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陈氏马帮
作者:南国平民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最新章节     
    韩亮见时候不早,便要告辞,临到出门:“不过,韩某有一事必须告知,这副将之职不是韩某所能决计得了的。某需要写明事由,然后派人呈送统制签押,估摸着易统制会着人前来进行勘查,我料定不出一月,副将之位自然便是大人的,在此期间,还需大人多些忍耐。
    “当然,这只是长宁军统制的任命,如今不知朝廷在何方,暂时没有诰命颁发,譬如韩某,同样是没有诰命的长宁军副将,兄台应该能体谅吧!”
    到了副将一级,当然不是长宁军能下令晋升的,而需要朝廷颁发诰书,但现在朝廷已经事实上不存在了,完全理解。至于一个月嘛,不差这点时间,李芗泉便回道:“好说好说,感谢韩副将的周旋,我一切听统制大人安排!”
    韩亮心头大石落地,原本今日他已经做好了先礼后兵的准备,无论其答应与否,最终的结果必须是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就只有用强了。
    他尤其看中了张靖那一都人马,不仅步卒犀利,更有骑兵几十,都是英勇善战之辈,个个都能按兵样的标准,选入长宁屯驻大军。
    当然,张靖并未告知他,他的这帮人马,大部分来自原四川制置使张珏的亲卫都,比起长宁军,本事只高不低。
    这样的人马一旦归入长宁军麾下,梅洞寨屯驻大军的将实力猛增,至于那些乡勇,训练一季估计也能成军,编为厢军守守城总归是没有问题的。
    ......
    李芗泉闲来无事,常去山上照料红薯,这种作物本就极易生长,另上长宁军打理得不错,不间断的除草除虫,并按要求施以有机肥,整片实验园的红薯长势喜人;那辣椒也是不遑多让,白色的小花及半寸长的小辣椒随处可见,好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韩亮、伍思成等人,有幸尝得李芗泉亲手为他们炒的一碟嫩红薯叶,确实柔滑顺口,清香四溢,令人拍案叫绝。
    在李芗泉的吩咐下,伍判官又令人在旁边开辟了一块更大的土地,继续不断的移栽种薯新长出来的藤蔓,毕竟红薯这东西就是贱,随便往土里一插就能活,有心可以去打理,懒也没事,照样结块茎出来,只不过打理得好,块茎会长得更大更重。
    而且重点是这贱东西在热带地区全年可种,在后世的华夏南方区域,除冬季不种外,其余各个月份都可种植,当然,要想获得性价比很高的产量,在3~7月这个期间进行种植是是优的。
    现在李芗泉的目的是产量最大化,而不考虑人工与成本,因此,他要尽最大的可能去扩大种植面积。
    在李芗泉及伍思成忙于农事时,韩亮则是动作不断,没有一日是闲着的。
    自“收编”朱雀军后,他又从梅洞寨与望湘村民众,他急不可耐的按兵样标准,征了数十青壮,再调了十几个长宁军承局、使臣、将虞候充入,竟然将驻梅洞寨的长宁屯驻大军凑成了五百整,比凌霄城已经超出一倍有余。
    紧接着,在马上着手训练的同时,原先的泸州乡勇,因多有经历过战事,已经有些对阵的基础,如今加上长宁军指导,他计划旬月之后,就将其拆散编入长宁军驻守梅洞寨的厢兵营,替换下屯驻大兵。
    只是张靖旧部虽即刻可以成军,但这支人马似乎不比长宁军弱,韩亮恐生事端,暂时还是他们“留”在南寨,以徐徐图之。
    这样,光看字面上的数字,梅洞寨长宁军的屯驻大军及厢兵营的数量,其统共的兵力已稳超八百,自保绰绰有余,实力膨胀的韩亮甚至在计画,下一步是不是考虑如何攻伐双河镇了。
    当然,必须要承认的一点,与李芗泉一般无二的是,韩亮对来自泸州的望湘诸村镇民众同样关爱有加,南寨一半的空地,被整齐的规划出来,给了泸州诸村民众。只不过房屋要自己使些力气建造,好在这些民众热情度极高,民众之间又不乏工匠、木匠等手艺匠,长宁军一有空也过来帮忙打理,速度也还马马虎虎,用不了多少时日,便可告别漏风的大棚子。
    幸好梅洞寨在鞑子手里时,把这里作为剿灭凌霄城长宁军的重镇,不仅积存的物资丰富,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南修筑了面积更大的南寨,预备给五千军马相应的兵甲粮粖储存使用,原先空落落的好一大片地,现在可以修筑房屋了。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是小满。
    一日,等待良久的副将告身还未有消息、只能找事打发时光的李芗泉照例准备练马术,别说,他这再术是与日精进,与超初不可同日而语了。在他练马的时间,一般情况下陈再兴都会跟上,但今天有点不对,陈再兴的注意力不在李芗泉身上,他斜看着院墙外的方向,自然,他的目光是无法穿透这泥墙的。
    李芗泉有些纳闷:“再兴,在做什么呢,不一起去骑马,昨日还说过要和本将在马上过几招的呢?”
