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竞拍者的种种类型
作者:沫路   龙魄战神的复仇之路最新章节     
    “传说中的西周时期,天东液懿拥有九鼎,此鼎排在倒数第三位。它们的形状从小如僧侣的饭钵到宏伟如后母大方鼎,各具特色。”
    “这些形态背后,蕴含着历史的脉络与深远意义。然而,从西周至东周,九鼎逐渐失落,尤其是在洛邑发生了重大变故。因此,有人认为这尊鼎是宋人在九鼎遗失后,依照其中之一仿造的,那就是冀州鼎。”
    \"的确,这宝物蕴含着深邃的研究奥秘,人文魅力,时光的痕迹,乃至神秘的考古探索。因此,他们决定初次将它的竞拍价定为25万金币,现在,各位冒险者,请一同见证首轮竞价,看它将引来怎样的风暴吧。\"
    讲解者的言辞虽诱人,但是否能让众人信服,便是另一回事了。胖子略显疑虑,瞥了眼江泽,问道:“阁下,您认为他的描述准确无误吗?”
    江泽轻轻耸肩,轻挪步伐,回应道:“亦正亦邪,其中隐藏着谜团。四位鉴定大师的判断并无大碍,即便真有谬误,鉴定报告中恐怕也不会明示,因为那些往往是特定情境下的奇妙巧合!”
    比方说,有人或许握有三四枚竞价令符,允许他们与外界秘密沟通。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或许是受人委托参与竞价。在这样的大型拍卖会上,一人手持双符的现象,虽不常见,但也并非绝无仅有。
    例如,房间001出价几何?002又如何?当底东的竞价举起,其实可以直接报出价格,而举牌则意在让底东的工作人员确认竞价者的编号。毕竟,大家并非严格按照号码进行竞拍,因此持有令符甚至多枚令符举牌,都是常态。
    江泽看着这一幕,险些笑出声,心中暗想,那两位老者真是顽皮如童,竟为这事争论。对于他们的看法,江泽实在捉摸不透,原因有二:一是两人对待此事态度迥异,一位淡然处之,另一位却希望能借此避过灾祸;二是即使那位想避祸的老者,竟也会出席这样的拍卖盛会,这本身就是个谜。
    再者,他们收购周王鼎和春树秋霜图的真正意图何在?背后是否有人操纵?又藏着何种秘密?
    即便是朋友,就算江泽此刻离开房间,亲自向两位老者询问,恐怕他们也不会透露太多实情。所以,江泽觉得还是偶尔观察一下就好,不必过于探究。
    25万金币,既不算过分昂贵,也算不上低廉。如果抛开仿制品、历史文献、学术研究的价值不论,这个价位确实偏高,至少江泽是这么认为的。以起拍价而言,这类物品通常设定在12万至15万金币之间,偶尔能达18万,也是情理之中。
    如今的古董界已不再复当年的炽热狂潮,因此周王鼎的实际估价,在现实中顶多只能期望达到12万至15万金币,然而此刻竟有人出价高达25万,这般情景明显透露出一股超乎寻常的竞价热潮。
    埠苘,如何看待呢?江泽的分析是否正确,众人期待地看着东面掌控全场的主持人。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显示屏,只见屏幕上众多身影举起了各自的竞拍标志。现场与远程皆可出价,房间内的竞拍者则通过一种类似法术触控器的装置参与,这个装置会在大屏幕两侧,即主持人的小屏幕上显现。
    就如眼前的老于和老张,两人各自握有竞拍标志,此刻全落在老张手中。老于意图出价,老张却不肯让步!
    没有人能确切解读这幕景象的含义,既然如此,那就继续吧。东边稀疏的竞拍者中,的确有十几人举起了牌子。主持人对此并不惊讶,毕竟他对古物的描述已足够详尽,那件文物虽有争议,25万金币,昂贵或平价,各有看法。
    有人出价,背后原因千奇百怪。首先,必定有人被其深深吸引,财力雄厚的他们认为25万实属廉价,若是孤品,50万乃至80万亦可接受。其次,或许有人只是凑个热闹,以娱乐心态按下按钮。当然,就像某些奇异的魔法表演,有人会主动引领笑声或掌声,甚至露出悲苦面容,泪水涟涟,这类人擅长煽动气氛,效果显着!
    也有可能是会场内的工作人员暗中操作,更有第三种可能,他们代表吴用或吴元,甚至可能是那些古董行的老掌柜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盘算,纷纷举牌。
    别以为只有旁边的二十间贵宾室能主宰拍卖的走向,事实上,场内亦卧虎藏龙。许多人扮演着代理的角色,他们在人群中举牌,其真实目的是为了那些隐藏在幕后的神秘收藏家。这样的情况并不稀奇,说不定就是某个不起眼的场外人士,或者衣着朴素的过路人,将周王鼎或是《春树秋霜图》收入囊中。
    江泽不由得紧锁眉头,他直觉这场吴用与吴元之间的博弈,多半是在估量这两件宝物的真实价值,否则直接开出25万金币的高价,实在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