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买水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赵远珍日常给小子衿启蒙。
    顺手把昨天换的金线和金叶子拿出来递给钱小慧和李志娟。
    让他俩看着弄个贴身布兜,把金线和金叶子藏在里边。
    金叶子一共14个,金线20根,她们七个人。金叶子每人分2个,金线每人分3根,小子衿分2根。
    又拿出来点碎银子和铜钱,每个人分了100个铜钱和5两碎银子。
    两个儿媳妇也给每个人做了结实的钱袋子。这些准备放在明面上的。
    明面上的钱没给小子衿碎银子。只给了10个铜钱。孩子太小,给了太多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钱小慧细细的嘱咐着小子衿,放在贴身上的金叶子和金线一定不要拿出来。
    哪怕被换衣服也要解下来偷偷的藏好。谁问也不要说,谁也不能告诉。这是给他保命的钱。
    虽然大家都希望用不上,但是该嘱咐的还是要嘱咐。
    急匆匆的走了两天,每天都在尽力赶路,终于进入了河间府地界。
    从出来逃难已经过去了五天。大家的水都要用完了。
    她家走的时候,还装了一大缸加上十几个水葫芦的水,但是她家有两个马。
    水的消耗就很大。其他村里人基本上也都有了马车,水就都不太够用了。
    晚上提早停车休息了半小时,准备派人去上山找水。
    一共去了45个壮年的男人,分成了3队,往不同的方向去找水。
    女人们开始准备生火煮饭,现在没有多少水了,都是省着用,家家都烙了饼,这样省水。
    赵远珍看着他们忙碌,就自己牵了马准备去找点草给马吃,越走越干旱。
    这边的山不像燕山府有山泉,树叶稀疏,草也没怎么有,感觉得进入深山才能找到水。
    她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放了两盆水出来给马喝。人渴着点还能忍忍,这马本来就拉着车,她们走路又快,不喝水是受不了的。
    两匹马各种喝了两盆多水才停下。又带着马溜了一会,喂了点黄豆,才带着马走回去。
    过了一个多时辰找水的队伍陆续回来了,果然都没找到水。
    一个个的都蔫头耷拉脑的, 众人开始有点惶恐,没有粮食还可以挖挖野菜吃吃草根树皮,没有水是不行的。
    村长拿着地图开始研究,他们再走2天就能到河间府城,到时候可以进城去早点睡。
    等过了河间府再走三天就能走到黄河,坚持到黄河就不怕没水喝了。
    村长安慰着众人,叫大家都省着一点,坚持坚持,再走两天就能有水了。村里人的气氛才不再那么低迷。
    今天晚上又排到了她家巡夜,是上半夜,她让子子孙孙练了剑就去休息了。还是她巡夜。
    趁着大家都睡觉,她又给水缸倒了点水, 不多,也就一桶。
    又从系统买了一大桶纯净水花了1积分,这种普遍的生活物资还是很便宜的。
    用纯净水灌了几个水葫芦,都没灌满,每个灌了大半下。
    这样也不至于太渴,能更好的坚持到河间府城。
    想了想,又拿出一个水葫芦装满水。决定明早给老宅送去,老宅那边人多东西也多。
    当初两个牛车杂物都装的满满的,水缸也就装了个二缸,水葫芦也没他们这边多,后来还买了匹马。三个牲口的饮水量就更大了。
    今天看张三道嘴唇都干的起皮了。小老太太也是。天气热,不喝水再脱水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二天出发前,张辛书听她娘的吩咐去给老宅送了水葫芦。
    老太太有点感动,如今大家都开始缺水了,现在水可是能救命的,老二家的还给自己送来了一水葫芦。
    以后可要更护着点老二家的,不能被欺负了去。
    顶着热浪在尘土喧嚣的路上走着。现在官道上已经很多逃难的人了,大家或一个村,或一大家族,或三五成群的走着。彼此之间都暗暗戒备着。
    下午的时候远远的看见官道不远处有个小村子。大家都很激动,想去村里讨点水。
    村长派了几个人去问问有没有水。
    等了一会去问的人回来了,脸色不太好。说是村子里水也不多了,就剩一口井还出水。想要喝水的话得花钱买,一桶水100文。
    大家听了都很气愤,但是又没有办法,如今干旱,大家都知道水的重要性。
    村长皱着眉,看谁家彻底没水坚持不到河间府了就去买点,不需要买点就在官道上等他们一会。
    尽管心疼钱,大多数人家还是买了水。人不喝也得给牲口喝,这年月牲口珍贵,可不能渴死了。
