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请客
作者:诸葛柠檬   疯了!逃荒路上清贫首辅以身相许最新章节     
    回到家,宁氏自然将此事告知了谢怀谦。
    谢怀谦听后勃然大怒,“他们欺人太甚。”
    若只是欺辱他,他不好与对方一妇人计较,可对方却欺辱他的妻子,这如何能忍。
    宁氏见谢怀谦如此气恼,不由叹气道,“此事过了也便过了,我们也没法追究,在街上时,大家知道她易子而食之事便被人骂的抬不起头来,想必日后也不敢过来这边了。”
    只是心里却又有其他担忧,今日过来这个妇人并不好相与,如今又因为她们揭穿她的为人品性被骂,没占到便宜,又岂会善罢甘休,回去少不得宣扬谢家已经富贵起来,再招惹来其他人过来谢家找事。
    都是同乡,你帮还是不帮?
    恰在此时,狄家人也听闻此事,狄广平父子匆忙过来。
    两家本就是同乡,又相互扶持一路走来,又岂是一般同乡感情可比。
    到了此处后两家各自有安身立足的营生,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红火,哪里想到会碰上这样的事。
    帮是不能帮的,狄家当初的经历便是个例子,人的本性贪婪,你给予一点,对方见你还有更多便会想方设法的得到。
    狄荣到底年长一些也有一些阅历,听完全程后便问舒婉,“二郎媳妇,你有什么想法?”
    舒婉一愣,随即笑了,“既然他们认为我们不帮乡邻,那我们便帮个乡邻。试问,村中诸人,受何人管辖?”
    谢怀谦眼前一亮,“村长!”
    可想想徐宁村村长对村里的掌控,不免又犹豫,“他能管住村里的人吗?”
    村长人品的确不好,对村里的掌控力度也不足,但那是逃荒时,如今已经安家落户,往后与官府打交道还得村长来。村里人外出所需路引,也得由村长协调,可不是逃荒之时,一张路引走天下了。
    舒婉解释一番,狄广平也赞同,他道,“我去找村长吧。”
    舒婉看了宁氏一眼,宁氏回屋取了五两银子交给狄广平,“财帛动人心,先将村长那边的事堵住再说。”
    狄广平道,“行,我家也出五两银子,将村中族老的嘴也堵上。”
    如今之事便是如此,尤其谢怀谦要科考更是大意不得。这事儿谢家不好出面,只能指望狄广平。
    狄广平第二日便去了一趟,同行的还有黄彪。
    黄彪人高马大,沉着脸时又有些凶煞,一般人还真不敢闹腾。
    原本那村长还想借机多要些好处,甚至打探舒婉等人住处,被黄彪一拳头砸在桌上的样子吓到了,哪里还敢再追问,忙不迭的写了保证文书,答应约束村里人。
    村长本就是个有能耐的,如今不比以前,既然又重新坐回来,那必然有过人之处。
    狄广平回来将事情一说,两家人暂时放了心。
    但经此一事,舒婉决定再买两个身强体壮的男仆过来看家护院,她虽然能打,却也不是时刻守在家中。
    买,必须买。
    婆媳俩再一次出门往牙房去了,路过一处教导小丫头的院子时,舒婉瞧见一道熟悉的人影。
    宁氏叹息一声,“这孩子到底还是被卖了。”
    这女孩便是那日那妇人的女儿,如今已经被卖。
    女孩瞧见她们,目露羡慕,遥遥朝她们施了一礼,大约是才学的,还有些生疏。
    舒婉目不斜视,“走吧。”
    不是她不同情对方,而是她没法同情。
    这世道便是如此。
    倘若她将人买回去,他日女孩的母亲再找过来,要求女孩加害谢家,女孩会不会答应?
