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别离前夕·光影誓约
作者:木易水又成   时空回溯之旅最新章节     
    第118章
    别离前夕·光影誓约
    正当众人沉浸在欢乐之中,一辆吉普车如箭一般驶入视线,在一阵短暂的刹车声后戛然而止。
    车门开启,杨进急匆匆地跳下,神色焦急,直奔沐奕而来。
    面对眼前的盛况,他心中既有歉意又因紧急的军务而显得无奈。他首先向赵逸夫拱手致歉:
    “大哥,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我却因公事缠身未能及时赶到,实在是失礼。请允许我先自罚三杯,聊表祝贺之意。”
    杨进言毕,豪爽地取过酒壶,一连斟满三杯,一饮而尽,那份决然与歉疚在酒香中交织。
    饮毕,杨进表情凝重:“大哥,本不应在你与大嫂的大好日子打扰,但战局紧迫,
    不容片刻耽搁,还望你们理解。”赵逸夫见状,立刻上前宽慰:
    “国难当前,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个人小事何足挂齿。
    二弟,有什么话直说无妨,你大嫂是明理之人,不会有丝毫埋怨。”杨进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大哥的理解!”
    转而,杨进面向沐奕和刘军,神色严峻:“四弟、三弟,你们的队伍训练得如何了?”
    沐奕毫不犹豫地回答:“二哥,但有吩咐,我们小队随时待命。
    所有训练科目已悉数完成,只待二哥一声令下,即刻行动!”
    杨进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传达了紧急军情:“日军攻势加剧,汤山防线已告失守,
    孟塘至高家庄、大胡山一线同样遭遇猛烈攻击。唐总指挥虽已派兵增援,只怕时间紧迫,难以力挽狂澜。
    淳化自4日起便受到日军猛攻,目前形势危急,外围阵地几乎失守,情报工作受阻严重。
    萧山令长官特命我们侦察大队火速行动,尽快在外围重建情报网,既要为南京守卫战提供更多情报,
    又要为之后的持久战做准备,潜伏特遣队于敌后,防患未然。”
    杨进的目光落在沐奕身上,充满了信任与期望:“四弟,你的小队经过严格挑选,是最精锐的力量。
    虽然此次任务凶险,但我知道你能不负众望。”
    沐奕的回答坚定如磐石:“二哥,请放心,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我必全力以赴。”
    随后,杨进详细部署了任务,并将唐总指挥的手令交给了沐奕,叮咛道:
    “路上小心,一切以安全为重,多听你三哥的意见。”刘军也得到了明确的指示,
    承诺定会护佑兄弟周全,无论生死,都要与大哥、四弟同进退。
    最后,杨进向三人告别,话语中充满深情与决心:“兄弟们,珍重!待到胜利之时,我们再聚首,共述风雨。”
    赵逸夫等人目送杨进的车渐行渐远,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不舍也有坚毅,他们知道,为了国家和家园,
    每个人都必须勇往直前。在这个乱世之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正当午后的阳光懒洒地穿透树叶间隙,斑驳地洒落在营地内,
    沐奕思量再三,终是开口,语带不舍地轻声道:“大哥,念及你与嫂夫人新晋鸳盟,
    或许应留下共赏这方寸间的安宁……”语音未落,赵逸夫目似朗星,英气勃发,眉峰一挑,
    一股坚毅不屈的气息瞬间盈满胸臆。他猛地挥袖,声如洪钟,驳斥道:“四弟此言差矣!吾心所向,已久矣。
    国难当头,岂能拘泥私情,踟蹰徘徊?我,赵逸夫,誓与国运同浮沉,任凭前路荆棘密布,
    亦誓要闯荡出一番天地,以热血书写男儿本色!吾辈受国庇佑,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自当肝脑涂地以报家国,生死何惧,艰难何畏?乱世之中,真男儿当执剑立功,怎可偏安一隅,徒作壁上观?”
    言毕,他环顾四周,目光如炬,激情满怀,续道:“且观山河破碎,苍生颠沛,
    我等肩扛使命,拯救万民于水火,方显英雄本色。四弟关怀,兄铭记五内,但此等软语,勿复再提。
    即刻启程,时不我待!”沐奕深知劝阻无果,只得颔首应允,却也提出实际考量:
    “大哥,行色不必匆忙,目下陆路必遭封锁,强行则危。不如让众兄弟饱餐一顿,整装完备,
    夜幕降临时,借下关码头潜行,以船代步,省力且隐秘。三哥,此事还需劳你周旋,速觅船只以待。”
    刘军闻令,斩钉截铁答道:“行!此事交予我,即刻行动。”语毕,大步流星而去。
    沐奕目送刘军离去,转而对大哥与嫂子言道:“大哥,趁此片刻,与嫂子多诉衷肠,此行归期未卜。”
    又向小队宣布:“下午四时,全队整装出发,现时一点十分,诸位即刻通知队员。
    二十分钟内完成餐食,随后更衣集结。”言罢,喧嚣的营地瞬息静默,空气里除了饭菜香,更添一份沉重与专注。
    在这份宁静中,时间仿佛缓缓流淌,十数壮士围坐圆桌,面对平日难得一见的青花纹瓷器皿,内盛珍馐佳肴,
    显得尤为珍贵。战士们动作简练,仅偶有碗筷轻微碰撞,细嚼慢咽之声,
    每一份餐食的摄取,都似是在为未知的征途储能。他们的眼神或远眺,
    思绪飘向远方的家乡,或紧闭双眼,静静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这份静默中蕴含着深意,无需多言,通过眼神交流,肢体的细微动作,传递着信任与力量。
    组长们偶尔低语询问,更多时候与士兵并肩静默,共享这份珍贵的平静,
    这是团队间无言的默契,一种无声的团结,它凝聚着每一颗心,
    坚定着他们扞卫和平的意志,如同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在被午后阳光轻柔拥抱的下午三点半,南京金陵学府的宁静角落里。
    赵逸夫那间充满温情与简约美学的寓所客厅,成为了情感交流的舞台。
    半遮半掩的窗帘滤过了柔和的日光,将一抹温柔而不舍的光辉洒在即将分别的两人身上。
    秦慕雪站立于光影交错之间,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藏着千言万语的深情与牵挂,定睛于赵逸夫忙碌的身影,
    《离歌未尽》
    金陵学府别离情,壮士整装赴远征。
    帘影摇曳柔光洒,深情牵挂目难停。
    国难当头挥剑去,山河破碎待重整。
    离歌未尽英雄志,共盼归来笑语迎。
    未完待续……