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进祖宗祠堂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初二的时候,赵远珍要去拜年了。
    先去老宅,准备了年礼。
    一匹布匹,一大块猪肉,约着有10多斤,六样糕点,每样都有2斤,还有半桶牛奶。
    铺子最近没开,多出了80斤牛奶。
    自家喝一些,还剩下一些。
    给孙张氏买了一对银镯子,给张三道买了一个银冠,给大嫂买了一根银钗。
    “爹,娘,过年好。大哥大嫂过年好。”
    张青艳和赵远珍一起回来的。
    青艳给给爹娘和哥哥嫂子,每人做了一套衣服。
    “你们也过年好。快进屋,快进屋。”
    吴二萍看着她们带着的东西,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这一看就不少。
    “爹,这个冠是送给您的,娘,这对镯子是送给您的,大嫂,这个银钗送给你。”
    “你这孩子,又破费了,娘和你爹谢谢你,我们很喜欢,这个镯子和冠做的真是好看,你是有眼光的。”
    “还有我的礼物呢!谢谢弟妹,嫂子也很喜欢,你送啥我都喜欢。”
    随后拿起银钗戴在了头上。高兴的不行。
    她也是有银饰的人了。
    “你们喜欢就好。”
    “爹,娘,大哥,大嫂,我给你们一人做了一套衣服。”
    按着各人的衣服,都分给了他们。
    是细棉布做的,每个都设计的非常好看。
    “哎呀,艳儿这手艺就是巧,这衣服做的真不错,这还是我第一次穿细棉布的衣服呢。嫂子也是沾你光了。”
    吴二萍美滋滋的拿着衣服,亲切的挽着张青艳的胳膊。
    张青艳有点僵硬,随后不着痕迹的抽出胳膊,去了孙张氏旁边。
    “你这孩子,还买细棉布的,这多破费啊。”
    “娘,二嫂对我好,我还有月钱,二嫂平时还给了我不少零花钱,还给了我压祟钱呢。你不要怕,买细棉布的钱我还是有的!”
    “什么?你还有压祟钱?弟媳给了你多少?”
    吴二萍嗷一声就冲过来了。
    还没等张青艳开口。
    孙张氏就开口了。
    “我看你是癫了,大过年的,别逼我说你。什么你都打听。”
    “娘,我错了,我去烧水。”
    随后讪讪的走了。
    “别理你大嫂,她就是个拎不清的。”
    “嗯,我知道的,娘。”
    说了一会话,因为还要去村长和族里几个老人家,她们也没多待,就走了。
    孙张氏有意留她们吃饭,赵远珍也拒绝了。
    家里买到肉蛋的都不富裕,今天自己在这吃了,估计都给吃没了。
    村里的长辈,全部走完,又是一上午过去了。
    去村长家的时候,村长说明天开堂祭祖。让她们都过来。
    以往开祠堂的时候,女子是不准过去的,但是因为赵远珍三番四次的帮助村里,因此特例可以进祠堂的。
    还要把她的事迹专门的写进族谱里呢,这可是之前就答应好了的。
    这是新祠堂的第一个祭祖,村里极其重视,很是隆重。
    族里的男子都要参加,身着礼服,衣冠整齐。
    祭祀时间选的是早晨8点多,赵远珍也是穿戴整齐,早早的去了。
    村长和族公们已经在场了。
    看着人都到齐了,时辰也差不多。
    走进祠堂。
    祠堂正中央的桌子上,放着列祖列宗的牌位,每个牌位之前都放着祭品。
    新建的祠堂正堂很大,能跪的下张家村的所有男子,辈分最高的族老主持祭祀。
    按照长幼尊卑,大家跪呈阶梯状。
    赵远珍被排在了族老后面,也就是第二排,和村长一排。
    族老站在列祖列宗排位前。
    拿起香点燃,三揖礼,把香插在香案上。
    “一跪拜,祈求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族老带头跪拜下去,赵远珍跟着做。
    跪拜完站起来。
    “二跪拜,祈求祖宗保佑家族子孙兴旺,事事安康。”
    又跪下去。
    “三跪拜,祈求祖宗保佑子孙后代有出息,能人辈出。”
    跪下去。
    “礼毕。”
    祭祀算是完成了。
    村长拿出族谱,在族中大事的地方写下了赵远珍的丰功伟绩。
    “张氏第十三代传人,张三道之次子,张青河之妻,赵远珍,赵张氏。在大梁历238年间,协助村长带领族人,从燕山府逃难至开封府。期间多次明察秋毫,武力超群,头脑聪慧。带领张氏一组52户,500多人化险为夷。更传授技艺,带领族人发家、安家立业。特上族谱,以供后人供奉。”
    族老带头鼓起来掌。
    “这是清和家的应得的,大家以后要尊敬敬重赵张氏,她是我们张氏一族的荣耀。”
    “知道了,族公。”
    村长把写好的族谱,包好收起来了。
    祭祀算是完事了。
    赵远珍以后嗝屁了,在家族祠堂也是有牌位的人了。
    这可是几百年来,张氏祠堂的第一位女人。
    就是放在别的祠堂,也是少有的事情。
