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襄樊,没有爱情-1
作者:宋成宗   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最新章节     
    从初六到正月十八,张书记没有失约,真的把“春酒”安排得满满当当。陈晓娜自然要每日作陪,李明宇则继续负责安全接送她们。几乎每天的路程都一样,“春酒”后先送张书记回家,再送陈晓娜。
    让陈晓娜困惑的是,每天都有一些时间与李明宇单独相处,却再也见不到李明宇像那天送自己回南漳般的主动,没有微笑也没有交流。陈晓娜心想,大概率是自己多情了。
    陈国强举家迁到襄樊的时间在正月初八,主要是怕误了陈晓非正月初十到新学校报到。
    正月十六的时候,陈晓娜向张书记告了个假,再次在人民剧院登台,兑现了陈国强对领导的承诺,女儿再次让他在领导跟前有面儿。
    正月快结束的时候,张书记的“春酒”也已还得差不多了,陈晓娜才算感觉到放松,而她的工作才算得到实质性的安排。
    作为张书记的秘书,正式上岗的第一天,就被张书记带着到商场转了一圈,差不多和每个柜台、部门的人都打了个照面,也是为了方便今后的工作。在商场开年的管理会上,张书记又向各部门领导再次介绍了一次陈晓娜,她的入职亮相才算告一段落。
    在柜台亮相的时候,陈晓娜再次遇到了那位体态丰盈的女售货员,基于上次的相遇,她对这位女售货员的印象又增进了一层。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相遇在那天下班后再次发生,而地点则改在了爸爸单位的家属院。
    “陈秘书,这么巧?原来我们住在同一个院儿里。”
    陈晓娜没有想到单位上的同事会和自己住在一个院里,对于这样的招呼,多少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是挺巧的!”
    对于刚踏入社会的陈晓娜来说,这样的碰面她还没有学会如何应对。
    “瞧,咱们就见过两面儿,还没有正式介绍过呢!我叫田蓉,我丈夫也在税务工作。看着我比你年长些,如果不嫌弃,你可以叫我蓉姐,单位上的人也都这么称呼我的。”
    田蓉的职业习惯让她意识到陈晓娜对自己还没有像一个院儿里的人那般熟络,甚至于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很清楚这种小女生的陌生感与防御意识,需要自己更主动些。
    “瞧您说的,蓉姐,我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懂,以后还得请您多关照!”
    其实,这段时间在和钱碧尘、张书记的相处中,陈晓娜已经学到了很多社交上的知识,对于田蓉自然也就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说辞。
    “瞧,咱多有缘啦,一个单位工作,又住在同一个院儿里,以后可不是我关照你,而是要妹妹多关照才是。”
    田蓉当然明白,陈晓娜现在是张书记眼中的红人,时间虽然不长,但起点高,是商场里其他女孩子都比不了的。再说,这秘书的职位可大可小,别说秘书了,就连那个给张书记开车的跟班司机李明宇,那也是人见人巴结的主儿。
    “蓉姐客气了!”
    “对了,说咱姐妹有缘可一点儿也不过分。咱俩在一个单位,我丈夫刘建设和你爸爸也在一个单位,我听建设说,你爸爸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这次升调那可是破了他们局里的先例的。”
    “爸爸也是刚调过来,我对他的工作也不懂,以后也要请建设哥多帮帮他才是。”
    陈晓娜这两天的“春酒”算是没白喝,场面上的话,她从张书记那儿学到了不少,只是再往下聊,她真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了。
    “蓉姐,我得先回去了,家里刚搬过来,我妈一个人在家收拾,我得回去帮帮她。实在不好意,以后我们再找时间好好聊!”
    “瞧我这人……是我不好意思才对,就是觉得妹妹人好,想多和妹妹说几句话……没事儿,来日方长嘛,赶紧回去吧!”