    “哦,大人早,也没甚么,只是这两天校场的声音少了些。”说到这里,陈再兴便不再言语。
    李芗泉装着若无其事的模样,又与曹七等人闲扯几句,便与张靖几人一道前往兵营去了。但陈再兴此言,让他也注意到这个情况,确实,这两天他在寨内能去的地方都转悠过,虽然梅洞寨表面上无波无澜,但他敏锐的察觉到,驻梅洞寨的长宁军,兵力似乎少了些,就是自己带来的乡勇,也被韩亮以操练为由派了二百出去。
    至于梅洞寨还有多少兵丁,这个具体数字,只有韩亮等少数人知晓,在自己没有正式加入长宁军之前,有些消息韩亮并不会透露,所以李芗泉也就不得而知了。
    真实的情况是,韩亮这些天没睡过一个好觉,石头寨之战后的休整已经结束,厉兵秣马完毕的易云霄,数天前已经派出了自己的胞弟易云凌,率长宁军与山都掌联兵,兵锋直指凌霄山南的豹尾寨。
    据各路情报、按易统制的分析,川地鞑子眼下正在集结精兵强将猛攻蒲甘(后世缅甸),所以,现在的大坝军民府、长官司千户府等地兵力正是最为羸弱的时候,连双河镇这样的重要产盐地,也要依靠白罗罗夷这些番兵来协助守卫城池,虽然易云霄不甚清楚攻伐蒲甘的鞑子兵马何时返回川地,但他知道,眼下就是长宁军扩大势力范围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自去年秋之后,鞑子就已经在兵力方面开始了收缩,但易云霄担心这是鞑子引蛇出洞的诡计,直到前不久的凌霄城、石头寨之战,他才真正意识到鞑子兵力已经到了八年来最为薄弱的地步。
    易云霄内心有些懊悔,因为自己的谨慎,葬送了大半年的光阴,所以,稍做休整之后的长宁军,便迫不及待的张开了獠牙,只是他与韩亮想法不同,他打算先取离鞑子大坝府所在地武宁城更近的豹尾寨,而不是北面的双河镇,理由嘛,易云霄是想拔掉武宁城前面唯一的屏障,这样,南面的武宁城就成了孤城了。
    第二个原因是豹尾寨是白罗罗夷驻守,都是些夷兵,双河镇呢,除了鞑子骑兵,还有新附军、寸白军及少数白罗罗夷兵,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然而,易云凌的攻寨之战并非一帆风顺。他率五百兵力又有都掌蛮兵及民夫近千,号称五千大军攻打此寨,本以为大兵压境,这些白罗罗夷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举寨投降,没想到白罗罗夷驻寨坚守,与讨伐的长宁军展开你死我活的攻防战,长宁军的数次攻势尽皆受挫。
    攻城之战,说十则围之,是有些夸张了,但易云凌兵力偏薄是事实,那豹尾寨也有近八百人,又有坚寨固守,易云凌仅凭轻兵就想拿下此寨,未免有些托大了,于是,他改变策略,一面加紧时间打造攻城器具,一面派遣传令兵向易统制求援。
    攻城之事,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倒也在易云霄的意料之中,有些骑虎难下的他也没有犹豫,将原计划用于夺取双河镇的李由部直接投入到了豹尾寨中,还从梅洞寨抽调了四百军士(其中朱雀军乡勇二百),与易云凌合兵一处,共计有长宁军近千五、山都掌蛮兵八百,民夫杂役一千,号称一万大军,誓要一举夺下豹尾寨。
