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又赚钱了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赵远珍扶额,这几个小崽子。
    赵远澜边喝着酒,边听他们说着,觉得妹妹好厉害啊,要是男儿郎,自己现在恨不得拉着她,把她举荐给三皇子当将军。
    就这样,一晚上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天。
    等散席的时候都要10点了。
    赵远澜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还没醉。
    赵远珍让他留在这边睡他没同意,赵远珍只好找两个人把他送回去。
    临走之前把那封信和地图都给了他。
    他拿着放进怀里,就上竹筏走了。
    他走后,子子孙孙马上过来把大舅给的银票递给了娘。一共是700两。
    赵远珍没要,让他们各自保管着吧。但是张子衿的要给她娘保管着。
    “这是你们大舅给你们的见面礼,给了你们就是你们的了。你们自己拿着吧,回头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谢谢娘,那我们就拿着了!”
    几人都很高兴,不是高兴有银票了。是高兴娘对他们的信任和爱护。
    随后都找了地方把自己的银票放好了。
    砍竹子的人,留了一些看着,剩下的也都撤回来了。
    今天太晚了,也就不练剑了。
    收拾收拾睡觉了。
    第二天,村里除了老人孩子,还有留下来照看行李物品的几十个人,剩下的能劳动的全部都去砍竹子做竹筏了。
    人多力量大,一想到一个竹筏10两银子。
    干劲十足。
    到了晚上的时候,就又做了17个竹筏。
    19个加上之前的6个,村里一共有了25个竹筏。赵远澜他们的大军是绝对能过去的。
    于是决定明天开始渡河。
    赵远澜吩咐下去,把物品和马匹先拉过去,然后留下足够这边人三天的粮食量就可以。
    再过去一部分看守的人。
    收拾好了,就等着第二天渡河了。
    赵远珍怕他在军营伙食不好。叫他来家里吃饭。
    赵远澜也是想跟妹妹多待一会,毕竟20多年没见了,就同意了。
    赵远珍想着拿点什么食材出来,既不引起怀疑还能好吃呢。
    家里有点食材可以做个竹笋炒肉,羊肉炒野葱、炒鸡蛋,腊肉炒白菜、再油炸个马肉干。一会再去打两只鸡,做个辣子鸡。辣椒就说是之前山上随便采的野菜。再把之前晒的野菜和油脂脂炒一盘。再洗点水果,看赵远澜也很爱吃那个南果梨。
    主食就蒸个米饭吧。
    可以,就这样吧。
    赵远珍拿着食材,随后交给了钱小慧,并把菜式告诉了她。她表示一定满意完成任务。
    晚上大家又是说说笑笑推杯换盏。
    赵远澜说他在开封府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是不大,两进院。以前三皇子送给自己的。
    但是他一般都不怎么住,想着这次妹妹他们可以去住。
    “大哥,我们不打算在京城城里安家?”
    “那你们去哪啊?你不愿意和大哥住一起吗?”
    赵远澜有点伤心。
    “不是的,大哥,我们本来也是没有决定好去哪里,但是如果你在京城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在京城郊区,找个村子重新安家。
    我本来想去南方一点,但是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村里人都挨不住冻,想着造点安家,再者现在在找到了你,你也在京城,以后辛书和子衿读书科举也要进京,所以我也就跟着村子一起了。就是不知道郊区能不能接收我们这些流民。”
    赵远珍多方面考虑,最后还是跟着村子一起,在京郊附近找个村子安家。
    “这个你放心,我回头找人打听一下,看看京郊哪里的土地环境好,把你们安排过去。就算是朝廷不安置你们,我去跟三皇子求个旨意,还是能把你们这些人安排了的。”
    赵远澜觉得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回头就给妹妹找个好点的村子安置了,左右京郊和京城离得不远,自己随时都能看见妹妹。
    “那就好,那小妹在此先谢过大哥了。”
    随后以茶代酒,给赵远澜敬了一杯酒。
    “一家人,你还跟我客气。”
    “知道了,大哥,回头我买一大块房身地,多建一些房子,给你也建一个。”
    “哈哈哈,那好,那大哥我就不客气的应下了,没事我就去住。回头我去找点技术好,干活快的工匠给你们盖房子。”
    “好的,大哥!那就交给你了,正好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找谁干呢。”
    大家开心的畅想着安定后的计划。
    张三道和孙张氏过来了。
    “老二家的,这是你家大哥吧,我和你娘过来看看。”
