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逃难开始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娘,你回来了”。
    张辛年看着牵着马进院子的赵远珍,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把马牵过来
    “娘,马好了啊!是找到那个草药了吗?我看它精神好了很多啊。”
    “嗯,运气好,找到了草药喂给它吃了,你去把三个牲口都喂好草料,顺便饮一下水。明早好拉车。”
    “好的,娘,我这就去。”
    “哎,等会儿,你把牛牵过去,给你爷爷送过去,交给你爷爷。就说多买了匹马,怕他家一个牛不够用,这个给他家用吧。”
    “好的,娘,我把这两匹马添上草料就去给我爷爷送过去。”
    赵远珍点点头,向着屋里走去,看着老大媳妇钱小慧和老二媳妇李志娟还在烙饼,已经烙了好大一摞了。
    “娘,你回来了,我和大嫂今天烙了50张,昨天粮食都用完了烙了70张,我想着这些差不多就够了,再多怕是吃不完,会坏掉。”
    “好的,你俩看着来就行,我相信你俩能做好,娘我这个身体,唉。你爹又去了,以后这家里家外你们就自己做主吧”
    “娘,是不是我俩哪惹你不开心了?这个家肯定是娘你当家的。”
    钱小慧听着婆婆的话,是不是自己粮食用的多了,娘不开心了。紧张的直搓衣角。
    “没有,没有,娘是觉得,娘岁数也大了,有些事想不到那么多,精力也怕顾不全,这明天开始逃难。
    你俩都是聪明的,能担重任的,娘真心的觉得交给你俩,我放心,你俩好好干啊,娘相信你俩能行”。
    随后拍拍她俩的肩膀,一副信任的不得了的神情。
    随后就去卧室,准备躺一会,这一天走来走去的,是真的累啊!
    钱小慧和李志娟看着她婆婆就这么走了。俩人面面相觑。有点不太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娘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不过总归娘信任我们是好事,我们就好好的把事都做好,让娘放心总归是没错的。
    大嫂我一会去收拾东西,把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下的我叫辛年帮我搬地窖里去。”
    “嗯,好的 ,那我把饼都找布包好,然后烧水晾好装水葫芦里,那两只鸡,我一会也杀了。
    一只一会就炖了,晚上吃一半,明早起来下个面条继续吃,这样明早吃的暖和饱饱的,好赶路,剩下的我给风干了,留着路上吃。”
    “好的,大嫂,那我也去收拾去了。”
    。。。。
    等赵远珍睡了一觉起来都要吃晚饭了。走出来,发现晚饭已经在做着了,还挺香。
    在灶前烧火的钱小慧看着她起来,立马站起来了
    “娘,你醒了,我想着明早咱们就走了,就把那两个鸡杀了,一个炖了,另一只风干了留着路上吃”。
    说完忐忑的看着婆婆,婆婆不会怪他自作主张把鸡杀了吧。
    “嗯嗯,不错,做的很好,你想的对,娘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还得是你们年轻人心细,娘就说你们是聪慧的,果然没看错的”。
    鸡汤得猛猛的给他们灌下去,这个家都得支愣起来,我可是只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好的,娘,那我准备晚一点再多做一点咸菜,这样回头路上我们不方便生火的时候可以直接吃。”
    “嗯,可以的,我看那鸡蛋也都做了吧,不然路上怕是不好带,你觉得呢,小慧啊”。
    赵远珍真的不想只吃没点荤腥的腌菜梗啊!
