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成寡妇还当了奶奶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娘啊,你醒醒啊,你不要死啊,孩儿已经失去了爹,不能再失去娘了啊!”
    “娘啊。。。”
    “奶奶啊。。。”
    赵远珍捂着疼得厉害的脑子,听着耳边的哭闹,只觉得脑子疼的更厉害了,这是谁啊,大早晨扰人清梦。
    勉强睁开眼睛,看着眼前一张黝黑的脸,身体立马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只可惜打挺打到一半没起来,又软趴趴的躺回去了,这人是谁?怎么闯入我家?心中惊疑不定,更是暗暗观察周围情况!
    “娘,你醒了!!太好了 ,娘醒过来太好了,太好了,娘 ,呜呜呜。。”
    那张黝黑的脸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着说,看的赵远珍脸一黑,太脏了。
    突然,赵远珍脑子一阵阵的刺痛,抵抗了一下,没抵抗住又晕过去了,随后一段记忆传来。
    接收完记忆,赵远珍发现她穿越了,穿越到这个和她同名同姓的妇人身上,原主相公是个镖师,此次跟着镖锔走镖。因为路遇山匪抢劫,不幸落崖死了,突听这个消息,原主一时急火攻心,直接就死了,她就穿越过来了。
    理清了现在的情况,她得先把看热闹的村里人,和镖局的人打发走了,回头再想其他的。
    然后慢慢睁开眼,佯装柔弱的,对着还在身边黝黑脸的大儿子说:
    “娘没事,扶我起来”
    黝黑脸一怔,连忙又喜极而泣的哭起来
    “呜呜呜 太好了,娘 你又活过来了。。。呜呜呜”
    赵远珍:。。。
    赵远珍就着他搀扶的手,慢慢起来,又看到他鼻涕眼泪的,不动声色的松开了他的手,没错,嫌弃!
    赵远珍,慢慢弱弱的走向还在院子边,那里站着来报信的镖局的人,随后欲语泪先流,对着镖师说:“当家的尸身可带回来了?”
    镖局的有些忐忑:
    “嫂夫人,青河的尸体我们没有找到,当时他为了引开火力,边打边退,最后体力不支又加上伤势过重,一时不察掉下了悬崖,但是随后我们的人去搜寻了三天,没有找到。所以。。。 但是您放心,我们会给您赔偿金”。
    所以就没带回来?那是不是也有可能没死。这小说看多了,这点剧情套路还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他是走哪个套路?
    是落入悬崖大难不死,习得神功,从此开启传奇人生。
    还是撞到头失忆,被一貌美可人的姑娘救了,然后两人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但是随后一想自己都是奶奶了,他这个爷爷估计也只能是个貌美的中老年妇女拯救了!不然哪家年轻貌美的小姑娘牙口这么好,吃这么老的牛。
    咦,想想就刺激!
    赵远珍收起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偷偷的使劲拧了一下自己,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她看着镖师开口道:
    “如今连个尸首也没有,我一个柔弱的寡妇,连当家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可怜坟墓都起不了,如今这天气,连年干旱,去年已经没有多少收成了,今年怕是又颗粒无收,家里全靠着当家跑镖的银钱过活,我又是个病弱不堪的,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就你懂吧 得加钱!!
    过来报信的镖师看她这样,也觉得有些愧疚,如今年月不好,连年干旱,田里颗粒无收,朝廷又不作为。世道乱的很,要不是如此,那山匪也断然不敢公开抢劫他们龙门镖局。
    “嫂夫人,您节哀,这100两银子是我们东家给您的补偿!”随后从牵着的马身上的搭子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递给了赵远珍。
    赵远珍一边哭着一边接下了递过来的小布包,随后打开看了一下,一个稍大一点的银元宝,剩下的是五个小元宝。差不多是100两的样子。
    “感谢您来送信,我一会去准备午食,您在这吃个饭吧”
    “那倒不必了,嫂夫人,镖局最近忙的很,我不能离开太久,得赶紧回去,这就告辞了”
    随后便牵了马准备离开,但是突然又回头对赵远珍小声说到:
    “嫂夫人,我们东家之前得到消息说边境不太平,金人又入侵,这次朝廷的应对不如以往,粮草和武器都没有,怕是要不了多久金人就要破关了。”
    “那你们东家有没有说具体还能支撑多久?”赵远珍一惊,急忙问道,随后从刚才的小布包里拿出一锭小银子递给镖师。她也想拿点别的碎银子,奈何她现在除了这100两根本是身无分文。
    她们这个朝代地图版块大概相当于宋代,她所在的位置属于燕山府。
    镖师推拒着没有接。
    “东家说,最快十日,慢的话也不会出半月,东家最近已经在收拾准备搬家,嫂夫人也早作准备吧!”
    随后跨上马走了!