    出动这些兵民,说得不好听一点,除梅洞寨出兵一半外,凌霄城长宁军可以说是倾巢出动,仅余老弱妇孺与少量的守城厢军,这背水一战,易云霄是下了相当大本钱的。
    “但愿豹尾寨不日可下罢!”韩亮心里有事,实在没有心思看兵书,招呼申屠吉宏,打算出去走走散散心:“吉宏,随我看看岩盐去。”
    长宁军拿下的梅洞寨,不仅利用蒙元堆积如山的物资大大的缓解了当前的困境,而且此寨还产岩盐,哪怕产量远远不及富顺,甚至连与双河镇相提并论的资格也没有,但所产岩盐除了能满足长宁军所辖军民日常所需外,还颇有一些富余。
    韩亮初掌梅洞寨,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他刚刚派了一队兵丁民壮将收集起来的岩盐运往凌霄城,还未回寨,就有一骑急速而回,那是他撒出去的斥侯。
    “报正将,北面五里处,有一支名曰陈氏马帮的过山(过山:路过),中有人丁三十口、马二十七匹!”
    马帮,在华夏西南的茶马古道上,由来已久,他们将各地的物资进行运输、重新分配,再输送到不同的地区,以满足民众、甚至官府的各种不同的物资需求,无论宋人还是鞑子,都对马帮没有恶感。
    毕竟他们的存在,是必需的,而且,马帮向来不干涉政治,只管走货赚钱。
    真是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枕头啊,韩亮略一思索:“将那马帮带来梅洞寨,长宁军可有好些年未曾与其打过交道了!让我等看看有些甚么好货!顺便,也将我们积存的几百斤岩盐换些要紧物什。”
    一个时辰的时间后,就远远的看到了一支骡马队伍,顺着官道从北面逶迤而来,长宁军的斥侯,在前后监视,更远处的分水岭,未见鞑子踪影。
    等到近了,也大致能看出马帮的模样。但见这支马帮分三群,每群九匹骡马,额顶佩戴着黄红色火焰图案的金绒途标,途标中央缀有一面圆镜,另在圆镜周围环绕六面小镜,再在马头套上嵌镶着珠宝的纯银笼头,脖系九个铜铃,头顶系六尺红布绣球,耳后佩戴一对牦牛尾红缨,最后在马鞍上插帮旗和祖旗各一面。
    这一匹大抵就是马帮中的头马了,果然有些招摇。
    帮旗是黄红边的三角锦旗,锦旗的中央绣着一个“陈”字,毫无疑问,这便是马帮头领的姓氏;祖旗则是红底金边的方形锦旗,正中有两根锦鸡羽毛作为点缀,象征着马帮人员乞望的前途似锦、道路通达,讨个吉利。
    马帮到来的消息似长了翅膀,早就传遍了本就不大的梅洞寨,原住寨民倒没觉得有甚么稀奇,这几年梅洞寨还在鞑子手里时,一年总有几次看到马帮的人来这里打打尖。
    但所有民众都是欢喜马帮到来的,最重要的一条,是马帮运载的货物比寨内店铺中的要便宜一两成,寨中常有人与之进行买卖。
    但是长宁军可有好些年未曾与马帮打过交道了,而韩亮不仅想出售岩盐,也有意打探打探外面的情况,毕竟马帮人员走南闯北,他们知道的消息可不少。
    “兀那姓陈汉子,可是帮头,靠近些来,我家正将有话问你,其余人等先行歇息,不得造次!”不知什么时候凑到近前的刘整排众而出,在请求过韩亮后,向那马帮头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