    “好的,娘,那我把鸡蛋一半煮熟了,明天每人发两个,剩下的和咸菜一起炒熟了,放点油,这样能放的久一点。还有娘,您买回来的那块肉。。我们都没敢动,还在那放着。”
    “那块肉你看着弄吧,我看好你的手艺,你做饭向来是不错的。”
    “娘,你放心,我能做好”。
    钱小慧暗暗在心里想,婆婆如此信任自己,20斤肉就这么交给自己了,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不辜负婆婆的期望。
    “那你做吧,娘出去看看去”
    “娘,你醒了,这是爷爷给的银子,爷爷说家里的银钱都买了粮食,没剩多少了,只能先给拿这么多,回头有了再补给咱们”。
    辛百拿着10两银子递给她。
    赵远珍接过银子,这老头果然是不错的,是个明事理的,不贪便宜。
    还有那小老太太,也是不错的,每次都是刀子嘴豆腐心,自家有什么事都会帮忙,自己以后也能多多照看一下。
    院子里找了找,没看见老三
    “辛书呢?娘找他有点事。”
    “娘我去给你叫他,他和二弟在地窖整理东西呢”说着就放下手里的木板,跑去地窖了。
    “娘,你找我?”
    “嗯,我这有个地图,你帮我再比照着画一版简易一点的出来,画完给你爷爷送去,你自己找个说辞。”
    逃荒这种事,还是得有个地图更稳妥一点,万一村长跑偏了怎么办。自己又分辨不出来。
    “。。。。好的,娘”
    张辛书本来是想问地图哪来的,又被后边的话一噎,就憋回去了。总归娘亲是有秘密的,早晚一定要问问娘亲。
    晚上吃的炖鸡,味道很不错,就是炒野菜觉得有点寡淡,随后想起来家里的调料除了盐也没啥了。
    站起来,走进屋里,把从县令那搜刮的各种调料都拿了一小份出来。
    想了想又从系统买了点干辣椒出来,1积分20斤。
    说实话,按照银子的购买力兑换过来,差不多50块钱一斤了。
    但是没办法。跨界物品都是比原贵世界了很多!
    谁让咱跨界了呢!
    拿出一些辣椒和其他的调料,都交给了钱小慧,她决定了,小钱同学以后就是御用厨子了。
    “小慧,这是娘昨天买的调料,你收着,以后做饭的时候你看着用。”
    “好的,娘。我知道了。”
    钱小慧激动的点点头,看来婆婆真的认可自己。
    看着二儿媳妇李志娟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刚要坐下的屁股又抬起来。
    去翻出来今天买的那个双层纱布递给她。
    “志娟,这纱布一会你做几个口罩,就是这样一块布捂在嘴、鼻子这里然后有二根线这样挂在耳朵上,你看能做几个,把这一块布都做了,子衿的也要做,多做几个。”
    赵远珍给她比划着口罩的样子,让她看的更明白。
    “好的,娘我看明白了,我一会吃完饭就做,我一会就先做一个出来给您看看。”
    李志娟也激动的很,娘果然也是认同她的。
    果然吃完饭不一会,李志娟就拿了个样子给她来看,做的还不错,口罩的角落里还绣了个小小的花样。
    “娘,你看是这样的吗?还有我想着我们这么多人,怕记混了,就想着每个口罩做个标记,每人都有自己的图案,这样就不怕用错了。”
    “可以,不错,你这个想法很好,属于开拓创新了。继续努力,为娘看好你。”
    看着她美滋滋的拿着样品走了,年轻人,还是好骗啊,不对,读书人怎么能说骗呢。
    年轻人,真的好励志啊。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儿子媳妇们已经都起来了。
    “娘,您起来了,我马上摆饭。”
    钱小慧看见他起来了,马上把饭摆上,是鸡汤苗条,每人还有1个鸡蛋,中间还有一盘小咸菜,是鸡蛋炒青腌菜。
    赵远珍洗漱完了便坐下开始吃饭。面条不是纯白面的,掺了玉米面,味道还可以,又是纯手擀的,很劲道。
    “面条不错,很劲道。小慧做的不错。”这碗鸡汤你给我喝下去吧,我的御厨。