    在外面围观的妇人们,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但是都只是羡慕。没有反对或者不好的声音。
    没办法,赵远珍实在太厉害了,这是她该得的。
    赵远珍对此其实没有太多的起伏,进不进祠堂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对子子孙孙还是有好处的。所以她毕恭毕敬的来参加了祭祀的礼仪。
    家里人可能对麻将上瘾了,没事的时候就拉着赵远珍打麻将。
    赵远珍从来没赢过,都在输。
    这麻将,不玩也罢。
    打了几天麻将,也到了初五。今天是要上山去寺庙烧香的日子。
    因为明天要开工了,今天来烧香的香客就很多。
    好在寺庙离的不是很远,就在京城西南方的一个小山上。
    家里人自然是都要去的。
    四驾马车都出动了。
    钱小慧和李志娟也出动了。
    为了照顾她俩,马车走的并不快。
    好在寺庙的台阶并不是很多,不然得找个软轿抬上去。
    张辛百、张辛书、赵远澜等几人,把女眷护在中间,防止香客太多,被冲撞了。
    挤了十多分钟,总算到了大殿。
    蓝英拿出准备的香,分给每一位。
    随后众人点香跪拜,再插好。
    每人都双手合十,口中念念叨叨的诉说着愿望。虔诚的祈求着。
    赵远珍也在诉说着,祈求着。
    祈求完行礼,站起来。
    去功德箱添了香油钱。
    大家又护着走出大殿。
    寺庙后山是有梅花的,大家想着来都来了,去赏赏梅花吧。
    梅林有很大一片,各个品种都有一些。
    赏梅的人实在是多。
    赵远澜护着女眷,怕被碰到,慢慢的走着。
    突然一个女子,不知怎的,被旁人冲撞了,向着一旁倒去。
    赵远澜及时的拉了一把,随后看姑娘站好,便松开手。
    赵远珍梅花也不看了,赶紧过来看八卦。
    那姑娘脸红红,对着赵远澜行礼感谢。
    “多谢公子搭救,小女子这厢感激不尽。”
    看他行礼,旁边跟着的丫鬟婆子也跟着一起行礼。
    “无妨,不过是举手之劳。”
    “不知公子府邸何处,改日备上厚礼酬谢。”
    “不用,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这怎么使得,家父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不可无礼数。”
    “真的是小事,不妨碍的,没有其他事,我就告辞了。”
    赵远澜行过礼,护着赵远珍又走了。
    “小姐,别看了,人都走了。”
    “去查查,是哪家的公子。”
    这公子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浑身有着成熟文雅的气质。比那些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多了些吸引人的魅力。
    “是。”
    “大哥,你这桃花要开了啊?”
    “休要乱说,小妹。坏了人家姑娘名声。”
    “好的,好的,大哥教育的极是。”
    赏着梅花,这段插曲,很快就忘在了脑后。
    下山的时候,又攀折了些梅花,当然是要给钱的,在出口处,凡是折了梅花的,都要给些银钱的。
    给多给少随便,但是得给些。
    赵远珍按照花店的梅花鲜切枝的价格给了钱。
    大家抱着梅花就回去了。
    回到家,修剪好,插在瓶子里,整个屋子都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梅花清香。
    明天要开业了,赵远珍是告诉了大家有事是可以休息的。
    给她们也换一下环境,休息一下。松弛有度。不至于精神太疲累。
    把张蜀、张道、张之、张楠,推荐去店里的那六个小厮,还有张于挑选的掌柜学徒,都喊过来。
    一共是14个人。其中学徒里就有张之。
    除去之前吃过忠诚丸的,这9个小厮都要吃。
    看着他们吃下忠诚丸,又给所有人发了1颗大力丸。
    “这是增加力气的丹药,吃过以后力气会增大,都好好适应一下。平时要护着铺子,有人来寻衅闹事,直接打走。护着店铺和店里的人员。”
    “是,夫人。”
    “我明天会再去买一些小厮回来,张道,你要好好教习他们剑术和弓箭。”
    “是,夫人。”
    “张之,你挑选个烧炭好手,接手你的事情,你跟着张于好好学习做掌柜以及账房先生。”
    “是,夫人。”
    “去铺子里护卫的小厮站出来,我给你们改一下名,方便后续调遣。”
    “是,夫人。”
    “以后从你开始,就叫张糖一、糖二、糖三、、、”
    “谢夫人赐名。”
    “好了,下去吧,回去都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以后要住在铺子里了。”
    “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