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相州府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钱小慧听了娘的话,才不好意思的穿上。
    “媳妇,你穿这个真好看,就好像那个仙女。”
    张辛百看着媳妇的小脸被一圈兔毛衬托着,显得脸又白皙,又小。
    钱小慧自从擦了赵远珍给的面霜。又加上最近逃难,不用风吹日晒的去地里干活。整个人的皮肤都白了几个度。
    这会收拾的干净利索。头发上还别着赵远珍上次送的钗子。她本来就好看,再被这么一衬托。
    整个人看上去更加的温婉动人。
    “贫嘴。”钱小慧红着脸捶了他一下。
    赵远珍感慨着,年轻真好。
    这几个小的,本来年纪都不大,刚20出头,愣是一个个被封建礼教压的稳重深沉。
    “小慧,晚上告诉把之前买的靴子拿出来,让他俩明天换上。天气冷,别冷着了。”
    “哎,好的,知道了娘。我晚上就找出来。”
    赵远珍又翻着商场。女人的鞋买什么样的呢。
    也买靴子。
    大梁朝的女子靴子样式很少。也不是很好看。赵远珍决定买点现代制作的汉服靴子。
    反正样子都差不多。
    买了6双。小子衿的虎头小靴子。外面是细棉布绣花,里边絮了厚厚的棉花。底子是千层底。
    张辛书的是黑色地面,只在周围绣着暗红色的绣线。简单又不失精致。他应该会喜欢。
    钱小慧的是淡蓝色打底,用银白色的绣线,绣满了暗纹的花。里边也是絮了厚厚的棉花,靴子帮高度有点像现代的马丁靴。这个和她的浅蓝色马甲刚好配。
    给李志娟买的粉色打底,用着浅粉色和浅红色的绣线,也是绣满了暗纹的花。这个和钱小慧的样式是一样的,就是颜色不同。
    李志娟还年轻,穿这个肯定好看。
    给张青艳买的同款式淡紫色。
    自己也买了个同款式月白色,跟自己的大裘很配,不错。
    买好了都放在了坐榻上,等晚上在拿给他们。
    赵远珍又买了两副手套,是那种原皮子的,买的五指的。给张辛百和张辛年,俩人赶马车的时候带。
    嗯,帽子也得买。
    赵远珍又买了两个羊皮的,带耳朵的那种帽子,这俩原皮色。给张辛百和张辛年。
    剩下的他们就买了拿着圆顶,周围是一圈毛毛的毛毡帽子。
    按照刚才的颜色,一人一个。赵远珍没买。她自己的大裘有帽子。
    齐活。
    这下过冬就算是齐全了。
    棉衣服做了,棉马甲买了,里衣也做了,袜子也做了。帽子也买了。靴子也买了。
    赵远珍把买的东西,都放在了坐榻上。自己倚着坐榻半躺着。
    累了就躺下去睡一会。
    官兵一直没遇见,不知道是没追来,还是没找到他们。
    其实是没追来。
    上边给邢州府下了征兵的数量名额。完不成是要受触发的。那知府忙着在城里城外抓人呢,城里的民众和城外的流民就够抓一阵子的了,哪里有人手过来追她们。
    就这样,大家白天赶路,直到看不见再找远离官道的地方休息。
    第四天的时候,就到了相州府。
    大家怕相州府也在征兵抓人。就远远的避开府城,找了个安全点地方准备去府城补给一下。
    这相州府是渡黄河之前的最后一个城池了。
    他们决定在黄河旁边找个安全的地方,等着黄河安全冰冻起来再过河。这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时间,所以大家需要采买一番。
    壮年男子肯定是不能去的了。选几个厉害的妇女和老年男人一起去吧。
    赵远珍也想跟着去。可是大家说什么也不同意,无奈,只好派钱小慧和李志娟,张三道以及另外两个妇女一起去了。
    钱小慧把大家要买的东西都记在了纸上。
    随后五个人赶了四辆马车就出发了。
    这还是逃难以来,第一次自己进城,习惯了娘的无所不能,这次娘不在身边,她俩多少有点不适应。
    李志娟和钱小慧一辆马车,其他三个人一人一辆马车。
    她知道,娘之所以让她俩来,是因为她俩都习武了。
    她俩也不想办砸了差事,因此都格外谨慎小心。
    还把自己的佩剑藏在了车厢底下。
    进城的时候,发现果然设了关卡检查身份。
    相州府也在征兵。
    看了他们都户籍,看了看张三道,发现他超过了年纪,就放他们进去了。
    还挺奇怪,这村难道都被征兵走了?就只剩下老弱妇人了?
