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隐龙现踪
作者:北窗明月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最新章节     
    南阳郡,卧龙岗。
    夏侯惇率领着三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展开了一场严密的搜索行动。他们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山林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尽管已经找到了传闻中诸葛亮居住的草庐,但里面空无一人,各种物品却是都留在草庐之中。
    \"仔细搜,哪怕把整个卧龙岗翻个底朝天,也要把诸葛亮给我找出来。\"夏侯惇心急如焚地下达命令。他虽然并不认识这位神秘的诸葛亮,但从曹操和郭嘉郑重其事的嘱托中,他深知这个人的重要性。
    时间一天天过去,夏侯惇和他的军队几乎将卧龙岗每一寸土地都探寻了个遍,但依然一无所获。连续五天的艰苦努力,却始终无法寻得诸葛亮的蛛丝马迹。夏侯惇不禁疑惑情报的准确性,但也无从他想。
    \"留下一队人马在此镇守,如果发现任何有关诸葛亮的线索或消息,立刻派人汇报。\"夏侯惇当机立断做出部署。安排好留守的兵力之后,他带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急忙赶回许都,准备向曹操禀报情况。
    面对这样的局面,司马懿也束手无策。除了已知的史实,他确实猜不透诸葛亮到底藏身何处,曹操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暂时放弃寻找。
    夏侯惇回报信息不久后,麋家也打探到了相关的信息传回徐州。得知夏侯惇无功而返的刘备和韩愈松了口气。
    “四弟可知诸葛先生可能去向何处?”
    韩愈也想知晓这个答案。传言诸葛亮时不时便会远游,或几日或几月才返回草庐。但理论上草庐内应有童子看顾。夏侯惇竟然一无所获,莫非诸葛亮已察觉到危机,提前做出了应对措施离开了南阳。
    若是如此。只要诸葛亮有心藏匿,恐怕天下间无人能够找到他的踪迹。
    见韩愈苦思冥想许久也无答案,刘备也不打算继续追问。在他看来,有韩愈这样的“妖孽”存在,也许也不需要诸葛亮了?
    “大哥,我们发一个榜单召集天下人才吧。”
    胸有大才、心有万民之人,绝对不会甘于隐遁于世,必会将胸中抱负展开。既然如此,便主动招揽,看能否吸引诸葛亮主动来投。
    过了一段时日,徐州琅琊郡内,阳光洒落在古老的建筑之上,一名身着书生装扮、气质超凡脱俗的少年正领着一个年幼可爱的小童忙碌地清扫着自家祖传祠堂。自从曹操率军攻打徐州之后,他们全家便被迫逃难他乡,至今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未能重返故里。
    如今再次回到这里,眼前所见却令人唏嘘不已——原本庄严肃穆的祖祠此刻已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景象,往昔繁荣昌盛之态荡然无存。经过大半天辛勤努力,少年和小童才勉强完成对祖祠的初步整理。接着,两人虔诚地焚香祭拜祖先,并默默祈祷庇佑平安顺遂,然后转身返回那座略显破败陈旧的祖屋稍作休憩。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际,小童突然开口问道:\"二哥,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呢?\"
    接近半月前,少年突然急匆匆赶回草庐,只收拾了极为简便的行李便带着小童从南阳长途跋涉赶往徐州。二人一路舟车劳顿,即便是少年也觉得难受,何况是一名小童。
    面对弟弟天真无邪的目光以及这个现实问题,少年不禁陷入沉思之中,一时间竟无言以对。他心中暗自感叹,原以为逃至南阳就能摆脱追杀,但终究还是未能幸免。此次出逃太过仓促狼狈,所携带盘缠仅够维持五日生计而已。
    少年轻轻叹息一声,走出祖宅眺望远方星空。只见在这徐州之地,却能见到紫微星大放异彩。少年大惊,连忙一番测算,结果令他震惊不已。
    少年回到房内,对小童说道:“去下邳城。”
    小童闻言疑惑不解,追问道:\"可是二哥您之前不是说天时未至吗?\"
    少年稍稍停顿片刻,神色凝重地说道:\"天时,变了。\"
    二人打理好祖宅与祖祠后,与乡间邻里客套了一番,便从琅琊往下邳赶路。一路赶来,徐州的变化让少年也有些吃惊。想不到在半境被曹操损毁的状况下,短短几年时间内,徐州发展的便比原先还要繁荣不少。无论是人口、农田都是原先的一倍有余。
    到了下邳城,安定繁荣的景象更是让少年暗自赞叹。在这下邳城内丝毫看不出乱世之象。往来客商不绝、烟火气息十足、城内居民待人接物都极为和善,还有许多未曾见过的事物琳琅满目,让少年与小童目不暇接。
    二人找到落脚之处,少年安顿好小童后,便打算去拜访美名远扬的徐州牧刘备。然而到了拜访之处,少年则被告知州牧外出巡视,需改日再访。少年掂量了自身的盘缠,尚能支撑两日。留下一封书信后,少年便先行告辞。
    离开不远后,迎面走来一人让少年有一股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少年不禁多看了来人两眼。对方也是少年模样,一身打扮虽非华贵却也不凡,而一身神态应是身有官职之人。
    韩愈也察觉到有一对矛盾的目光正在打量自己,顺着目光望去,那是一名衣着简朴却难掩英气的翩翩少年。虽然不能确认对方身份,韩愈也能感受到对方绝非凡夫俗子。近日虽然多有才俊前来相投,却无一人气质能与这名少年相比。
    “公子可是认得在下?”韩愈开口询问道。少年这才发觉自己的目光过于迫切,立刻拱手回礼。
    “只是感觉公子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不免多看了几眼。是在下唐突了。”
    “在下韩愈,不知公子是何方人士?”
    韩愈?少年已经在许多地方听闻过这个名字。传闻中这个人拥有着“识人之明”,许多名声不显的人才都是在他的举荐下得到重用。而他与刘关张三人之事更是广为流传。想到此处,少年不禁好奇,不知对方是否知晓自己的身份。
    “在下琅琊诸葛亮,见过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