    陈晓娜的话让田蓉感觉到有些难为情,但是她毕竟是在商场工作的,平时接触的人类型不一,对于陈晓娜的表现自然是轻松应对。
    田蓉这都不算什么,像她这样的女人,在汉江商场可比比皆是。除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之外,哪一个人的容貌不是百里挑一?那个年代,售货员的工作可是很多女孩子渴望的职业,轻松、体面、交际广。虽然薪酬上看着一般,但是如果能攀上一个不错的男人,往后的小日子自然是过得美美地。
    大部分的商场都是女多男少,汉江商场自然也不例外。李明宇在商场的年轻男性里算是个拔尖儿,自然在这个女人堆儿里也是受宠之极。商场本就是个是非之地,售货员总是会时不时地整出点儿绯闻,而汉江商场,自打李明宇入职以来就成了绯闻的中心人物。
    年轻帅气的李明宇是很多女性的倾慕对象,但是人无完人,是人都会有些烦恼,而李明宇的烦恼就是自己的“出身”。在九十年代初期,“出身”这件事儿还是很被人看重的,别小看了户口本上的“农业”或“非农业”,一字之差,人的命运就全然不同。
    李明宇家住在泥咀附近,离市区不算太远,算是郊区最早与市区通公交的地方,到市里来回也很方便。
    他家家境不是很好,这也导致他未能读完高中就中途辍学。但是这人偏又生性高傲,总觉得自己与其他农村孩子不太一样,生来就应该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偏是命运弄人,一心想做城里人的他竟然被现实给压在了黄泥地里,令他难以服从,一心只想摆脱这种命运的羁绊。
    辍学后,李明宇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跟爸妈下地干活,就想着有一天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每天在家里待着无所事事,有事没事总往市区里跑,时间长了,就成了爸妈的一块心病,总担心着这么下去,这孩子没准儿会跟城里的那些坏小子们混在一起。
    老两口拨拉着身边的亲戚,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算是能搭上边的远房亲戚,这人在市里的商业系统工作,职位上也算是有些分量。老两口本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为了儿子也算是豁出了脸面,硬着头皮辗转求上了这亲戚。好在这房亲戚十分给力,再加上他对李明宇的印象不错,觉得从外貌上不会丢他的面儿,这才应承了极力去办。没想到,事情竟然成了,也就遂了李明宇的心愿。
    李明宇进商场的那年和陈晓娜一样,正好满十八岁,那时候张玉琴还没有被提升为书记。
    一开始的时候,他被安排到副食部,和田蓉一个柜台,算是名义上的师徒。这田蓉,原本也是苗条动人的女人,生完孩子后,体型日渐变得丰盈,与丈夫刘建设形成了体型上的反差。快四十的女人,打扮起来不比那些二、三十岁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花哨,生完孩子后,整个人的性情也变了许多,除了喜欢打扮、喜欢漂亮之外,还多了些嫂子们才喜欢的八卦和是非,对于男女之事,尤其眉飞色舞。最要命的是,她特别喜欢招惹帅气的小伙儿,每次柜前来个小伙儿,但凡是长相标致点儿的,她一准儿会拖着对方不停地闲聊,直到对方离开,往往都是商品没销出去,时间倒搭进去不少,为此,她没少挨主管的责骂。但越是这样,她越是来劲儿,也因此,大家在背地里送了她一个雅号,唤作“花姐蓉”,这雅号传到她耳朵里,自然是能读懂其中要义,但也不过是一笑了之。
    对于李明宇这个“徒弟”,“花姐蓉”可谓是相当满意。无论是从年龄、身材还是长相,她觉得都算是男孩子中的极品,这让“花姐蓉”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李明宇虽然是农村子弟,但对于男女之事却比同龄人早知了许多,只是在这件事情上,他有自己的打算。邻村有户人家的孩子,只比自己大两岁,不管是身材还是样貌都不如自己,也是通过关系在市区找了份工作,没两年就娶了单位领导的女儿,还把户口本上的“农业”变成了“非农业”,他觉得这才是自己的将来。他不能将感情和精力花在对未来没有作用的人身上,不管那个人对自己如何,自己的这副皮囊好歹也是一项资本。
    田蓉对李明宇那可谓是花足了心思,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图个什么。对于李明宇这样的男孩子她也不是没有遇到过,但是李明宇就像是一个极大地磁场,不断吸引着她,令她着迷,甚至于痴狂。