    钱小慧和李志娟他们也是想着分开采买快一些。
    钱小慧和另外两个妇人去杂货铺买一些杂货,然后再去布庄买布匹棉花。他们赶走了两辆马车。
    李志娟和爷爷去粮店买粮食,他们赶了两辆马车,两辆都是带着马车车厢的,这样买粮食放在里边安全一些。
    五人分开行动了起来。
    张三道领着李志娟就去了粮行。一共三家粮行。问了下价格,都差不多。
    就选了个粮铺进行采买。
    粮食价格比之前都涨了一些。大米19文一斤,白面16一斤,小米13文,高粱11文,豆类也差不多9文。玉米9文。
    没办法,世道乱,金人已经又开始准备攻城了。
    如今能买到粮食已经很庆幸了。
    到了李志娟他们,要了白面200斤,大米100斤。小米2000斤,高粱2000斤。玉米1000斤。
    细粮要的少,大家都只要了一点,给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吃,大人只要还是吃粗粮。
    张三道去结账:大米100x19+白面200x16+小米2000x13+高粱2000x11+玉米1000x9=文。
    掌柜的是一文没给少。
    本来知府控制着不让涨价已经很难受了,肯定不可能再给抹零了。
    张三道也没说啥,付了钱就带着李志娟走了。准备去找钱小慧他们汇合。
    李志娟赶着马车跟在后边,走着走着发现不太对劲。眼角余光看着,总觉的好像有人在跟着。
    她故意加快了马车的速度,发现那人也跟着加速。
    确定了,就是在跟着他们。
    估计是买的粮食太多,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李志娟虽然内心点害怕。
    但是她还算镇定,想着解决的办法。
    在看见有一个小巷子的时候,果断的拐了进去。
    跟踪的人没想到两辆马车会分开走,纠结了了一下,跟着李志娟的马车进了巷子。
    李志娟还担心那个人不跟着自己,去跟爷爷。
    还好,他跟了过来。
    马车走了一段路,随后李志娟看着没人,就勒停了马车。自己从马车厢底下抽出剑,紧紧的拿在手上。
    手里紧张的都出汗了。
    她没有动,想等看看那人会不会过来。
    看见马车停了,跟踪的人还下了一跳,但是随后想着就一个女人,有什么好害怕的,就大着胆子看着马车。
    发现那个马车还是没动,耐心等了一会儿,还没动。
    于是就准备过去看看。
    李志娟耐心的等着他,听见靠近的脚步声,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过来了。她怕他跑了。
    那人慢慢的靠近马车,打算看看马车什么情况,实在不行,自己可以先抢了这辆马车。
    刚靠近马车车厢。
    李志娟利用马车的遮挡,一剑刺过来,因为她站在马车上,高度差,直接刺在了那人的肩膀上。那人吃痛叫了起来,一手捂着肩膀。
    那人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女人竟然有剑,痛的叫喊着。
    “臭娘们,看老子不宰了你!”随后就要扑过去抢剑。
    李志娟这才发现,是个40多岁的男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人没被抓去当兵。
    不过这种看不清形式,受了一点刺激就只会乱喊乱叫的人,娘说了,这是最没用的人。
    随后跳下去,一个手刀砍在了他的脖子上,她也吃过大力丸,力气也是出奇的大,那人直接昏了过去。
    把他拖到了巷子墙边,扔在那了。
    李志娟上了马车,快速往回赶去。
    怕爷爷担心,也怕再来人发现了自己,那就走不了了。
    她刚出巷子走了没几步,就看见了张三道在着急的寻找他。
    她赶紧赶车过去。
    “爷爷,快走。找大嫂他们,我们快出城。”
    张三道本来担心的不行,谁知道自己就是在前边赶车带路,一回头,就把孙媳妇给丢了,这回去怎么给孙子交代啊!
    急得他赶紧回来找,好在没找一会李志娟就回来了。
    虽然一肚子话想说,但是听见孙媳妇的话,也知道不是时候,就赶紧驾车带路走。
    这会是边驾车边回头看,好害怕再把孙媳妇给丢了。
    走了十分钟左右,就看见了钱小慧他们在杂货铺等着呢。
    钱小慧他们是去布庄买了布料和棉花等,买完过来杂货铺寻这两个人。
    这俩人这会也结算完了,开始往车上搬东西。
    大家帮忙搬着东西,随后开始往回赶。
    怕她们害怕,李志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爷爷在前边带路赶的快,后边的马车自然跟的快。
    到了城门口例行检查完就出城了。
    那把剑,已经被李志娟用那个人的衣服擦干净,随后放回车厢底下了。
    张三道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但是马车赶的快的飞起。
    一个半小时多就到了村里休息的地方。
    随后几人把马车、采买、花费的条子都拿给了村长,让他们去对账分东西吧。
    张辛书过来看着自家马车。
    张三道跟着李志娟来到了赵远珍对马车旁。
    李志娟看着自家的马车,随后掀开马车帘子,看见赵远珍斜倚着枕头坐着看书。
    心终于不害怕了,感觉到了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