    “爹,娘,你们快坐,吃饭了吗?这是我大哥,赵远澜。”
    孙张氏和张三道坐下。
    “吃过饭了,昨天我在对面砍竹子,没能见一见你大哥,今天就过来看看。你成亲的时候,你大哥不在家,咱们也没看见娘家人,如今娘家人来了,我和你娘按理说应该好好招待的。
    但是这逃荒,家里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怕招待不周,所以就先过来看看,等日后安家了,再去请孩他舅舅去家里坐坐,好好招待一番。”
    张三道真是觉得这都是老二家的娘家人,是贵客,奈何现在家里真是没什么好菜。但是这个礼节和话不能少了。所以说什么也得过来看看,见见人,认认门。
    “大爷你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的。你们对小妹的好,我都看在眼里,这么多年,小妹多亏了你们的照顾。”
    “你这是哪的话,照顾她那是我们老张家应该的。毕竟你家好好的姑娘,嫁给我了我们张家,不能欺负了去不是。”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俩人越说越欢畅,后来实在架不住劝酒,张三道就和赵远澜两个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
    赵远澜的酒量是真不错,把张三道都喝趴下了,他还没事人一样,几个儿子儿媳妇都很惊奇,大舅和娘的差别也太大了吧。
    一个千杯不倒,一个一杯就倒。
    由于张辛年和张辛百也喝酒了,她就找了两个人去把赵远澜送回去。
    随后又把张三道也送回去。
    第二天又是早起的一天,因为又要赚钱了。
    由于各种货物、马匹、马车、人数的数量都知道了,赵远珍就直接按照赵远澜给的整数算的。
    也不用记账了,直接就是装船就行。
    从早晨六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看不见。
    等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赵远澜的大军已经全部渡河成功了。
    这三天大家起早贪黑的都挺累的,大家决定休息一下午,明天再行军。
    赵远澜着急回去跟三皇子点人去截胡兵器,就先走了。
    走之前跟赵远珍讲,他们去京城的时候,如果进不去,就去三皇子府找他,他先去打探一下哪块的地方比较好。
    给他们申请下来。
    赵远珍表示同意。
    随后又问了赵远澜,是不是还需要再制造竹筏!
    因为过几天去劫持兵器的兵力物资肯定比这次多!
    赵远澜想着三皇子肯定会同意的,毕竟10w把武器啊。估计最少得5w人。此次去的毕竟也是太原府,六王爷的驻地。兵力太少也不安全。
    告诉赵远珍再制造25艘竹筏吧。到时候50艘竹筏,多燃些火把,日夜赶渡。2天应该差不多。
    赵远珍表示知道了。那他们留一部分人在这等着他们。
    随后俩人告别一番,赵远澜就走了。
    走之前军队支度使过来给赵远珍他们结算银钱。
    大家都激动的很。
    赵远珍快速的计算着。
    一共造了19艘新筏子,就是190两。
    人x10+马匹1500匹x50+马车150辆x50+物资40w斤\/100斤x10=文
    折合成银子就是332.5两银子。
    再加上制造竹筏的钱就是332.5+190=522.5
    那个支度使爽快的给了525两银子,让赵远珍他们给写了个条据。拿着就走了。
    大家看着500两的银票和5个5两的小银锭子。开心的跳了起来。
    四天他们村子就赚了525两银子。
    一夜暴富啊!
    村长说等到了安置的地方,换成银子再分给大家,大家都没有异议。
    赵远珍把和赵远澜的话跟大家说了一下。
    “我跟我大哥商量了一下,咱们之后就去开封府,随后在京郊找个村子安家落户。”
    “真的吗?我们终于要安定了吗”
    “就是啊,还是京城,我们以后是不是也算京城人氏了?”
    “青河家的,你兄长真给你这么说的?能把我们这么多人都安排在京郊?”
    “是的,村长爷爷,我大哥说他会尽量挑选一个好一点的地方,把咱们都安置好了。”
    “耶!太好了!”
    “我们要有家了!”
    大家欢呼庆祝着!比刚才赚了钱还要开心很多。
    “还有一件事,就是他们军队过几天还要渡河,所以咱们还得留人在这继续制造木筏。银钱还和这次一样。”
    “还能赚钱?那我留下。”
    “我也愿意留下!”
    “我也可以!”
    大家都很积极。没有人推脱。
    虽然分钱的时候,是按照村里的52户平均分配的。但是干活的时候,从来没人偷奸耍滑,大家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最多的活。
    这次报名要留下的人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