    不管田蓉对李明宇如何臆想,在行为上却能自持把控。很多同事都在私下议论,说“花姐蓉”这是进入了第二春。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李明宇对她的关注,但凡是李明宇对她展露出那口洁白的牙齿,就能让好激动好几天。偶尔有那么一两次肢体上的接触,更是让她连续几天兴奋不已。
    不过,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田蓉这般对李明宇痴狂,总归是躲不过“情难自控”的时候,也正因为如此,在经历过一件事情之后,她对李明宇总感觉有所亏欠。
    有一年,商场大盘点,负责副食部盘库的是田蓉,她安排李明宇和另外一位同事唐媛一起完成。趁着大家都在低头清点货品的时候,田蓉借着清点货品的名义,走到李明宇身后,故意将身体靠在杝的身上,她见李明宇没有反应,便放大了胆,用手在李明宇的臀部上轻轻地捏了一下。
    其实,李明宇对于田蓉日常的举止早已心生反感,只是碍于面子,没有说破,他是聪明人,不想因此得罪一个人。更何况,他比谁都清楚“花姐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只要不太过分,也就由着她去。
    被田蓉在臀部上这么一捏,原本李明宇是要发火的,但想着这样做毫无意义,不会有人相信田蓉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反而会让自己变得难堪,说不定还会成为他人的笑料。想想还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心想,只要别太过分,就算了吧。
    可这位“花姐蓉”当时偏又处在极其亢奋的阶段,见李明宇没有做出拒绝的举动,自然像是得到了某种授意一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她从李明宇的背后走到货架前,与李明宇并肩紧贴着。李明宇冲着她难为情地笑了笑,没想到这个笑倒成了她进一步的动力,她以为这是李明宇对自己行为的认同甚至于是某种暗示,紧接着,她的手伸向了李明宇。李明宇只顾专心清点货架上的货品,根本不会想到田蓉会在这种场合下对自己“出手”,他感觉到被人挤捏的疼痛,他恼火了,但仍旧没有迸发出来,只是冲着田蓉给了她一个极其憎恨的眼神,田蓉这才清醒过来,一脸的微笑戛然而止。
    事后,田蓉十分后悔,她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了?就像是着了魔一样,一切都不受大脑的控制,好在李明宇当时没有翻脸,否则,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也正因为这件事,她从心里感激着李明宇。
    田蓉收起了自己对李明宇的一切臆想,举止上开始变得规矩起来,不过,在内心里她还是有些担心,生怕哪一天李明宇把这事张扬出去,她怕是再也不能在汉江商场立足了。再严重些,如果这件事被那些爱讲是非的小媳妇们传扬出去,如果……被刘建设听到,那后果……她倒不是惧怕刘建设,而是觉得这件事可能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
    说实话,刘建设挺平庸的,但却是一个不错的丈夫。结婚这么多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无不依着她。这样的男人,虽然遍地都是,但真要到让她重新去寻找的时候,她又觉得有些困难,毕竟自己最有本钱的年华已去,皮囊也不抵从前。
    李明宇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反而显得十分淡然,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其实,他很聪明,知道这件事是以后能掐住田蓉的最好工具,再加上,事后田蓉对自己的态度完全转变,反让他觉得“坏事变成了好事”。每次看到田蓉的时候,他都会如往常一样极甜、极亲地叫着声“蓉姐”或是师父,看到田蓉的尴尬与躲闪,他反而打心眼里开心着。
    李明宇在整个汉江商场的女人堆儿里沦陷,不得不归功于田蓉内心里的那份亏欠。
