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今夜是平安夜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吃了饭,二人组就去睡觉了,等到换班的时候去巡夜,剩下的几人不觉都放轻了声音动作。
    几人练了会剑,就收起来了。
    赵远珍她们三个决定每人三小时,从10点开始,钱小慧第一班,凌晨1-4点是赵远珍,一般这个时间最容易出事。4-7是李志娟。
    没轮值的都去睡觉了。
    钱小慧跟儿子要了纸和笔,还拿了小叔子的字帖,准备练练写字。
    这样既能守夜,还不困。她写几个字就出去巡视看一下,偶尔遇见村里巡夜的点个头。、快要12点的时候,钱小慧叫醒了张辛百,要到他巡夜了。
    张辛百穿好棉衣,又穿好蓑衣,就出去交接班了。
    等到快1点的时候,钱小慧想着,要不就不叫婆婆了,自己守吧。没想到赵远珍自己醒了。
    其实赵远珍是定了闹钟的。
    她醒来就赶紧让钱小慧去睡觉了。
    喝了杯茶水,精神了一下,她决定出去看看。
    穿好棉衣,又穿上蓑衣,夜晚的气温现在已经很低了,又下雨。所以棉衣是必须穿的了。
    顺着几个山洞转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异常,赵远珍就让系统扫描了一下。
    巧了。都在上面的狼洞里。
    赵远珍盯了一会,发现小绿点虽然密集,但是却都固定着没有移动。可能都睡觉了吧。
    她转身回了山洞,要不是系统扫描的地图持续时间有限,她都想一直开着。
    系统扫描出来的地图,你可以留存,就像截图一样,但是你想实时查看就要花钱了。而且是按照每分钟,显示的面积大小来算钱。
    流民这个距离,差不多6公里,开一次就是300多,一分钟300,一个小时!自己现在那20多万的积分,还是得省着点用。
    但是可以隔一段时间开一下。
    她一边学着医术,一边守夜。
    差不多4点的时候,又开了一次扫描地图。发现小绿点还是异常的老实,一动不动。
    于是就放心的交接班睡觉去了。这时候老二也下了值班,回来睡觉了。
    赵远珍不知道的是,那些流民不是不动,是都晕睡过去了。
    流民们离开赵远珍她们山洞以后,就也四处找山洞,一个多小时就找到了狼群的山洞。
    但是看着很多动物毛,开始他们都不太敢进去,但是实在是雨太大了。坚持了一个小时左右,看没有动物回来,就大着胆子进去了。
    也多亏他们还在外面坚持了一个多小时,不然这会就不是昏睡这么简单了。
    那里的毒烟虽然消散了一些,但是同穴的通风效果毕竟不好。所以空气里还留下了一部分。
    流民们连日逃难,躲避洪水,好几日没有好好吃东西,加上淋雨,身体疲惫不堪,有的甚至感染了风寒。
    这样的身体素质,更是不能抵挡毒烟,没一会就都昏睡过去了。
    所幸毒烟消散了不少,只是少量吸入造成了昏迷,没有太大的危险。但是这估计也能睡个一两天了。
    第二天赵远珍醒来的时候都八点多了。除了李志娟其他人也都才醒。
    李志娟是4-7点的班,她索性也和嫂子一样学写字。
    到了七点也没有去睡,以前农忙的时候,四点起来很正常的,她很习惯。
    赵远珍起来,洗漱了一下。拿出牛奶递给李志娟。
    牛奶的营养还是很高的,她这个北方人从小喝到大,已经习惯了早餐喝一杯牛奶了。众人随着她一起喝,长久下来对身体很有益处的。
    随后高兴的掏出她昨天心心念的米线。
    她拿了15碗,好几种口味。
    火烧肉米线、小锅米线、猪脚米线、豆花米线、肠旺米线、稀豆粉米线、土鸡米线、过桥米线等等。
    众人觉得这个像面条一样,比面条细滑很多的米线真的很好吃。
    娘说米线是用大米做的,原来大米也可以做面条啊。
    而且竟然有这么多种口味。
    “这个过桥米线是要过桥吗?奶奶”张子衿很好奇他选的这个过桥米线。
    奶奶说要趁着热,赶紧把小盘子里的菜倒进汤里。不然一会就煮不熟了。
    他倒好了好多小盘子,随后又倒入了这个米线。
    “是啊,需要过桥!说很久以前,有一位需要赶考的学子,为了好好学习不被打扰,就穿过一座桥,躲在一个小岛上闭门学习。”
    “她的妻子每天去给她送饭,但是有一天她的妻子炖了鸡汤,想着用鸡汤下米线给相公吃,但是又怕菜和米线下早了味道不好,就用瓦罐带着鸡汤,米线和青菜等一起送过去。”
    “但是,到了桥那边发现鸡汤还热的烫嘴,因为上边的鸡油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效果。
