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事起缘由
作者:南国平民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最新章节     
    “哈哈,哈哈,有这么好笑吗?”就在王三刀还沉浸在臆想之中不能自拔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王三刀意犹未尽的扫了一眼左前方,李芗泉正龙行虎步的走了过来,后面是小步跟着的刘十二姐!
    “特使怎的来了?!”刘士仁瞥见,没来由的有些气恼,先前不是说过不要出面的吗,弃自己的好心好意于不顾,怎么不听老人言?来就来吧,竟然还把扫帚星带上,这是大事,一介贱女到这种场合,成何体统,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于是连“大人”二字也省略掉了,看李芗泉的眼神、态度也开始有点不恭敬起来:害得刘家村有今日之祸的就是此人!他还指桑骂槐的对十二姐连声叱咤:“汝这烂婆娘,休再丢人现眼,速回屋去!”
    好一副族长的口气!
    李芗泉刚才对刘王二人的交协已经听了个大概,他诧异于刘士仁居然未经得自己的同意就将自己当筹码给买了,诧异于他对自己与十二姐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
    刘十二姐畏畏缩缩的看着刘士仁,后者似乎要发怒了,李芗泉不以为然,呵呵一笑:“没事,跟着我没事!”
    在刘士仁长年的威严积余之下,十二姐却不敢再前进一步,红着脸转身就走。本来她要走就走,李芗泉管不着也没理由管,但他年轻气盛,尤其吃软不吃硬,谁跟他对着干,他就必须强别人一头,这在人前被扫了脸面下不了台,让李芗泉有些难堪,他一把拉住刘十二姐的手,带上了些不忿:“我说过不要走,你如何不听,看谁敢拦!”
    于是刘十二姐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且被人家抓住手,又急又窘又慌张眼泪直掉。
    而在另一头看戏的王三刀,已经鼓红了金鱼眼。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加上此厮居然横刀夺人所爱,还当着自己的面牵人家的手,他一时火冒三丈,将对方是特使的身份也抛到了九霄云外:“好个奸夫淫妇,没几日就勾搭上了。兀那剪径贼人来得正好,快快跪下求饶,否则新账旧账拢共算。”
    宋时,骂人是贼,就是骂人反天反地反革命,甚是恶毒。做了贼,便只有千刀万剐的份了,亦即“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王三刀恼他抢了自己想了几年的十二姐,骂李芗泉是“剪径贼人”,倒也是真情流露。
    这厮横插一脚,李芗泉的注意力便不在刘十二姐与刘士仁身上,他又恢复了无所谓的神情,只是笑笑:“还嫌打得不痛否?上来上来,爷爷我再教你三招看家本领!”
    说罢,李芗泉放了十二姐大阔步上前,王三刀只感觉那晚被顶的后背一阵发痛。抱着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一至理名言的他倒是反应极快,转身便走,丢下一句:“要得,要得,等着大兵罢!”
    刘士仁挣脱儿子的搀扶奔上前几步,双眼愤慨的盯着李芗泉,语气已是相当的不客气:“哎啊,好汉,这是作甚?如果汝不来打岔,此事原本尚可略作挪腾,汝如此作为,大祸来矣,汝害吾刘家村不浅也!”
    他对李芗泉的称呼,从“特使大人”到“特使”,再到“好汉”,这种演变也恰恰表明刘士仁从亲近、尊敬到疏远、不敬的内心变化。在他看来,李芗泉的出现,对刘家村可能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与当下有性命之虞比起来,他当然明白孰轻孰重,应该做何选择,因此有这种变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然李芗泉仍是不愠不火:“老族长,刚才我已经听明白了,我必须跟您讲清楚。首先,你们任何一方都无权决定我的去留;第二,人家这是摆明了要吞并刘家村,您要么认命接受,要么由我出面,将这伙人送回去!”
    刘士仁冷笑一声:“送回去,汝道这是演大戏,走走过场便算?说得好生轻巧!”
    李芗泉压下性子,他仍礼貌有加的回复:“结果如何,容我片刻!”
    说完李芗泉也不由刘士仁阻拦,快走几步立在了水潭一侧,对着那边队伍大声一喝:“我乃李芗泉,东婆罗国上官国王派遣赴中华母国的寻根问祖特使,近些日惊扰各方,此皆是本人未曾通报有关,引起诸多误会,甚是不安,但与刘家村没有半点干系,请不要为难刘老族长及其族众,李某在这里拜谢了。”
    那位牌子头听了译官的翻译之后,方才大体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侧头看了一眼刚刚返回的王三刀,对方目光躲闪,牌子头心下明白:与这厮所言的有出入啊。
    原来,那晚遭到羞辱与极大失望的王三刀,哪里会上凌霄城做那刺字军汉,一气之下,直接下山投石头寨而去。
    寨主阿兰酋长刚开始对其并不感兴趣,但王三刀向其禀告刘家村有“怪人”出现时,酋长联想到前几日在寨外出现的李芗泉,便有了兴致,恰好乌日吉呼委派在此就征兵事宜进行商榷的百户达日阿赤也在寨中,二人便同时接待了王三刀。
    对这种超规格的“待遇”,与刘家村的落魄比起来,王三刀顿时感激涕零,立功心切的他,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的向百户大人表述他的猜测,譬如“那人煞是厉害”、“恐怕会对大元不利”,他一描述,却与达日阿赤想起了在石头寨射杀己方一名骑兵的李芗泉,两人一比较,确定就是就是同一个人。
    达日阿赤不敢怠慢,隔日便快马向千户府做了禀告。但千户大人乌日吉呼正忙于大坝军民府限期完成的征兵事务,对此消息并未十分看重,只回复“便宜行事”。于是达日阿赤也就只派了一名牌子头,并点起石头寨的寸白军土兵百人,径奔刘家村而来。
    正如千户大人所言:“勿论凌霄城亦或刘家村,此地南蛮皆穷图末路,还能翻得起甚样风浪?军民府此番征兵,一是云南王下令用兵蒲甘王朝,一举荡平之,以绝后患,二是要待各方人马到齐后,再抽调些许兵力,再图凌霄城,至于小小刘家村,乃介末之癣,不足为道,切不可打乱整盘计画,差一牌子头便宜行事便罢。”
    这时的王三刀,原本以为凭借蒙元兵马立威,刘家村还不是手到擒来,没想到半路杀出个东婆罗国特使,把他的好事给搅了,他见牌子头神情不善,心里一慌的王三刀将事情的前前后后又大致表述了一遍,却不敢再作夸张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