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义结金兰
作者:木易水又成   时空回溯之旅最新章节     
    杨进的心海此刻荡漾起波澜壮阔的感动,对赵逸夫的敬佩之意如同春潮般汹涌澎湃。
    他凝视着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书生,心中暗自感叹:赵先生,您真乃大义之楷模也!
    尽管您身着儒袍,举止文雅,看似与刀光剑影的军旅生活相距甚远,
    然而您骨子里蕴含的那份英勇与决断,竟令我等常年挥戈舞剑的军士也为之逊色。
    您的胆识与气概,令杨某由衷地折服,钦佩之情难以言表!
    逸夫闻此言,面露谦逊之色,摆手道:
    “杨长官,您过誉矣!在下不过一介口舌伶俐的读书人,
    实则体弱力薄,不堪一击。”他转向沐奕,两人目光交汇,似乎在无声中达成了共识。
    赵逸夫接着恳求道:“杨长官,您能否助我与小沐一臂之力,引荐我们入伍,
    共赴国难,为驱逐外敌、守护南京贡献绵薄之力呢?”
    杨进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动,眼前的书生虽言自己体弱力薄,
    但其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与决心,却让人无法忽视。他思忖片刻,
    缓缓开口道:“赵先生与小沐的爱国之心,杨某深感敬佩。
    然军旅之事,非同儿戏,不仅需有满腔热血,更需有过硬的军事素养与坚韧的毅力。
    二位虽非武夫出身,但若真心欲为国效力,杨某愿尽力引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赵逸夫与沐奕,继续道:“然在此之前,二位还需经历一番考验。
    我将安排一次实战演练,以检验二位在战场上的应变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若能通过,杨某定当全力以赴,助二位踏入军营,共赴国难。”
    赵逸夫与沐奕对视一眼,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入伍的机会,更是对自己信念与勇气的考验。
    他们齐声应道:“杨长官,我们愿意接受考验,誓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决心与能力。”
    杨进闻此言,心绪复杂。他深知战场的残酷无情,尤其是当下,
    日军铁蹄正疯狂践踏南京城,城防力量薄弱如纸,朝不保夕。他忧心忡忡地告诫:
    “赵先生,您可知晓,投身军旅意味着将自身置于生死边缘?如今南京危在旦夕,
    若我将您与沐小兄弟引入这战火纷飞之地,岂非陷您二位于绝境,有违我对您二人的感激之情?”
    赵逸夫听后,目光坚毅地望向沐奕,后者用力点头,回应他的决心。
    赵逸夫深吸一口气,声音中充满决绝与悲壮:“杨长官,您有所不知,国之兴衰,关乎每一位国民之责。
    我那不幸罹难的妻子,正是丧生于日寇的炮火之下。
    小沐与我,早已立下血誓,定要与日寇殊死一搏,
    保家卫国,哪怕战至最后一息,也要坚守南京这片热土!”
    沐奕此刻犹如猛虎下山,眼神锐利如炬,话语掷地有声:
    “我与赵大哥已立下必死之志,无论前方有何等艰难困苦,
    我们都将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恳请杨大哥成全,让我们为保卫南京献上微薄之力!”
    杨进欲言又止,见二人意志如磐石般不可动摇,深知劝阻无益。他沉重地透露:
    “二位,实话告知,日寇已于昨日对江阴要塞发动猛攻,按时间推算,要塞恐已失守。
    此事本属绝密,但如今情势紧迫,不妨直言。
    萧将军已紧急征召新兵,以强化宪兵队实力,备战南京保卫战。
    而我,恰巧被委以重任,负责新兵招募、整训及选拔工作,
    并已调任侦查大队担任大队长,刘军也被调至麾下任副职。
    若二位执意从军,我愿接纳你们入队,亲自严训,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赵逸夫闻此喜讯,犹如枯木逢春,眼中闪烁着泪花,激动得声音颤抖:
    “杨长官,此番安排真是天遂人愿,感激涕零!能有机会为亡妻雪恨,
    实乃我平生所愿!”他情不自禁地深深鞠躬,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杨进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搀扶,动容道:“先生大义凛然,岂容我受此大礼?
    该是我感谢先生舍生忘死,共赴国难才是!”沐奕见状,深知他们又要陷入冗长的客套,心急如焚。
    他果断提议:“赵大哥、杨大哥,既已决定义结金兰,共赴战场,
    何须再拘泥于繁文缛节?不如我们围坐共饮,以此庆贺这热血沸腾的决心,如何?”
    赵逸夫闻言,欣然赞同:“此议甚佳!杨长官,快请落座!”杨进见他依然以旧称呼相待,
    不禁微微一笑,言道:“赵先生,您既为我等兄长,自今日起,无需再以官职相称。
    您年长于我,我愿尊您一声二哥,您意下如何?”赵逸夫欣然接受,询问彼此年龄。
    杨进回答:“兄长您正值四十五岁的春秋鼎盛,而我刚迈入不惑之年。
    能与兄长相知相识,实乃小弟之幸!”言毕,他即刻启开桌上佳酿,
    为二人各斟满一杯,随后豪气干云,一饮而尽。
    赵逸夫亦不甘示弱,仰首痛饮,两人爽朗的笑声在屋内回荡。
    此时,刘军携烈酒香烛步入厅堂,兴奋地禀报道:“兄长,结拜所需之物已备齐,
    不知何时能共结金兰,永结同心?”杨进朗声笑道:“刘军,你且听我说,
    今日我们要结拜的,不止是我们三人,还有这位赵逸夫赵先生,他也将成为我们的兄长。
    快来,向赵兄行礼!”刘军遵命,恭敬地向赵逸夫深深一揖,口称:
    “兄长在上,受小弟一拜!”赵逸夫急忙起身,扶起刘军,关切地问起他的年龄。
    刘军挺胸抬头,面带笑容:“兄长,小弟今年正值三十三岁。”
    赵逸夫听罢,转向沐奕:“小沐,愚兄至今尚不知你年岁几何?”
    沐奕快步上前,恭敬答道:“兄长,小弟今年二十九岁。”
    赵逸夫略一思量,明确了他们的排序:“如此看来,我是最年长的兄长,
    杨兄弟居二,为二哥,刘兄弟位列第三,小沐你年纪最小,便是四弟。
    如此,我们的兄弟排行已然确定。结拜之物已备,歃血为盟,义结金兰,诸位兄弟可有异议?”
    沐奕三人异口同声:“一切听从兄长安排!”这场即将举行的金兰之盟,
    仿佛已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同面对未知的烽火岁月。
    《义结金兰》
    国难当前义字先,金兰结拜誓同天。
    杨刘沐赵齐心力,保家卫国战并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