    赵远珍看着走远的镖师,随后回过头来,发现看热闹的村里人还没走,开口对大儿子说到:
    “辛百,你去搭个棚子,准备一下你爹的后事,如今你爹的尸身没有找到,我们便入一个衣冠冢吧”
    “是的,娘。。呜呜呜”大儿子张辛百应到,随后抹着泪去准备搭棚子
    “老二家的,我让你爹和你们一起去操办,你不要太过担心,这事还有我们呢”一个瘦弱的老太太抹着眼泪上前说到
    从获取的记忆力里知道,这是原主的婆婆孙张氏,赵远珍点点头!“谢谢娘,那就辛苦你和爹多操心了”
    孙张氏擦了眼泪说:
    “我去跟你爹说”
    随后走向一个还算高但是也很瘦很黑的老头,是原主的老公公张三道,老头也眼睛红红的,倒是没有哭,但是表情也很难过。
    张三道听了孙张氏的话,走过去对村长说:“如今家里遭了这般事,还望二叔帮忙置办一下,等晚上请帮忙的人喝一顿高粱粥!棺材就用我之前买的那口吧,”
    在村里,一般上了年岁的老人都会给自己备一口棺材,哪曾想自己还用到,如今先给儿子用上了,这真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村长是张氏一族排行第二的,按照辈分张三道应该叫一声二叔,但是实际上岁数还比张三道小个十岁左右的,只是辈分在这。
    村长点点头,如今年月不好,高粱米已经是顶不错的伙食了。
    随后开口说:“你也节哀,这个家还得靠你呢,老二(张清河)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谁知道会遭这样的灾,唉”
    随后点了几个壮劳力去山上挖坑,想着年月不好,这人又没有找到尸首,今天就操办完这些事情吧,不然还得费侄子家的饭食。随后围观的上山挖坑的挖坑,找石碑的找石碑,村里有会刻石碑的工匠人,倒是不用去镇里了,一下子就都忙碌了起来。
    赵远珍随后对一旁哭的眼睛红红的一个年轻妇人说到“老大家的,你去准备伙食,晚上煮高粱米粥,一会儿来我屋里拿粮食”
    赵远珍大儿媳钱小慧还没开口,一个瘦的颧骨突出,吊翘眼,一看就尖酸刻薄的长相的人过来,忙说道
    “哎呀,我可怜的二弟媳妇,命咋这么苦。如今年纪还这般轻,就要守寡了!可怜见的”嘴上说着同情的话,可是那表情却没有一点同情,倒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赵远珍瞥了一眼来人,是张青河的大哥张青山的媳妇吴二萍。
    吴二萍和他们二房向来不合,人又是勾心斗角贪小便宜没够的。
    一直嫉恨张青河当镖师赚钱多,早些年还没分家的时候,仗着是长房长媳没少挤兑赵远珍。
    后来因为赵远珍怀老二张辛年的时候,经常苛待她,导致她气急晕倒,后来张青河跑镖回来,知道这件事以后强硬的分家了,就怕他不在家,妻儿被这个大嫂欺负!
    好在公公婆婆还算是个明事理的,知道赵远珍这个性子,不分家怕是要被欺负死。
    顶着父母在,不分家的压力给他们分了家。从此赵远珍她们就分了家自己过。并在老房旁边的地方又起了四间房子院。
    “是啊,大嫂,如今当家的没了,剩下我们孤儿寡母费怕是难过活,你也觉得我们可怜,那我们就回老宅一起过吧”
    听了这话,吴二萍一脸吃了屎的表情,说什么也不让她们回来,当初不愿意分家是看中老二能赚钱,如今人死了,就剩下一群吃白饭的,家里本来就没什么粮食,还想来蹭吃蹭喝。
    “呸,当初分家可是说好了的,现在你想回来,那是不能够的”。
    不过转眼一想,那镖师好像给了个小布包,多说是赔偿金,就是不知道是多少。如果她拿出来给自己的话,也不是不行,便又说到:
    “二弟妹啊,我可看见那镖师给你拿个小布包,是老二的赔偿金吧 ,多少啊,如果你带着这个回归老宅一起过活,也不是不行”
    赵远珍心里翻了个白眼,想的还挺美。
    “大嫂,哪有什么赔偿金,不过是当家的生前留下的一点随身物品,镖师送过来给我做个念想啊。”随后眼睛瞥到婆婆孙张氏走过来,便又开口到:
    “当家的不过才去了,大嫂便想要我们的银钱,这让我们孤儿。。。”
    “什么?老大家的你是越发的不把我和你爹放在眼里了,我们还活着呢,你就敢在老二刚没的时候过来惦记她家的家产。既然如此,不如你们也分家出去自己当家得了!”
    孙张氏大声的说着,她早就看不惯这个吴二萍了,奈何这么多年了,想着再将就将就她也就走了,眼不见心不烦,可如今竟不知她还如此的不要脸。
    吴二萍讪讪的,不敢再说赔偿金的事情,她一直不想分家,她觉得早些年张青河赚的钱都交到了公中。
    还有这些年她们大房赚的钱也都在中公,爹娘手里肯定有钱,现在要是分家了,那不是拿不到那笔钱了。所以这么多年她怎么也不愿意分家出去过的。
    “娘啊,您说的哪的话,我就是过来问一嘴,怕弟妹以后孤儿寡母不好过活,啊呀,我好像好长时间没看见虎子了,我去找找他”。
    可能怕再挨训,便急匆匆的走了。
    “老二家的,你大嫂的话,你不要当真,要是你们真的不好过,想回来也行,我去和你爹说”
    “娘,您放心吧,我们还能过呢,要是实在不行,我再跟您说”。
    没有透露赔偿金的事情,赵远珍现在还没太熟悉这些人,觉得钱财还是不要露出来考验人性了。
    老太太点点头,便去忙去了。
    “娘,这是四奶奶给扯出来的孝服,您换一下吧。”
    二儿子张辛年媳妇儿李志娟拿着孝服走过来,搀扶着赵远珍向屋里走去,准备换上孝服。
    换好孝服的赵远珍对着铜镜看了一眼!感慨着,果然啊,要想俏,一身孝。
    原主的本来就瘦弱,如今虽然当了奶奶了,但是也才36岁 ,又加上有个镖师相公,不用像别的妇人那般辛苦。
    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基本上都在灵堂里迎来送往答礼。好在是衣冠冢也下好埋上土了。这事算是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