    自打那件事情后,田蓉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打扮上也低调、收敛了许多,最主要的是每位女同事都感觉到她的异常“热心”。她不断张罗着把李明宇与商场里的每一位女性进行配对,不管对方是姑娘还是媳妇儿,“花姐蓉”的这份“善举”深得这些女同事们的欢迎,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李明宇够帅,对这些人来说,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
    副食柜台像是个开放的平台,每天早中晚,只要是李明宇当值,柜台下面的柜子里都被塞得满满当当,各色各样的零食堆在里面,唐媛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李明宇对这些零食并不感冒,反而觉得这些东西会破坏自己的体型,在没有找到那个可以帮他把户口本上的“农业”变成“非农业”的人时,他是不会了随意将自己的情感给了任何人的。但是,他又从未放弃与这些热情的姑娘或是媳妇儿们的约会,他甚至觉得这是一位成年男子的正常需求。
    很快,李明宇在汉江商场也有了一个雅号,唤作“战神”。每天下面都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关于李明宇与他人的风流事,有些还讲得详详细细,像是在搞一次现场直播似的。虽然传闻不少,但真正能帮他把户口上的“农业”改成“非农业”的人却一直没有出现。
    直到张玉琴升任书记后,把李明宇调到了办公室,传闻得到了升级,大家一致觉得,这是李明宇私下与书记间发生了什么交易才得以调任,张玉琴也听到了这些传闻,她觉得能在商场里流传的传闻都不算意外。她只是单纯地觉得李明宇形象好、脑子灵、拿得出手而已。
    李明宇也没有让她失望,调到办公室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开车,而那时商业系统正好给汉江商场奖励了一台车,在张玉琴的安排下,他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书记的专职司机。
    陈晓娜的出现是他所没想到的。
    商业局每年都会给汉江商场批几个转正的名额,倒不是因为商场的人员流失问题,而是很多人把进入商场当成职业跳板,转正后有关系的都托人调到其他地方去了,这就使得商场每年不得不补充一些名额。
    去年算是个例外,商场没有人员调走,新进来的人自然也就没有机会获得转正了。李明宇在转正这件事情上也是等待了许久,这是他能把户口本上“农业”变成“非农业”的途径之一,只是自己的关系远没有其他人的硬,这才导致一直都还是个临时工。好不容易搭上了张书记,成为了她的专职司机,原以为这样就可以有机会转正了,谁知道突然出现一个陈晓娜,名额本来就少,这下就更没戏了。
    按理说,李明宇对陈晓娜应该心存怨恨才对,但是当他第一眼看见陈晓娜站在门卫室外面时,这种怨恨就莫名地减少了。到第二天,田蓉把打听到的有关陈晓娜的情况悉数告诉他之后,那些怨恨居然完全消失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在陈晓娜的面前沦陷了。
    李明宇没有想到的是,陈晓娜同样在那一刻被沦陷。
    按田蓉了解到的情况,再用李明宇的标准来衡量,借助陈晓娜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但从目前商场里的人员情况来看,他也没有其他更好地选择了。他想着,陈晓娜的家庭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有能力抢走自己的机会,那么一定也有方法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试探,李明宇决定“拿下”陈晓娜,但是他又想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就故意放缓了速度,故意在试探性提出“约着看电影”的邀请后变得沉默,他想着,这样一来既可以看到陈晓娜的态度,又可以刺激对方从被动转成主动,这样一来胜算更高。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挺冒险,万一陈晓娜不吃这一套,万一最后的结果并非如自己所想那般,又将如何?后来再想想,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妥,反正又没什么损失,机会都让陈晓娜拿走了,他还怕失去什么呢?大不了就多一个怨恨的对象,以自己的外形条件,找个像样的女人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