    于是就用这个鸡汤,放入了青菜和米线。她相公吃过以后很喜欢,从此妻子天天给她送这种米线。”
    “因为送米线需要过一座桥,后来就叫这种米线为过桥米线”。
    “哇,那她相公真幸福,可以天天吃这么好吃的米线。”张子衿很是羡慕。
    大家都被他奇怪的出发点逗笑了。
    “但是呢,子衿和辛书,以后你们需要专心学习的时候,可以找安静的地方学习。
    但是不要让人天天送饭,读书学习这种事讲究劳逸结合。不能一味死读书。也不能像个大爷一样需要人伺候。”
    “要知道,虽然读书有机会光宗耀祖,改换门楣。但是在银钱上,全家人已经节衣缩食的,为你们交束修了。你努力光宗耀祖是你的责任。切不可用责任当做享受的权利。”
    “知道了,娘,儿子定不会那样的。”
    “奶奶,我也知道了。”
    赵远珍点点头,继续吃米线。
    她可不希望培养出两个极品读书人,觉得读书就是人上人,全家就要当奴才一样伺候他。
    好在两人现在表现的都很好,但是偶尔也要敲打一下。
    一碗热乎乎的火米线,吃的赵远珍直呼过瘾。
    看着又是一堆的餐具,赵远珍之前拿出的美食的餐具还有很多。
    她让钱小慧她们挑了些家里需要的,其他都收起来了。不然回头赶路太麻烦。
    她俩挑了四个精致的小盘子,想着给娘放在车厢里,装瓜子点心。
    还有一个陶瓷罐罐,这个专门热牛奶用。娘最近拿的牛奶都是袋装的。
    还留下了毛血旺和酸菜鱼的大碗。这两个做工工艺和花纹都不出挑,留下装菜正好,之前她们都是用盆装的。没有这个好看。
    剩下的都让婆婆装起来了。
    雨还在下,今天是第六天了。看了眼天气预报,明天雨就会停了。
    赵远珍也希望雨早点停了,再不停,感觉身上要长蘑菇了。
    嗯,说到蘑菇,等雨停了不知道会不会有蘑菇。可以去看看。
    随后又扫了一遍流民的地图,赵远珍发现绿点还是没动。她突然就好奇了,就算不来抢东西,最起码要出去找找吃的吧!
    她想着,下午绿点要是还不动,就过去看看。
    拿出千字文,开始启蒙,今天讲完,千字文就算讲完了,明天就可以背百家姓了。
    大家都爱听赵远珍讲课,因为她讲的通俗易懂,不咬文嚼字,有时候还串夹着小故事。
    更是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总给人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
    因此每次启蒙课,张辛书都听得格外认真,她娘讲的比夫子好多了。
    他受他娘的影响,也学会了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再执着于一种角度,一种做法。
    就是这种多个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让张辛书以后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启蒙结束,今天开始讲新的知识了。
    账本。
    首先,要学会看账本,然后再学习记账。
    先说一下账本的构成。
    “一般的账本分为封面,扉页,还有账页”。
    “封面就是类似我手里这本,写着xx账本。一目了然,可以看见这个是什么的账本,当然也可以用时间来写。比如xx-xx时间账本,或者混合写,如xx酒楼几年到几年账本”。
    “封面一般是要做到简单明了,在一堆账本中,能快速的找到。”
    “其次是扉页,扉页一般会标记所记的是什么,比如酒楼的采买,在账本的哪一部分,或者是经营管理人一览表等等。
    这个也没有特别的定型要求。根据账本的需要来制作就可以”。
    “最后,就是账页,也就是账本的主要内容,一般分为三栏式,支出,收入,利润。当然也可以多栏式或者表格形式。看个人爱好。”
    “现在,我们先看一下这几本范本”。
    赵远珍拿出来的都是比较优秀的账本,拿了一本现代阿拉伯数字的,还有一本大梁朝的。大梁朝管账本叫缩表。
    让大家都看看,也可以比较一下两者的差别。看看更喜欢哪一种。
    其实,大梁朝的账本记得太繁琐了,不如表格加阿拉伯数字的简单明了。
    但是以后要做生意,就要和别人有来往,也要请人来做事,所以两种账本就要都会看,会做。
    自己家里内部,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加表格,同外人往来的可以用朝代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