。对比之下,我倒是觉得不用先行针对二袁,必须将孙策在此时扼杀才行。”
    “此时对孙策动手将促使袁术与孙策结盟。一旦二人联盟,孟德兄将被牵制住难以短时间取胜。若别处有变,恐怕将有大难临头。对于孙策这方,孟德兄倒不必过于忧虑。比起兴兵讨伐,对付江东别有他法。”
    “贤弟又有妙计,可是又算得天时?”
    “此回并非天时,而是人力。孙策能够短时间拿下多地,不仅是孙策军能征善战,还因为江东世族内部配合。只要统治之人优待世族,世族随时可以做出反叛之举。即便孙策日后拿下江东各郡,只要孟德兄先击败二袁,吞并二袁地盘,再派大军南下散播征讨江东的消息。江东世族人人自危,江东政权便将从内部瓦解。世族自然会为保基业而暗中给孙策下绊子,届时无论孙策再强也无法全力施为。”
    曹操一眼看出韩愈所提建议的重要性。
    “此计甚为毒辣,孙策即便知晓世族暗中作梗也无法应对。一旦通过镇压的方式压制世族必将迎来反弹甚至决裂。贤弟的计谋也越来越狠辣了。”
    “不过都是纸上谈兵,算不得数。具体如何还得到那时再由荀令君、郭祭酒等人商议。孟德兄首要任务还是先彻底击败袁术。否则袁绍与公孙瓒交战结束后,孟德兄将腹背受敌失去主动进兵的机会。”
    “此事我也与众人商议了很久,正好孙策上表讨要官职,便让他一同出兵攻打袁术。”
    “此等军情犹关紧要,小子不便探听,便先告辞。”
    “贤弟且慢。此回出兵,除却本部兵马,我有意让玄德领兵一同出击。玄德那边缺少善谋者,贤弟此役便与玄德一同前往如何?”
    这是试探吗?自徐州一事曹操和刘备险些兵戎相向以后,三人态度就十分怪异。韩愈面对曹操的这个提议,一时不敢答应。
    “这样,我派人让玄德来东郡商议。若玄德也有意召贤弟去相助,贤弟便辛苦一回如何?”
    “若是大哥也如此想,便依二位哥哥的意见。”
    “好。此回征讨袁术,可有何人值得重点关注?”
    “袁术已是冢中枯骨,手下除了纪灵也无一战之将,无需过多在意。”
    “传闻玉玺在袁术手上,如果袁术以玉玺为挟与我方谈条件,贤弟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玉玺虽好,却比不上地盘,比不上钱粮,更比不上将士之名。请恕贤弟再次僭越妄言。若没有实力,即便有玉玺、甚至有帝位又如何?始皇因成就伟业才置办玉玺,而非置办玉玺才成就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