    赵远珍家也去买了两桶,趁着在水缸倒水的时候她又悄悄的续了一些水进去。
    老宅那边,吴二萍也去买了一桶,她就算不喝,也要给她家的牛和马喝,这牲口都是银子买的,她可舍不得把她们渴死。
    看着他们村买水,好多人也去买了水。看来大家是都缺水了。
    买水耽误了半个小时,随后又继续启程开始赶路。还是得早早的去河间府城,这点水也坚持不了太久啊。
    终于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走到了河间府城门口。看着高大的城门大家都很激动,进了城就有水了。
    终于可以喝个痛快了。这两天喝水都是小口小口的用嘴唇抿一下,根本不敢大口喝。
    进城的人很多,需要排队,还需要交50文的进城费。这出来逃难才七八天,现在是喝水也要钱,进城也要钱。
    这世道逼死人啊。大家喉咙干的都没有骂出声,但是通过眼神可以看出内心都骂的很脏。
    排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轮到了她们村,赵远珍她们都下车排队交钱进了城,看守的士兵还掀开了马车车厢的帘子检查了一下。
    这么多人,住客栈估计住不开。村长派人去找了牙行,准备租个大院子安置众人,大院子一定要有井,井里还得有水。
    牙行给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主要现在干旱,井里有水的都得是深井,一般人家的井打的都没有那么深。
    最后找到了一个三进的大院子,就是租金有点贵,一晚上要5两银子。
    这样的宅院,放在以前的年月,一个月也要不了5两银子啊。最多2两。
    村长看着干渴折磨都众人,咬咬牙租了。一桶水还要100文呢,如今有口井,大家可以喝个饱,还可以给牲口也喝饱,再把水缸水葫芦都灌满。
    明早走的时候还可以再给牲口喝饱水。今晚也可以煮一顿像样的晚饭,这些天为了省水,天天吃干饼子。
    租金是村里出的。
    大家赶紧赶着马车去了大院子。
    各自分了分房间,房间还算多,挤挤加上打地铺还算能住开。
    分好房间,放好行李大家赶紧去排队打水。实在太渴了。
    虽然渴的要死,但是排队的秩序还算整齐。每家先各种打一通。然后在开始第二轮打水。
    趁着大家都在打水,赵远珍悄悄的走出了院子,她准备点卖吃的,这几天吃干饼子吃的她嗓子都上火。她得改善一下伙食了。
    刚才过来的路上,她看见有一家酒楼离她们这个巷子不是很远,她决定就去那家。
    走的时候悄悄的跟钱小慧和李志娟说了,不要准备晚饭了,她去买一点吃食。
    俩人暗暗点头表示知道了。
    就开始点火烧水。准备把每个水葫芦都灌满水。
    走进酒楼,发现人不多,可能因为金人破关大家都逃难去了。
    店小二热情的招呼着她,她问了问都有什么菜,青菜类的很少,干菜和肉食不少。干旱水都不太够吃,哪有水种菜啊。
    赵远珍点了一个鲈鱼烩,两份红烧肉,一个笋炒腊肉,还有两只叫花鸡,两份栗糕,两份真菌粥,樱桃煎也要了两份带走。
    她觉得穿过来都快成素食主义者了,她太想念吃肉了。
    小二吃惊的又确定了一遍菜名,没想到穿的普普通通的妇人,消费能力竟然这么高。赶紧上了茶水叫她稍等。
    这个时代的外卖都是食盒,这些满满的放了好大两个个五层食盒。
    这间酒楼是有配送服务的,但是她不想太引人注目,准备自己拿着。
    食盒本来是付押金的,但是她不想再过来送,就加了了银子一起买下来了。
    等了半个小时,小二就告诉她都已经打包好了,看来厨房都有备菜的,上菜还很快。
    总共花了11两银子,是真的不便宜。店小二帮忙把食盒装进背篓里,还用小木棍来回的支撑着,以防食盒歪倒。
    赵远珍背着她的小背篓,又问了问饮子铺,都说这个朝代的饮子出名,她想尝尝。
    根据小二的提供的路线,她走了十分钟就到了,饮子铺人还算多一点,有五个人在。
    她看着介绍,点了 3份酥山,4份冰雪,又要了七份渴水,其中有沈香水、杏酥饮、紫苏饮、五菱大顺散、金橘团、甘豆汤、冰雪冷元子。
    掌柜的很快制作好,并用竹筒装好。
    这些饮子中,酥山和冰雪都是冬天冻好放在冰窖里的。制作成本和保存成本毕竟高。所以贵了一点,一份一两多银子。
    这些饮子一共花了9两多银子。
    拿着这些心满意足的往回走, 又从空间拿出了50个馒头。谁能不爱吃美食呢,谁能不爱喝奶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