    舒婉不想有这样的疑虑,所以买人时更倾向于没了家族亲人之人。
    家中如今现有的三个仆人,除了东娘的丈夫和儿子还活着不知去了何处,另外俩婆子俱是孤身一人了。
    如今来采买男仆,舒婉也是这样的想法。
    看家守院的男仆与女仆不一样,看家守院最好还是年轻一些比较好。
    奈何能卖身的男仆要么是大家族被抄之后发卖的,要么逃荒的身体不济。
    舒婉有些失望,正待转身,瞧见一对父子站在人后,父亲大约三十来岁,儿子大约十几岁,虽然瘦,但是眼神清正。
    “娘,过去问问那对父子。”
    宁氏也留意到这对父子,便过去问了问。
    却也是安州府逃荒来的,为给家中妻子治病,先卖了自身,不料仍旧不成,儿子又为救母卖了自己,可那女子仍旧死了。
    父子俩瘦,又不起眼,在这儿待了一些时日,仍旧没能卖出去。
    那牙房伙计小声道,“其实咱们找大夫检查过,父子俩都是常年干活的,底子不错,就是逃荒这一路给饿成这样的,稍微养上一些时日也就恢复了。看家护院保准没问题。”
    舒婉过去跟着父子俩询问了一些事宜,却也说的没错。舒婉觉得还成,于是便定了下来。
    大的可以看家护院,往后若买了马车可以赶车,小的正好给谢怀谦当书童。
    如此买下二人,再挑其他人时便多有不足,于是便领了二人办了卖身契带回家去。
    到了家中,再看着院子便有些不够看了,实在狭窄。
    舒婉与黄彪商量过后,让这父子暂时住在他的院中,黄彪房屋的租金由谢家来出。
    舒家光仆人便有五人,这在这一片已经掀起轩然大波。
    来此地也就半年,却已经过的红火,谁人不羡慕。
    可想到舒婉的本事,再有想法的人也得歇了心思。
    却也有人觉得谢家大郎也不错,或许是女儿家的好归宿。
    之前也有人说过亲,如之前那婆子一般不怀好意,便是姑娘再好,谢家也不敢娶的。
    宁氏叹息一声,“若有好的,自然是好。”
    舒婉笑道,“既然大哥不急,不如等过了年秀才试之后再说,您觉得如何?”
    宁氏一怔,笑道,“你说的没错,过了年咱们再说。谢家如今忙的很,哪有功夫想这些事。”
    于是再有人来说和,任凭对方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应承。
    既然已经过去这些年,再等半年又如何。
    冬日里的天气是一天赛过一天的冷。
    待到旬休前一日,谢怀谦特意往白鹿书院走了一遭,邀请徐正贤与尹广庆来家中做客。
    尹广庆有些疑惑,徐正贤已经应下,“那就叨扰了。”
    甭管是何种原因,能去谢家吃酒,尹广庆只觉高兴。
    待谢怀谦走后,尹广庆询问起原由,徐正贤便说了。
    尹广庆瞪大眼睛,“那小媳妇竟如此厉害?”
    徐正贤笑道,“有道是真人不露相,就是如此了。谢兄人品不差,学问也好,将来未必就比我们差。”
    尹广庆意外的看他,“没想到能从你口中听到这样的话,那想必是真的不差了。”
    “这话是家兄说的。”徐正贤回忆起兄长说这话时的神情,感慨道,“我兄长虽有才学,春闱却屡试不第,眼光却是不差的。当初谢家入城时,便是我兄长负责处理,评价颇高。”
    第二日舒婉便开始张罗待客的菜肴,吃锅子在这天气里是最适合不过。
    吃果子最重要的便是锅底,家中仆人准备菜蔬,舒婉则在厨房做了一锅子锅底。
    也是凑巧,昨日东娘出门采买时碰上有人杀一头老牛,便将这厚厚的牛油以高价买来。
    如今舒婉做成锅底,满满一锅,待凉透了,切成块,冬日里吃火锅时放上一块,那滋味就非常的好了。
    做完锅底舒婉又调配蘸料,东娘的刀工不错,便在旁边将羊肉和猪肉切成薄薄的片,整齐的码在盘子里。
    而黄彪也去打了上好的酒回来。
    宁氏笑道,“黄彪,你也留下一并吃。”
    黄彪摇头,“不了,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我就想回屋躺着睡上一天,我便先回去了。”
    说完人便走了。
    宁氏无奈,便与舒婉说了此事。
    舒婉道,“那待会儿便煮上一些菜给他送过去就是了。”
    宁氏点头,“现下瞧着他倒是不错。”
    舒婉没吭声,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谢怀谦本事大。
    谁能想到一个彪形大汉竟对谢怀谦这样瘦弱的书生唯命是从了呢。
    一打眼瞧见那对父子又在墙根那儿清理积雪,舒婉道,“东娘,让他们回屋休息吧,墙根那儿等日头上来再说。”
    东娘应声去了,舒婉又继续忙碌。
    待午时,徐正贤与尹广庆便来了。
    二人各带了一份礼,徐正贤送的上好的徽墨和纸张,尹广庆则送的上好的毛笔以及一方砚台,除此之外二人还各给宁氏带了一份点心,考虑的格外周到细致。
    邀请二人进屋,尹广庆便嗅嗅鼻子赞叹道,“好霸道的味道。”
    因为提前问过二人,都是能吃辣的人,所以舒婉特意多放了些辣椒。
    这便是这朝代的神奇之处,像地瓜土豆之类的没有,辣椒反而有了。
    舒婉还特意问了谢怀谦到底什么时候有的辣椒,竟也不可考。
    甭管哪来的,有便吃。
    堂屋里支了一桌,谢氏兄弟作陪,四人围聚在桌前。
    锅子在大周并不稀奇,但如此浓郁的锅底却令二人口舌生津。
    一坐下,三人引经据典说了一番,这才开始动筷子。
    不想肉还未放入口中,外头却又来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