    钱小慧脸红红的笑着,婆母最近也太好了,这夸奖比之前嫁过来的这么多年的都多。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做好事情。
    李志娟看着大嫂被夸奖,随后起身去她屋里,把她昨天晚上做好的口罩都拿出来递给了赵远珍。
    “不错,针脚细密、平整,绣花也别出心裁,有创意。好看,比我预期的成品好太多了。”
    你也给我喝下去吧!我的小儿媳妇。
    “娘,回头有时间我再给您绣几双花鞋,我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学过绣花的。
    只是后来忙,一直没有时间。。。啊 不对 我不是说嫁来咱家就忙。。是咱家家境殷实,田地多,不想我娘家,地少,我才学了绣花。”
    说到娘家,昨日俩人已经,都给隔壁村的娘家送了消息,让他们也去逃难。
    李志娟感觉自己越说越错,不会惹婆母生气吧。
    赵远珍不在意的摆摆手,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没事,娘没觉得你说的有什么错,你会绣花是好事,回头我给你找点样子,你看着秀啊”
    “嗯嗯,好的娘。”
    看着婆母怪她,她才放下心。婆母脾气真好,自己切不可以白眼狼辜负了婆母的好。
    吃完饭出去一看,两辆马车已经装满满的了。
    本来是牛车的那辆板车,装了所有的粮食和一口大水缸。水缸装满了水,用油布捆好口,又盖上了盖子。
    粮食上边又放着其他锅盆桶行李等杂物遮挡着粮食袋子,整车都又用油布盖好了。
    另一辆马车也装好了,坐榻还贴心的放上了一床褥子,小柜子也装上了她们的衣服和平时需要的小零碎。
    小抽屉那边也放上满了调料等生活用品。随后老大又去把她房间的行李也抱过来装进了柜子了。
    赵远珍想到她的小背篓,又赶紧回去拿上小背篓,还有昨晚收拾的衣服等包袱也递给了老大。
    赵远珍就着小背篓从空间里拿出小铁锅还有小泥炉,还拿了点炭,递给了在车厢边的钱小慧,想了想又从背篓里拿出2条腊肉还有一些点心又递了过去。
    钱小慧看着婆母拿出的这么多东西赶紧接过来,腊肉一会放在马车的桶里,碳也放那辆马车里。
    “娘,这个泥炉放车厢里吗?”
    “嗯,放车厢里,辛百,去把我房间的炕桌拿过来放车厢里,然后小慧你把泥炉放炕桌上,这个小铁锅也放上去,点心放抽屉里吧”
    “哎,好的。娘”
    都收完了以后,辛百低低的过来问
    “娘,咱们走吗?”
    “走吧”
    随后上了马车,她和两个儿媳妇以及小孙子一起坐在车厢里,二儿子辛年和三儿子在外面坐着赶马车。
    张辛百他把门锁好以后,又不舍得瞅了瞅从小住到大的院子,怕是从没有机会回来了。随后赶着马车跟着走向了村集合点。
    到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都到了。只有十几家有牛车,其他的都是板车。
    张三道家虽也是两辆牛车,但是人多,张青山生了两个儿子。
    老大张辛生娶妻郑双儿,生有大儿子张子虎,今年八岁,二女儿张子梅,今年五岁。
    老二张辛优娶妻周红,只生了一个小姑娘,张子雪,今年三岁。
    只有这三个小娃娃在牛车上坐着,其他都走着,小老太太也在走着。
    赵远珍暗暗咋舌,幸好分家了,不然不能心安理得的坐在马车上啊!
    老村长点了人数,看着齐了,又回头看了看村子,一咬牙就敲了锣上路了。
    全村50多户,500多人由此开启了逃难之路。一行长长的队伍,顺着蜿蜒的村路慢慢的前进着。
    赵远珍家在队伍的中间段,跟老宅那边隔的不是很远,隔了几户在他们后面。
    排入队伍的时候,让张辛百赶的马车走在了前面,那辆车都是粮食,放在眼前看着更安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