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收购古钱
作者:爱吃香辣素牛肉的黄筌   重生1987:这个首富不正经最新章节     
    厉景琛在售货员嫉妒羡慕的眼神下,骑上刚购买的自行车,离开供销社,直抵付伟照相馆。
    “景琛,你怎么来了,快进来。”看到是厉景琛,付伟忙将其让了进来。
    厉景琛把自行车停下,笑着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相求,伟哥,你在工商局有没有熟人?”
    “工商局?你这是要开店!”
    “嗯,我准备弄一个废品收购站,想找熟人办一个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我知道一个代办企业营业执照的中间人,就是收费比较高?”听到厉景琛想要办废品收购站的营业执照,付伟有些迟疑的说道。
    厉景琛闻言大喜道:“伟哥,只要能把营业执照办下来,钱不是问题。”
    付伟怕厉景琛误会自己不帮忙,解释道:“景琛,我说的这人是咱金明县工商局局长的小舅子刘亚东。
    他的收费虽然贵,但贵有贵的道理,只有找他帮忙的,营业执照基本上三天就能下来。”
    “伟哥,我信得过你,要去哪里找他?”
    “刘亚东是县印刷厂的职工,我带你去印刷厂找他。小环,你看着店,我和景琛出去一趟。”
    安顿好之后,付伟带着厉景琛去了县印刷厂。
    “伟哥,就这样进去,保安不管吗?”厉景琛看付伟想要直接进去,有些疑惑的问道。
    “管什么管,印刷厂现在属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全靠财政补贴,现在根本无人踏实上班。”付伟说着率先走了进去,保安看了一眼便放行了。
    “这么看的话,印刷厂的日子也不好过。” 厉景琛上一世眼高手低,并不清楚印刷厂的情况。
    “印刷厂实际上还是很赚钱的,只是领导不负责,贪污浪费严重,这才导致工厂半死不活。”
    就这样,两人小声讨论着印刷厂的事情,一直到了刘亚东办公室门口才停下。
    “刘科长您好,我……”
    “我记得你,你是金太阳照相馆老板,怎么又想做什么大生意了,坐下说。”刘亚东笑眯眯的打断付伟,照相馆的营业执照就是他帮忙办理的。
    “刘科长,不是我,是我这兄弟要在县里开一个废品收购站,想找您帮忙办个营业执照?”付伟恭敬的说道。
    “废品收购站?问题倒是不大,我的条件你应该没忘吧!”
    “没忘,怎么会忘呢!”付伟急忙回答道。
    厉景琛则是从兜里拿出300元递给对方,路上付伟就把行情告诉他了。
    “把你的信息写下来,下周一到这里来拿营业执照。”刘亚东接过钱之后,满意的笑了笑,然后拿给厉景琛一个本子。
    厉景琛打开本子,发现上面写着很多人的信息,看样子对方没少这么干,当下把自己的详细信息写在纸上递给对方。
    “那就这样,后天下午来找我。”刘亚东站起来道。
    厉景琛、付伟看出对方想要送客的表情,当下恭敬的和对方告别。
    “还是当官好,就这么一会就赚了300元。”付伟感慨道。
    “当官是好,不过也容易出事,再者这300元也不全是他一个人的。”厉景琛倒没有嫉妒。
    两人正说着话,被一个愤怒的声音给打断了。
    顺着声音看去,前边围着一群人,只见一位颇为魁梧的大汉骂道:“大发,你这孙子也太不是人了,我给你借的是钱,你现在却给我还什么狗屁国库券。”
    “军哥,我真不是故意的,我这不是没钱嘛,寻思国库券将来也能换钱,这才给你还国库券的。”一个猥琐的男子辩解道。
    “去你娘的,我告诉你,休想拿这些狗屁玩意混弄我,我不吃你这一套。”
    “大发,这就是你小子不地道了。”
    “就是,谁不知道国库券是死钱,压根没人要,你却拿它给军哥还账,真不是东西。”
    “就是,军哥揍这孙子。”
    “说起国库券,我就一肚子气,凭啥强制让咱们购买。”
    “哎,本身单位经济就不景气,还强制购买国库券。”
    “……”
    厉景琛越听越激动,前段时间刚从报纸上看到1988年4月1日开始,允许自由交易国库券。
    而且有后世记忆的他,比谁都清楚,在沪市等大城市,100元面值的国库券能卖112元左右。
    想到这里,厉景琛就一阵激动,唯一惋惜的就是自己的本钱还是太少。
    不过厉景琛并未灰心,距离明年四月份还有五个多月,足够自己筹集资金了。
    “那个叫大发的,真不是东西,人家好心借钱给他,他却给人还国库券。”付伟在一旁小声说道。
    厉景琛并未说话,而是继续听着众人对国库券的吐槽,心中却是越发明朗。
    看来等营业执照办下来之后,就可以开始偷偷的私下购买国库券了。
    随后围着的人越来越多,厉景琛和付伟看到打不起来了,便选择离开,一个去了张永忠处,一个回照相馆。
    ……
    次日,天微微亮。
    “伯父,您还有这一手?”厉景琛看着几乎变样的张永忠,十分好奇。
    “这是我在抗战的时候学的。”张永忠先是愣了片刻,然后略带伤感的回答道。
    “战场还真是一所好大学,什么都能学到。”厉景琛嘀咕了一声。
    张永忠并未搭理他,对着镜子看了又看,确认没有破绽之后,将假大洋从箱子里倒进布口袋里,绑在自行车上。
    然后骑车向瓷窑沟方向驶去,厉景琛则是帮他看门。
    且说张永忠为了以防万一,先去了瓷窑沟后面的三个村。
    不过这些村自古以来就是贫瘠落后的地方,转了三个村,才买到3个袁大头,4个光绪元宝,2个孙小头。
    到了中午,张永忠到了瓷窑沟,也是此行的目的地。
    “老乡,我是收购老旧物件、银元古玩的,你知不知道咱们村哪家哪户有这东西。”张永忠现在的扮相忠厚老实,很能糊弄人、
    “大爷,您算是找对地方了,银元古玩,遍数金明整个县乡,怕没有几个地方有咱瓷窑沟多。”说话的是杜平,村里有名的大舌头。
    “这话从何说起。”张永忠故作疑惑的问道。
    “我们村有一户姓厉的,原是地主老财。
    当年他家很有钱的,全村绝大数人都参与了批斗和抄家,虽说每家每户的都不多的,但多少还是有一些的。”杜大舌头得意的说道。
    “这么说来,我是真的走对地方了。”张永忠内里生气,表面上还是故作高兴的说道。
    “正是,对了,你还没说是怎么个收法。”
    “这个要看东西的品相,比方说袁大头,普通品相的价格在8-10 元左右,好品的价格在 30-50 元左右。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普通品相的价格在 30-50 元左右,好品的价格在 80-100 元左右。”张永忠简单的举了两个例子。
    在张永忠举例的时候,村民陆陆续续的聚集了过来。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张永忠眯了眯眼睛,准备开始自己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