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元内乱
作者:尘封一天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最新章节     
    在古代,
    一旦大军陷入溃败,那几乎无可挽回。‘
    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元军将士亦无法挽回颓势。
    俗话说得好,逃命只需要比同伴跑得更快即可。
    为了活命,元溃军沿途抛弃的军械盔甲,如同他们破碎的信仰和尊严,散落一地。
    与此同时。
    稀里糊涂当了背嵬军主将的岳飞,开始率众追击元溃军。
    他很清楚唐王殿下的用意,无非是尽可能让元军在逃跑途中丧命。
    毕竟元军虽说溃散了,但主力并未损失多少,依旧有三十多万之众,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然。
    唯有林尘心里清楚,大元这个新生帝国,已难成气候。
    这也是他未亲自追击溃逃元军的原因。
    忽必烈死亡的消息一旦传回草原,无需他继续领兵北伐,整个草原都将陷入一场权力的争斗之中。
    毕竟,如今尚存的黄金家族子嗣不少。
    其中甚至不乏铁木真的直系后代,他们对于忽必烈的统治早已心怀不满。
    奈何忽必烈势大,只能隐忍。
    可如今他都死了,还需要忌惮么?
    可想而知,
    草原黄金家族的子嗣为争夺大汗之位,必将打得头破血流。
    而手握幽州十六州、大同府一线的元朝,虽然实力依旧雄厚,但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其未来已不容乐观。
    按照原定历史。
    忽必烈的这帮儿子,眼下也大多成年。
    长子早逝,次子真金早早被立为太子。
    真金在忽必烈的子嗣当中,最为崇尚汉化,与王文统等汉人臣子关系密切。
    想来真金在忽必烈死后,继任元朝皇帝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嘛。
    忽必烈的其他儿子,也都不是善茬。
    尽管真金被立为太子,但忽必烈此番意外身亡,难保不会有二心之人。
    因此,短期内元朝对林尘不会再构成多大威胁。
    可以说目前,正是他巩固北伐成果的最好时机。
    与此同时。
    汴梁城下一战,传遍天下!
    燕云之地无不为之惊骇,而临安城内则欣喜若狂!
    对于已经习惯战事不利的南方汉人来说,唐王的战绩当真如兵仙再世!
    谁能想到,他竟然连鞑子的首领也一并干掉了!
    因此,自京西北路各地州府的元军,皆无战意。
    蒙古贵族们纷纷领着自家的士兵,千方百计地向北逃窜。
    唯有北地汉侯们,另有二心。
    如今唐军势大,何不好好利用一下唐王?
    只是这些汉侯或许搞错了一件事情。
    他们在均州就被杨志所率左路军打得晕头转向,哪有资本与林尘讨价还价?
    而且如今京西两路皆入林尘之手,唐军锋芒直逼黄河一线。
    借大胜之威,唐军渡河拿下应天府,再取大名府,亦是轻而易举之事。
    的确。
    卫青所在右路军在休整两日后,就率十万唐军渡黄河,直奔应天、大名府而去。
    对于新生的大元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相比起忽必烈身死,皇位悬空,更是让有心之人蠢蠢欲动。
    其中反应最为迅速的,莫过于真金太子一派。
    毕竟,王文统等把持大元朝政的文臣,皆是汉人出身,他们自然希望亲近儒家教化的皇太子真金能够登基。
    如此一来,大元虽由黄金家族所创,但最终恐怕又会落入汉人文臣之手。
    此事对于这些从宋朝数百年总结经验的文臣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王文统等北地文臣忘记了一点。
    那就是文臣虽说嘴上厉害,但蛮夷之地,可非口舌之争所能解决。
    忙哥刺乃忽必烈第三子,颇受其宠信。
    早年他便受命镇守安西这一西域咽喉之地。
    要知道,作为西域咽喉的安西,其地位与元大都不相上下。
    可见,忽必烈对忙哥刺的看重。
    因此,蒙古贵族中那些不满真金太子信任汉人做法的权贵,大多都聚集在忙哥刺的麾下。
    至于王文统这边。
    在收到忽必烈死讯的第一时间,便秘密前往太子府面见真金,告知这一消息。
    真金闻讯悲痛欲绝,竟至晕厥。
    在清醒过来后,王文统连忙与其道明眼下元朝局势的动荡。
    前有唐军渡过黄河,大有直奔燕云而来的架势。
    朝中更有蒙古权贵作祟,不服真金太子的地位。
    虽然王文统没有明着说忙哥刺会起兵争抢皇位,但真金不是傻子,自然明白王文统的言外之意。
    “还望先生赐教!”
    真金的汉人老师里面,就有王文统。
    “殿下不必担忧,殿下乃是先帝册封的太子,只需入宫面见皇后,召见群臣,择日登基即可。”
    对于王文统来说,这一套流程太熟悉了。
    只要真金有了登基称帝的名分,哪怕忙哥刺再有想法,也只能按捺下去。
    真金闻言大喜,连连称是。
    只是,就在王文统等一众汉臣奔走谋划之际,同样得到风声的蒙古勋贵们无不心生不满。
    主要是真金与汉臣走得太近了,甚至先帝在世时也曾多次敲打,但真金并未有所收敛。
    如今更是轻信王文统等汉臣,令蒙古勋贵们深感不安。
    若是让真金登基,那他们的地位与利益将如何得到保障?
    因此,他们决定采取行动,让这帮汉臣明白,蒙古的天下,终究还是要由蒙古人来主宰。
    于是。
    忽必烈的第三子忙哥刺,在众多蒙古勋贵的支持下,以朝廷内有奸佞为名,率大军入元都。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令王文统措手不及,局势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
    王文统这个汉臣主心骨,在忙哥刺入城第二日,便被刺客暗杀身亡。
    连带一些与王文统关系亲近的汉臣,也未能幸免,皆被诛杀。
    这一连串的变故,让元都内的汉臣们如梦初醒,意识到元朝的政治斗争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这些鞑子行事更为果断狠辣,直接用刀子说话!
    当然,即便王文统等真金亲信被杀,却仍有一些蒙古遗老站在了真金这边。
    因为真金是忽必烈当初亲自册封的太子,具有无可争议的正统地位!
    在这帮蒙古遗老面前,忙哥刺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只能悻悻而归。
    真金成功登基为帝,但元都内却死伤无数,且尽为汉臣。
    这不禁让人猜测,那些蒙古遗老最后站出来支持真金,是否就是为了借忙哥刺之手清理王文统等汉人势力?
    毕竟汉臣没了,真金便只能依靠他们这些蒙古遗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